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设计研究探讨

发表时间:2020/6/5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王晓薇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但环境的恶化却越来越严重,因此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园林景观作为现代城市建设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仅起到了美观的作用,也能为城市环境的净化作出贡献。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里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掌握植物的生长习性、不同植物的特性,使得配置方案合理科学,植物的成活率高,将良好的生态价值体现。分析了园林绿化植物选择和配置的关键要点。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选择; 设计研究
         1导言
         近年来,有一类区别于公园绿地的公共绿地形式逐渐兴起,在城市公共绿化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这就是居住区组团绿地景观。居住区组团绿地是直接靠近住宅的公共绿地,通常是结合居住建筑组布置,为组团内居民提供室外活动、邻里交往、居民健身娱乐、儿童游戏、老人聚集等良好的室外条件,以分散在各组团内的绿地、路网绿化、专用绿地等形成小区绿地系统。也可采取集中与分散、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以住宅组团绿地为主,结合林阴道、防护绿带以及庭院和宅旁绿化构成一个完整的绿化系统。
         2居住区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原则
2.1目的性原则
         即有用性和功能性。所谓有用性,就是说植物配置时,首先应明确设计的用途,植物能够营造优美的环境,还能渲染空间气氛,要营造一种什么样的空间和气氛,达到用户的要求,是很重要的。所谓功能性,是指在植物配置时,不同情况下植物在执行一定的功能,例如绿化、美化环境、吸收辐射等。
         2.2 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强调植物分布的地带性,植物配置时要考虑植物分布的地带性和生态适应性。因此,在植物配置时应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外来树种,适地适树。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合理地选择植物种类。同时要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合理的植物群落结构,遵循群落的演替规律。
2.3美学原则
         在植物配置中,植物材料在形体、体量、色彩、线条、质感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即为配置的统一性,但是过于统一也会产生呆板、单调的感觉,如果过于多样而缺少统一,又会显得杂乱無序。因此,在植物配置中必须遵循“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的准则,包括多样与统一、均衡与稳定、对比与调和、韵律与节奏等。
3居住区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设计
3.1居住区园林绿化植物的具体选择
3.1.1 树种选择
         根据各种树种的生长要求和居住区的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生长的树种,可以保证居住楼内的采光和通风效果,减少虫害的产生,延长树种寿命,促进居住区环境质量不断提高。一般情况下,相关规定中绿地和居民楼之间的距离是20m以上,落叶树种与居民楼的有窗户一面的距离是5m以上,种植较多的树种是桂花、银杏和香樟等,可以有效改善居住区环境质量,提高居住区园林绿化水平
3.1.2立体植物选择
         在居住区范围内,立体植物一般是指阳台、屋顶、平台等地方种植的植物,可以增强居住区绿化面积,促进居住区生态环境改善。因此,居住区的立体绿化一般是在山墙和围墙等地方种植绿化植物,如爬山虎、蔷薇和五叶地锦等;小道上和亭棚等地方搭架,摆放小盆花木等;阳台上摆放易养活的绿色植物和花卉等,从而增加居住区的园林绿化美感,提升居住区景观质量。


3.1.3 花卉选择
         在居住区园林绿化植物选择中,针对绿化面积里花卉的选择问题,需要考虑花卉的欣赏价值和公益价值,选择合适的花卉,注意种植的位置。尽量选择无毒和不易引起人体过敏的品种,以改善居民的心情,提升居民的审美价值观,促进居住区整体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给社区和谐构建带来极大影响。例如月季花的种植,由于月季花花期较长,花朵比较鲜艳,因此,种植在居住区很容易吸引居民的注意力,起到调节心情的作用,从而达到改善居住区环境质量的目的。
3.2居住区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分析
3.2.1要保持各种植物之间的生态性和发展性?
         不管是何种园林绿化工程,其本身就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承担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功能,在植物配置上要做好植物的生态融入问题。当然植物的生长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乔木、灌木的生长时间很长,有的甚至能够达到几百年,这就要求在植物配置上还要考虑到各种植物的发展性。第一,园林绿化中栽种的植物形成的植物群落应该与城市原有的生态环境融合在一起,禁止出现植物生长冲突和外来植物入侵的问题,并保持人工植物群落的生长达到一种稳定和健康的生长状态,满足植物搭配的生态学要求。第二,在植物的搭配方面,要充分的考虑到每种植物的生长习性,对于养分的需求不要冲突,在层次的布置上要满足各自对光照的需求。只有互不影响,才能够在共同的环境下生存,并且能够促进对方的生长。
3.2.2因植物特点合理配置
         为了能够有效加强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的实效性,就应当在进行配置之前,对这些不同种类植物进行一定的了解,详细掌握它们各自不同的优缺点。之所以要掌握它们的优缺点,主要原因在于,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现对这些植物的合理运用与种植。例如,中华红叶杨这种彩色树叶的树种可以种植在居民区内,有效为居住区内部增添一定的景观色彩;景天、萱草这种地被植物可以配以绿篱形成较大的色块。另外,也可以按照不同绿化植物的不同特性、形状进行创新性的搭配与配置。这样一来,便可以更加有效的实现对居住区整体的绿化配置效果,为居住区增添一份美丽与惬意。
3.2.3根据不同区域进行配置
         居住区住宅楼旁绿地的植物配置中小城市的住宅之间的空地大多数都被分隔成了零散的单元,道路以南住宅楼之后的空地见不到阳光,植物很难生长。所以,住宅楼间的绿化应该把重点放在可以见到阳光的地方,在住宅楼与住宅楼之间,应该采用自然式植物配置方法,用树形较为优美的乔木和较为低矮的花灌木,配合小型的灌木,采用片植、孤植、丛植等方法,使地面全部铺种满草坪,从而形成丰富多彩、错落有致的景观。在居住区内的住宅楼之间,可以使用基调不同的植物,以达到异楼异景的效果,使整个居住区的绿化的变化更加丰富,景色更加优美。居住区外围绿地的植物配置,居住区的外围的绿地,是居住区与其周边的环境相联系的环节和分隔的屏障,因此在进行居住区外围绿化的设计时,应该对居住区周边的因素进行认真的了解,对于和城市相邻的一边,应该对城市的公共绿化风格进行充分的考虑,居住区的绿化风格应与城市绿化风格相一致,已形成一个整体。远离城市公共绿化的部分,则可以灵活地进行布置。
         4结论
         总之,园林中的植物文化对于居住区的环境有着非常好的美化作用,居住区环境质量的提升,也正好满足了人们在生活品质层面的需求。因此,应当注重居住区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为人们营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邢宇.园林植物在地产居住区景观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9.
[2]李俊勇.地产园林种植设计纲要[J].住宅与房地产,2018.
[3]陈晓培.城市居住区植物造景研究——以武汉市为例[D].武汉:湖北美术学院,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