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 王慧卿

发表时间:2020/6/5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4期   作者:王慧卿 韩臻 王慧芳 屈蓓蓓 樊磊
[导读] 摘要:我国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凸显出更多的社会资源短缺问题,促使智能电网成为电力企业主要的发展趋势。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1)
        摘要:我国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凸显出更多的社会资源短缺问题,促使智能电网成为电力企业主要的发展趋势。为了更好地发挥智能电网的作用,需要借助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优势,推动智能电网的建设发展,为电力用户提供更好的用电服务。
        关键词:电力通信;无线通信技术;具体应用;优化对策
        引言
        无线通信技术的各种优势保障了智能电网的建设中的成本控制效果、维护检修的便捷度以及操作便捷度,帮助智能电网实现智能化信息采集与覆盖,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智能性,促进了电网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1无线通信技术的概念
        无线通信技术指不依赖网线电缆,而是将发射机、天线和接收机等作为主要设备,依靠电磁波信号进行信息交换的通讯传输方式,同传统的电缆信号传输相比,无线通信摆脱了对电网网架和电线的依赖,具有成本低、抗自然灾害能力强、信息容量大、覆盖面广等突出优势,但也因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干扰或截获,造成其难免出现信号稳定性和安全保密性较差等问题。
        2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
        2.1BWA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配电网通信业务具有通信需求多、接线复杂等不足,对于通信技术的要求较高,如可靠性高、流畅度高、环境适应度高等。而传统的通信技术因其本身的特点限制导致其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无法解决的困难,BWA技术的应用能够改善传统通信技术的弊端,确保配电网通信业务的高质量达标。此外,BWA技术还具有成本较低、方便快捷等优势,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非常有利。BWA技术在配电网的保护配置中的应用,能够实现智能保护功能。
        2.2无线通信技术在提高电网数字化水平方面的应用
        智能电网具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更高的特点,而这些特点的实现必须立足于无线通信技术。目前,我国智能电网中的各个环节中都引入了无线通信技术,对于提升电力企业工作效率及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自动化的管理能够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失误,有效保证了工作质量。通过对无线通信设备的使用,电力系统能够进一步实现精细化管理与建设,在提升其安全性、工作效率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于电力工作人员,无线通信技术及其设备的使用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在用电管理、线路检查、应急处理等工作上都实现了无线通信,既保障了沟通及时性,又保障了各项工作进行的准确率。4G通信技术具有覆盖面积广、速度快、安全度高等优点,在提高配电自动化、用电信息汇总、检查维护等工作的效果和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发电、输电、配电等各个电力环节中,能够提高各项工作业务的数字化水平,有利于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
        2.3无线通信技术在提高电网稳定性方面的应用
        智能电网在计费方式上采用的是实时计费方式,这样能够避免峰值用电需求量对电网稳定性造成的负面影响。而这一计费方式的实现,需要依靠无线通技术的支持。在智能家庭中,所有的用电设备都需要使用无线通信方式来实现与智能电表的连接。同时,通过在各种用电设备中应用智能化技术,实现用电设备在更科学合理的用电量下进行工作的目的。这一方面降低了人们在电力资源上的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控制电量来确保电网的稳定性,即使在峰值期也能够有效提高用电稳定性。例如,晚间是用电量需求低的时间,将充电时间设置于晚间进行,电费也会相对较低,能够降低白天用电需求,保证峰值期电网稳定性,降低用户用电成本。智能电表对用电峰值的分析,能够及时对电网供电情况进行了解,从而判断智能家庭中各种用电设备的用电需求,做出最合理的电力提供,即确保电网的稳定性,也促进家庭用电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提升。


        2.4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智能城市建设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以无线通信技术为基础的智能电网是保障智能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通过对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智能电网能够实现对城市所有照明设备、交通管理系统、监控设备等方面进行智能化建设与管理。在路灯等照明系统的建设中,智能电网可以在无线通信技术的支持下,实现根据电力使用情况以及交通实况来对路灯亮度的智能控制,从而确保电力资源使用的经济性和节能性。同时,还可以通过在路灯等照明设备中安装使用太阳能等绿色能源的设备,进一步保证电力使用的经济性和节能性。对于区域用电,可以通过对无线通信技术的使用来实现智能电网对各个区域用电情况的监控与共享,根据实际电力需求进行区域性供电调整。当某一区域出现电力负荷较大的情况时,可以通过智能电网进行定向提高电压等来确保区域供电正常,促进城市建设的智能化与人性化。
        3优化无线通信技术的对策探析
        3.1做好硬件设施建设,为无线通信行业发展提供扎实基础
        (1)地方政府应继续研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和政府采购政策,鼓励无线通信民间资本及创业与私募股权投资;简化环评审批流程、降低行业技术门槛,培育中小型创新企业发展,持续推动无线通信行业服务产品的研发应用。(2)有关部门应结合财政预算,设立专项资金,完善无线电通讯网络建设,同时统筹各部门、电信企业等有关单位,加强应急通信指挥系统建设,鼓励互联网企业发挥资源优势提供灾害预警等应急通信服务,推动应急通信产业发展,通过上述措施着力提升无线信号覆盖范围,增强无线通讯应急通信服务能力。(3)电信企业应充分利用专家讲座、短期培训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快培育跨领域、国际化、高层次、创新型、实用型信息技术人才和服务团队;优化人才使用和激励机制,提高专业技术人才自主创新和参与科研成果产业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优秀人才创新创业破解后顾之忧。
        3.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无线电通信管理体系
        (1)有关立法机构应在对当前无线电通信技术监测执法标准不一、依据不足的现实问题进行详尽调研,聚焦基础设施及个人信息保护、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等矛盾比较突出的方面,逐步推动《电信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修编,推进无线电领域的依法行政;遵从市场规律,开展5G标准研究,建立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和发展机制,有限避免重复建设形成的基金浪费。(2)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应健全无线电通讯监管体系,在明确落实各部门责任前提下,进一步统筹职能,建立完善信息办、无管办、公安局、安全局等多部门监管协作联动机制,突出抓好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体系建设,尝试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交流情况,定期通报、研究无线电管理重大事宜,力促形成无线电管理的多部门共同发力、密切配合局面。
        3.3强化无线通信网络的安全监管,为行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1)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强化安全责任考核、安全评估、监督检查、市场退出等事中事后管理,把无线通信硬件运行监管作为行业监管的重要内容,落实通讯设施安全审查制度,加强移动转售、宽带接入网等通讯信息安全管理,弥补无线通信硬件与软件存在的系统漏洞。(2)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等相关技术,完善互联网安全监测与处置机制,构建政府、企业、用户等之间的安全威胁信息共享机制,探索建设移动恶意程序样本库、漏洞库等信息数据库,以提高信息监管安全威胁监测、态势感知、应急处置、追踪溯源等能力,肃清净化无线电磁波环境,持续增强关键信息领域的安全防护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线通信对于促进电力通讯事业发展、实现国家信息经济稳步增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面对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从业人员技术能力水平有限,相关法规标准不完善,管理较为混乱,安全技术、管理尚未成熟等诸多困境,仍需有关立法机构、各级地方政府、各级电信公司齐心协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做好硬件设施建设,为无线通信行业发展提供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月琴.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18,(9):188-189.
        [2]魏悦,吴迪.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探讨[J].消费导刊,2018,(28):65.
        [3]刘洋,于振华.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2018,(1):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