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态环境景观的建造是城市发展概念的一个重要体现,这一概念日益受到重视。同时,渗透率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其建造。一方面,这是因为人们需要更多和更好的环境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另一方面,生态景观可以改善城市生态,减少空气污染,为人们的生活创造更好的环境。对于园林建造工作来说,最常使用到的建筑就是生态园林建筑。这主要是因为建造生态园林不仅对城市内部的环境起到优化的作用,而且能满足人们在外面的活动。此外,也能够满足人们对欣赏大自然的需求。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建筑过程,特别是在建造生态园林的过程中,以提高总体效率。
关键词:
1生态风景园林建设概述
园林工程主要依靠植被与周边建筑的结合,栽植大量的树木来改变周围的生活氛围,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生态景观建筑建设是将生态思想融入设计思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在设计中,它不是以人为本的思想,而是对自然因素的充分关注。在景观设计方面,许多知识都将生态思想作为重点,在关注生态价值的同时,有必要实现景观设计领域的不同发展。其具有不同的发展思路,有些人更加注重生态步骤的协调,但其他人更加关注园林园艺的艺术表现。在生态园林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者应注意自然因素,从对美感和形式的追求,逐渐转变为自然因素的重要性。从我国古代,人们就以不同的方式和概念来规划和设计花园,然而生态与景观建筑的融合是在新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下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2生态风景园林的施工原则
为了更好地实现城市绿化的目的,在施工过程中,一要建立完善的施工结构,加强科学组织。在施工之前,要对施工图纸进行多次审核和修改,利于更好地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另外还要严格按照修改好的图纸进行施工,确保施工整体的质量。二要加强控制绿植的质量。绿植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绿植的成活率,影响着城市绿化的效果。在种植绿植之前,不仅要全面考虑绿植地区的土壤、气候环境等因素,选择抗性强的树种;还要在采购环节上给予严格控制,确保绿植的质量符合设计的实际标准。三要全面掌握绿植习性。施工后,植物的生长特点直接决定着种植物的成活率,所以在种植后要对植物进行合理的修剪、施肥和浇水等,从而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3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
3.1施工过程中不同工种单位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协调
在生态景观建筑物的实际建造中,不同类型的工种单位在不同的建筑领域是有各自的责任的。为了确保不同类型的工种单位之间能够互相协调合作共同完成施工任务,可以在建筑的每一阶段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这样有利于提高园林建设的整体效率和确保环境园林建设的质量能够达到标准要求。然而,由于各个施工工作人员的差别和不同工种单位有具体的工作内容,在实际工作中没有进行必要的沟通和协调,这造成了建筑过程的混乱和有效融合的困难,严重损害了正常的建筑周期,并损害了生态园艺的质量。
3.2园林施工环境差
在建造生态园林的过程中,某些地区地形地势的多样性和特点使得建造生态园林的难度加大。第二,有多好的园林建造地区都处于城市的中心位置或人口密集的地区。土壤污染、垃圾和噪声对生态园区的人口和环境影响不大。除此之外,在建造生态园林的时候,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当考虑植物生存率,从而判断需不需要加大生态园林的建造费用。在实施过程中,土壤受到当地工厂污染或垃圾处理不当的严重污染,从而导致土壤的酸性增加,因此,植被很难在这片土壤中种植和生长。因此,所有自然和人为因素都会影响植物的种植和生长,这将大大增加建造生态园林的费用。
3.3施工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现阶段,农民在我国生态景观建设中占很大比例。大多数农民缺乏必要的技能和技术,总体综合素质水平也不高。这导致拥有专业技术的建筑工人人数减少。大多数建造工作人员对有关建筑技术不熟悉,导致在施工期间不合理地使用建筑技术,也不能保证施工质量。
4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探讨
4.1施工必须符合设计,并控制质量
施工图纸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因此,在开展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之前,首要任务是实行对施工图纸的检查与审核,保证施工设计图纸既符合自然规律,又体现出人文情怀。比如,对于假山的建造,要合理布置假山高度,实现人文思想和自然环境的融合。这就要求施工单位要按照标准与规范进行施工操作,按照先地下、后地面;先明后暗以及先高后低的顺序进行生态风景园林建设,将生态风景园林的魅力充分体现出来。
4.2选择苗木的注意事项
现阶段,对于苗木的选择,主要依据的是以往的经验,还未形成统一的苗木质量标准。此外,为了便于进行大量幼苗的运输,通常仅仅保留小部分的幼苗树冠以及根部,而这种做法除了对幼苗今后生长是极为不利的,还需要后期对幼苗进行精心的维护,而对于幼苗的维护必然会增加成本。为了保障幼苗的存活率,对于幼苗的根系以及冠部规格要加以严格控制。
4.3固定线路铺设
定点放样是生态风景园林建设中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工程整体的精准度有着重大的影响。为此,在线路铺设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避免后面出现返工问题。所以,作为施工人员务必要熟悉施工现场情况,掌握设计图纸和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并对生态景观建筑有足够的认识。施工单位要按照由整至局部的基本原则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查:①对局部加以严格控制,确保适应于斑块状区域地形以周边环境;②采用合适的放样方式,对于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要及时进行清除处理;③以当地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控制点的选择,以充分体现出设计意图。
4.4草坪施工技术
草坪在生态风景园林建设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而草种的选择是否合理将会影响草坪的效果,所以合理选择草种是保证草坪质量的关键。此外,对于草坪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当地气温状况,并在此基础山选择不同类型草坪,并做好排水工作,防止出现积水问题。除此之外,在进行土地平整过程之中,务必要落实防病、施肥以及排水等方面工作。
4.5加强植物养护管理
生态风景园林中必然会种植许多的绿色植物,而绿色植物的质量会直接影响生态景观园林的质量与水平,所以针对于这些绿色植物,要做好相关的维护工作,充分的展现出绿色植物的美感。养护工作并不是短期的,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定期的做好为维护工作,在干旱时节要对植物及时进行浇水,在多雨季节,要落实防涝以及排涝等方面工作。同时,要对植物进行适当的修剪,在修剪之中,为了避免发生病虫害,有必要将保护剂涂抹在剪刀之上。
4.6注重对先进技术的引进
先进的施工技术对于推进生态风景园林施工质量有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园林技术日益的成熟,但是较之于发达国家的施工技术还存在一定的距离,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国内工程特点,并结合工程施工环境合理的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通过先进的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促进生态风景园林施工质量的提升。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我国各大城市生态风景园林的建设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同时为进一步响应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号召,相关部门要完善施工技术,加强技术管理,采用有效的方法来提升生态风景园林的施工技术,提高园林景观的可欣赏价值,营造良好的园林艺术氛围,确保风景园林建设的质量,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生态风景园林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晖.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水平的有效提升途径[J].南方农机,2020,51(04):209.
[2]唐国强.新形势下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J].现代园艺,2019(08):180-181.
[3]赵帅.提高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J].吉林农业,2019(01):83.
[4]严云山.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提高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6(22):55-56.
[5]陈伟.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