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建设节约型城市生态园林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理念,最后对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要点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
引言:
节约型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主要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创造更加具有美观性的园林景观。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平衡发展原则和节约型材料的应用原则,关注节约水资源设计,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功能划分,尽可能选择具有经济型和生态型的材料,实现园林可持续发展。
1 建设节约型城市生态园林的重要性
现阶段,在城市生态园林景观的建设中,出现了各种不合理的情况,比如,一些生态园林为了突出美观性,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大量的资源和能源,通过各种装饰品,提升园林的整体美观效果,进而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建设具有节约型的城市生态园林景观为园林设计打开新的发展方向,节约型设计理念也在资源利用、能源节约等方面表现出巨大的作用。建设节约型城市生态园林,能够实现城市整体结构的优化和完善,节约型的本质主要是在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对资源利用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进而能够减少成本投入,实现资源节约,为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一份贡献。因此,在对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资源节约、成本节约的设计理念,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和规划,实现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2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理念
2.1 保证物种的多样性
在进行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时,首先要避免出现物种单一,或种类较少的情况,要适当的选择地区性植物品种,根据不同的区域特色对绿化景观进行合理的构造。在物种选择过程中要多选择本地树种,慎重选择外来树木品种,避免因为追求美观而引进外来树木品种,对本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或影响。另外在物种选择的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对色彩丰富的需求,在物种选择时要选择多种植物,并且保证种群的规模较小。在物种的选择过程中,还要增加绿地的适应性,合理的选择,慢生植物和绿化不足的植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物种种类丰富。最后在物种种类选择时,要合理利用树荫地区,通过选择耐阴植物来充分开发有效的空间,以此来保障物种的生存和繁衍。
2.2 因地制宜
城市环境较为复杂,并且由于人类活动频繁,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系统异常脆弱,因此在进行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环境土壤等因素,保证植物和城市的环境相适应,并且对土地条件进行改断,保证植物能够健康成长,从而扩大绿地面积。同时为了保证城市的美观,要注重植物和城市建筑物之间的搭配,充分发挥出植物的装饰和弥补功能,将城市建筑和绿地景观充分融入成一个整体。适当的选择草坪观赏花木等,从而提高生态园林景观的丰富程度,并且要保证植物的季节变化,不能盲目引进外地植物,这样会导致植物因为无法适应当地环境而出现死亡的现象,从而导致生态景观无法得到保证。
2.3 合理搭配物种间的关系
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绿化观念,投资不足和种族关系了解不足等问题,会导致绿地出现结构单一的情况。植物间的关系最主要就是竞争关系,这会影响到植物的适应能力。比如说树冠层为宁夏植物创造合适的生长环境,因此需要加强植物和生态特性的研究,考虑植物间的相生相克,选择合适的乔木,灌木等。通过控制密度等方式对不同物种间的关系进行调整,促进各种植物的生长。
3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要点
3.1 生态功能优先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在设计上遵循的第一条原则就是生态功能优先,生态功能优先就是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对园林景观进行多样性的构建,在绿色、简约的基础上最大化的实现整个园林空间结构的利用,增强生态元素,创建一个完善的、健康的生态园林体系。
生态功能的优先,是对植物的最大化利用,所以在植物配置上,不管是造景,还是植物的选择,亦或是在功能和空间的处理,都能够展现出最好的生态环境。
3.2 选择具有经济型和生态型的材料
一般园林在建设过程中使用的材料主要是建筑材料以及道路铺设的硬质材料。针对硬质材料的选择,要尽可能挑选那些具有精机械和生态型的新科技材料。节约型城市生态园林建设要从设计和建设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应用环保和节能的材料,比如人造石,可以设计一些雕塑、指示牌等内容,人造石是开矿时产生的废料,不需要高温聚合,也不受环境的影响。同时,还需要景观具有主题特色,能够体现人文特点。因此,需要实现景观和公共建筑和设施的协调发展,保证功能和形式上能够达成统一。一般园林景观的建筑材料需要保证其正常建设需求,满足建筑结构需求之外,还需要增加一些具有绿色环保性的材料。在保证经济需求的情况下,采用新型材料,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园林内各种景观的发展,还能提升景观的美观性,更大大方便后续的维护和管理。
3.3 生态环境的自组织和能动性
生态园林景观是一个完善的生态圈,因此在进行设计时要充分发挥园林景观的自组织和能动性。提升节约、生态层面的景观效果。自组织和能动性是自然具有的必备功能,主要是指在设计的节约型园林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还能够通过吸收外界的信息、物质和能量来完善生态系统,相关更加高级的生态系统进化。因此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我们要充分地利用这样的特性,设计出一个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节约型园林系统。
3.4 加强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公约将生态系统定义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功能单位的动态复合体”。节约型生态园林在设计上,主要体现在节省开支的条件下,实现园林的生态化建设,因此,加强生物多样性就必然是其中必要的一环。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也是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环境抵抗能力的有效手段,所以在进行生态园林设计时,一定要注重生物多样性的问题。生态园林的保护更加侧重于对园林的维护和管理,本土植物的保护更偏重于对动植物的合理利用。
3.5 节约水资源设计
不管什么园林建设都离不开水资源,花卉、树木的成长需要水资源的灌溉,而且由于城市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灰尘,这些灰尘落在植物表面会影响其美观性,也需要园林维护人员进行喷水处理。一些生态园林在设计过程中将水体景观归纳其中,进而能够实现水体和植物的协调性,体现出具有自然性的生态园林,同时,还可以一些需要水中生产的植物进行设计,进而为参观者提供多种参观角度。一些生态园林中缺乏活水资源,需要进行人工打造水资源。这种人工打造的水资源会在流动的过程中,受到天气因素以及自身因素出现渗透或者蒸发情况,因此需要对园区内进行持续性的供水,进而满足其景观需求。另外,为了实现节约型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还需要在实际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保证水资源能够循环利用,研究在水环境中生长的动物和植物的规律,避免这些动物在生长过程产生的排放物会对水体造成污染,需要维护人员加强关注。在园林内设置回水系统,进而对园林中的水资源进行回收、过滤,进而再重新利用,可以将其应用到喷洒中。而且还可以讲一些高大、具有遮蔽性的植物种植在水体附近,这样能够避免水体直接受到阳光的照射而出现蒸发情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时,首先要将园林本身节约的理念充分发挥,坚持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设计师在进行节约型生态园林设计时要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将当地特色和园林景观融为一体,并且要重视园林景观对城市环境的积极作用,从而让生态园林能够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和生态系统。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重点就是改变传统的观念,将节约概念充分落实到各个环节。
参考文献:
[1]王辽.节约型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策略探讨[J].花卉.2020(04)
[2]张婉.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6)
[3]刘源.节约型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思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