浅谈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施工技术董素维

发表时间:2020/6/5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董素维
[导读]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路面等关键部位的施工质量对于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摘要: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路面等关键部位的施工质量对于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要高度重视对路基、路面等关键部位的施工质量控制,切实采取科学有效的施工技术有效保障关键部位的施工质量,进而有效保障公路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和使用性能。在公路工程施工实践中,要明确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关键部位,并通过相关施工技术有效保障公路工程关键部位的施工质量。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并加以反思,对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关键部位施工技术;关键点控制措施
         公路建设包括路基和路面两部分,任何一部分质量不合格都将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在公路施工中,控制好关键部位的质量才能提升整个工程的质量水平。因此,加强公路工程中关键部位的质量控制是我们每一位工程建设人员必须要做好的工作。
         1.我国当前公路施工技术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公路运输行业在高铁网络活动基础上趋于完善,在此期间客运行业发展面临不同程度的压力,但随着公路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压力也在逐步降低。目前,我国公路运输业发展期间市场竞争相对较为激烈,公路发展受到一定限制。虽然一些公路网络建设质量较高,但是投入资金相对比较少,并且在此基础上在对公路经营期间有一定期限,导致在转型的过程中较为困难,这就需要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有效解决方法,以此为经济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我国公路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正处于多元化转型的阶段,因此必须对公路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提高,以此为我国公路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公路工程中关键部位的设置
         2.1关键点的设置规定
         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关键点设置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结合工程实际,根据以往工程质量病害多发原因,对关键部位实施合理规划,并在此过程中对重点施工环节实施全面的划分,以此确保对关键点的施工质量控制;(2)对施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在保证材料质量的情况下,避免施工过程中材料的浪费。
         2.2构建关键点质量控制文件
         在对关键点进行施工之前,要对各项质量标准进行明确,在准备阶段需要绘制关键部位施工图、作业流程图以及质量分析表等文件,并通过文件的建立为关键部位施工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持,在此过程中需要对数据信息进行总结与全面分析,为关键部位的有效施工提供数据依据。
         2.3构建质量控制制度
         在公路建设中关键部位施工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应制度,确保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各项环节有效配合,明确各方责任。同时加强技术培训和质量交底,提升工程建设人员质量意识。
         3.公路工程施工关键部位施工技术
         3.1面层部位的施工技术
         对面层部位施工是公路工程路面施工中较为重要的环节,如果面层的平整度和强度达不到标准,直接影响行车舒适度和安全。当前,公路面层主要有沥青和水泥混凝土两种。
         3.1.1沥青面层。在沥青面层施工时要尤其注意沥青混合料的级配、沥青用量、摊铺和压实。如果混合料级配和沥青用量控制不好则容易引起车辙、裂缝等病害。摊铺机作业时应缓慢、均匀、连续,做到一次摊铺成型。同时应注意避免在低温季节进行沥青面层施工。在对沥青路面实施处理的过程中,需要避免冷接缝处理,若需要进行此种处理,必须在冷却前进行乳化沥青的涂刷。此外,还需要对基层强度与平整度实施有效控制,并在此基础上对沥青材料进行全面检查,同时还应控制沥青砼运输和平铺温度。在搅拌沥青混凝土期间,需要有效把握好力度,保持力度均匀,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混凝土内部稳定性,从而确保其精密度,这就需要在面层施工时,应确保装置材料指标在可控范围之内。


         3.1.2水泥路面。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时要注意正确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混凝土的水灰比及坍落度应根据道路的性质、使用要求及施工条件来合理选用。外加剂使用前应进行试验。组织好混合料的供应和施工,在施工中还要注意振捣,避免出现蜂窝。同时注意养生,确保混凝土路面强度达到设计标准。对于分散的小型搅拌机应加强施工管理,因为小型搅拌机,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缺少规范的计量系统,在混凝土拌合质量控制时要注意避免离析现象。水泥路面摊铺前要对各项工作进行检查。一般情况下,对侧模进行安装并倒入,在对铺平公路的过程中极易产生离析的情况,需要使用工具进行翻拌,以此确保路面的平整性,在对其进行运输的过程中,应当使用专业的搅拌运输车进行运送。
         3.2基层部位施工技术
         基层部位的质量直接影响面层质量,在对该部位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合理的设备与计量装置,这在较大程度上能够保证配料拌合均匀,碾压过程中要注意混合料含水量和压实度控制,含水量要尽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碾压要根据工程实际选择合理的碾压机具组合,压实机具应轻、重配备,碾压时注意先轻后重,同时控制碾压遍数,压实厚度超过20cm时应分层碾压。同时注意压实,确保基层压实度达到设计标准。同时,对垫层施工阶段有较高的质量要求,首先应对材料型号进行针对性选择,以此选择适宜的垫层材料,在此期间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要求,这对质量的提高具有较大促进作用。
         3.3路基施工技术控制
         (1)土方开挖技术。公路的路基施工最先要进行的工作就是开挖,在土方开挖时,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图纸设计的内容和步骤进行操作,并注重研究公路工程的排水情况。开挖工作要先从横坡实施,具体开挖角度要高于设计角度,此时需要注意,工作人员要在开挖前做好准备工作,如定位放线、横断面等必须要满足要求。在实践开挖工作中,工作人员还要了解施工技巧,明确开挖设施的性能与操作方式。土方作业的施工要逐层开挖,并检定挖出来的土质,若是结构不满足要求,工作人员要及时运出,不能用作填料。
         (2)路基填筑技术。土方开挖施工结束后,工作人员要进行路基填筑工作。通过了解以往施工案例可知,在进行路基填筑工作前,要先对施工现场进行评估,保障施工地面满足设计要求,若是不满足要及时清理。如现场有树木,要结合设计图纸适当转移;垃圾、废弃物等影响周边生态环境的物品要堆放处理,等到施工结束后,一起送到安全地方进行集中处置,预防其再次影响环境质量。在施工现场满足要求的基础上,工作人员就可以进行具体填筑工作。填料也是工作人员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对公路路基而言,填筑的要求更高,因此需要工作人员在选择时从含水量、强度及加工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在各项因素满足要求时,工作人员可以在填筑中添加水泥、石灰石等材料用来提升路基的平稳性。在路基填筑工作结束后,工作人员还要对路基进行夯实,促使路基的压实度满足要求[3]。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进行公路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提升其建设质量,需要相关部门给予重视,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做好公路建设工作,以此最大程度上保证公路建设质量的有效提升。此外,施工单位在其中也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这就需要在施工中進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后期公路使用质量,最大程度上确保人们出行便利,同时也为我国公路建设质量的全面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英润.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2018(13):95-96.
         [2]刘挺,胡晓荣.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关键部位施工技术之我见[J].江西建材,2017(17):125-125.
         [3]陆刚.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关键部位施工技术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7(8):212-212.
         [4]张立民.浅谈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7(7):110-110.
         [5]郭彩节.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基处理关键技术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10):179-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