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的思考陈洪涛1 刘昆2

发表时间:2020/6/5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陈洪涛1 刘昆2
[导读] 在我国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过程中,数字化测绘系统应占有核心地位
         摘要:在我国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过程中,数字化测绘系统应占有核心地位,在建设定位上,相关技术工作人员需要明确信息技术以及测绘工作具体环节的融合为重点内容,如实现产品虚拟化、技术自动化等。基于对信息化测绘的认识,在此分析其体系建设,仅供参考。
         关键词:测绘技术;信息化;体系建设
         引言:在测绘工作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让测绘工作人员工作难度得到有效降低,可以让测绘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得到有效缓解。为保证测绘质量,必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体系建设。
         1、我国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目标
         对其建设目标而言,可以将其概括为以下几点:
         1)多层次综合对地观测平台。在该平台中,观测角度包含了航空、平流层、卫星、低空、地面以及海洋等多个方面,可以对影像进行及时获取,并保证获取影像精度。
         2)一体化测量框架。一体化测量框架涉及了海陆空不同空间,可以对多模导航定位综合服务关键技术进行有效解决,可以让空间无缝测图工作得到有效控制。
         3)新一代网格地理空间信息管理系统。网格地理空间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是面向信息化管理的关键系统技术,可以在网格环境中,让海量的多维度时空信息传输、存储以及管理工作更具智能化、高效性。
         4)信息共享服务突破地理空间限制。对自主知识产权软件进行研制,让基础地理信息形式以及内容变得更为丰富,让服务更具智能化、深层次共享化以及个性化特点,进而让社会、具体行业的服务提供更为便捷。
         2、我国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特点
         我国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网络化特点。体系建设工作具有网络化特点,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信息交互现象的产生具有必然性,相关工作人员应积极利用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让沟通、交流得到跨维度实现,让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2)实时化特点。在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过程中,应明确测绘工作主要对象为地理空间数据信息,伴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数据信息会出现变化,跟随这种数据信息变化,需要对测绘工作进行实时调整。
         3)社会化特点。地理空间数据信息测绘工作具有社会化特点,需要为大众提供服务,工作人员获得数据信息需要在多个行业中得到共享,在工作具体开展中,工作人员需要明确自身工作要点是为大众提供有效服务。
         3、我国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策略
         3.1利用数据获取技术
         GIS技术应用水平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升,在测绘工作开展中,技术工作人员需要积极利用多种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工作起到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需要明确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如数据获取限制等。因此,在具体建设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数据获取技术进行完善、调整,确保该体系具有全面性、稳定性特点,可以对测绘工作开展起到推动作用,让数据信息安全得到保证。现阶段,遥感地图数据获取、矢量地图数据获取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遥感图像信息获取中,可以利用目视判读以及计算机自动识别的方法,在矢量地图数据获取中,可以采用扫描矢量化方式。
         3.2利用动态实现技术
         在地理测绘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陆地测绘占有关键地位,但与此同时,也需要重点关注天空测绘以及海洋测绘工作,让海陆空动态测绘目标得以实现。

相关工作人员对信息技术监控系统进行有效应用,可以让位置设定更具全方位特点,对互联网软件予以有效链接,可以让虚拟化信息结构得以构成,让监控信息与具体情况得到实时反映,让工作人员的测绘开展难度得到有效降低,并提高整体工作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测绘工作时,需要对其进行有效检测,确保检测数据信息结果准确性。
         3.3利用网格化管理技术
         在技术体系建设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会频繁使用网格化管理技术。在此技术支持下,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对地理空间处理数据信息做到实时获取,进而在合适时间段内,对其开展测绘工作以及二次检查工作,确保工作开展效率。在此技术引导下,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对智能化信息设备进行有效应用,合理分类数据信息,根据科学顺序可以对测绘环节进行有效处理,确保工作开展有序性,避免因数据信息杂乱而产生工作损失现象。在体系建设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在开展下一环节工作之前保证此环节工作质量,确保具体环节之间具有高度连接性、完整性,以提高整体测绘效率。如在城市管理软硬件系统构建过程中,就需要对基础数据库进行建设,主要包含了影像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城市部件数据库、地址编码数据库、地名数据库等,与此同时,应构建无线数据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对CDMA数据传输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在事件分类编码体系、城市管理部件以及城市地理编码体系基础上,可以让城市管理中声音信息、图像信息、文本信息、位置信息得到快速传递。
         3.4利用自动化处理技术
         为让测绘工作质量得到保证,应明确测绘地理空间数据信息的收集工作、处理工作占有核心地位,伴随着多种新兴技术的不断出现及渗透,可能会让地理空间数据信息出现偏差现象,并产生较为严重的错误,进而对测绘工作顺利开展造成阻碍。对此,需要对信息化结构进行完善处理,可以利用自动化技术来调整整体工作,通过构建一体化平台,可以让多种环节的工作重点、工作内容得到明确化处理,让测绘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失误现象得到有效避免,让地理空间数据信息处理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3.5利用多元化集成技术
         测绘技术的发展、测绘工作的开展具有为民服务性质,在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中,工作人员应对多元集成技术进行充分应用,在技术引导下,集成地理空间数据信息,让体系中形成可以对多个领域进行有效联系的纽带,进而让信息一体化发展得到有效推动。除此之外,在具体工作开展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此技术进行有效融合、应用,以辅助国家科技项目的顺利开展,让工作结构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3.6利用全方位共享技术
         在我国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整体获取信息共享性占有关键地位。在信息数据测量工作开展完成后,相关工作人员应对此信息数据进行全面整理,并为相关政府部门以及行业上报此信息数据,以促进社会及技术应用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全方位共享技术的应用可以让信息普及得到进一步发展,让此技术在短时间内被社会大众所熟知,为国家信息技术水平、测绘工作的能力得到稳定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在数据信息共享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加密处理,可以将此体系等级划分为涉密无偿、公开无偿、涉密有偿以及内部应用这几个级别,以让信息共享更具保密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遵循我国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目标,利用数据获取技术、动态实现技术、网格化管理技术、自动化处理技术、多元化集成技术以及全方位共享技术,可以完成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工作,进而为我国各个行业测绘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为测绘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刘兴超.关于我国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民营科技,2016(09):90.
         [2]张辉,党慧.基于城市测绘的信息化测绘技术及体系探讨[J].科技风,2014(13):29.
         [3]刘海龙.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的定位与思考[J].才智,2013(35):129.
         [4]王莺.福建省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现状、思考及对策[J].城市勘测,2010(03):136-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