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摘要:我国经济体制建设以来,电力企业得到较好发展,其中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中较为重要的部分,这在较大程度上对运行效率与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在此过程中极易导电力系统出现运行故障,不利于电力企业的较好发展。为此,应当进行智能配电系统的有效建设,并且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善的智能配电系统构架,能够为配电系统的顺利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以此将配电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降至最低,这对电力企业的发展具有较大促进作用。
关键词:电力企业;配电系统;系统构建
前言
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电能生产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与工作质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电力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期间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这就需要对传统配电形式实施有效的优化,并且向智能配电系统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应当构建完善的系统构架。此外,在进行智能配电系统进行架构的过程中,还应当采用先进技术,能够有效提升配电系统运行效率与质量,以此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1 智能配电系统的相关概述
智能配电系统在智能电网中尤为重要,能够对配电系统进行实时性监控与调度,以此使系统运行期间的故障发生率降至最低,这在较大程度上能够使电力系统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有效提高。首先,智能配电系统能够分为不同控制区域,并在此基础上达到自主控制的目的,以此对系统故障实施有效的控制与分析,这对配电系统的顺利运行具有较大促进作用[1]。其次,在进行智能化控制期间,能够使用集中式控制与分散式控制形式,以此对配电网实施有效的监控,有利于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2 智能配电系统架构的特点
2.1 用户侧灵活多样
智能配电系统中有分布式储能系统以及分布式电源,并且在此基础上有智能电器与充电桩,各种设备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同时还可与电力系统有双向互动。比如,能够对运行状态与计划实施有效的调整,以此能够满足用户需求。与传统配电系统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此过程中用户还具备了发电与储电特性,从而满足电力调整需求。
2.2 自治运行区域
智能配电系统与传统配电网相比有一定的差别,主要包括不同自治运行区域,在系统局部位置能够进行环网的有效运行。此外,智能配电系统能够分为不同运行区域,在此过程中有不同虚拟电网,不同资质运行区域规模不同,并且不同区域又有一定的联系,区域内有较为完整的体系[2]。该体系能够进行独立运行,不但能够互相支援,而且还可交换功率,以此满足用户自身需求,从而可提升供电的可靠性。
2.3 交直流混合
因分布式电源与储存设备中有直流设备,因此智能配电系统从单纯交流系统向直交流混合系统转变。从电网微观角度进行分析,能够在实际需求基础上实施选择,其中微电网可以是交流微电网,并且在此基础上还可进行直流微电网的构建,还可构建直交流的混合。此外,在配电系统的网架层中,中低压配电系统有交流馈线,也能够包括直流馈线,两者通过电力电子装置实施有效的控制工作,在应用混合电网的过程中,能够在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确保系统运行期间的稳定性与效率。
3 智能配电系统架构分析
3.1 智能配电系统架构组成
在智能配电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架构构成部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配送层。配送层在运行期间能够有效满足智能配电系统的电能配送需求。(2)用户层。用户层一般情况下是从用户角度进行分析,在对用户层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以此确保智能配电系统运行期间的规范性[3]。
3.2 系统架构分析
从智能配电系统架构角度进行分析,其中配送层以及用户层等位置在设置的过程中,完成了高压电向低压电实施有效的转换,能够使用户用电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在此期间可较好体现智能配电系统的使用性能。从整体角度进行分析,构架在设置期间具有较高的合理性,所以在对智能配电系统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全面提高电网供电效率与质量。
4 智能配电系统架构的技术挑战
4.1 系统技术
在对智能配电系统架构分析采用技术的过程中,从系统方面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使用传统潮流计算方法实施计算期间,不同断面间具有较高的解耦特点。所以,在对智能配电系统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应当确保其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在此期间应当对发展时间序列潮流实施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有效的判断。(2)智能配电系统与其他电能系统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主要是因智能配电系统应用的电网是一种交直流混合网络,主要有分布式电源以及可控负荷等[4]。为了提升智能配电系统运行质量,应当采用先进技术与方法。(3)智能配电系统中新型设备相对比较多,此种装置配置方法能够改变系统分析规模,在此基础上会是一些参数拓扑结构变化频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这就需要使用动态分析技术,以此确保智能配电系统正常运行。
4.2 关键技术
智能配电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系统中包含了较多分布式电源,并且为了提升运行质量使用一些辅助设备,这在较大程度上与传统电力运行系统相比具有较大的可控性,这对智能配电系统稳定运行具有较大促进作用。此外,从直观角度进行分析,在对智能配电系统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在此基础上也是对不同层次实施全面调度与优化。较多系统有较大的随机性,这在较大程度上很难实现有效的优化,这就需要将不同资源实施综合利用,使智能系统优化工作进行全面优化。除此之外,在对配电系统进行优化的过程中,需要系统运行中的线损实施降低,并且在此基础上改变系统中电压稳定性,同时在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上,使事故发生率降至最低,在此期间也有利于使维护费用有效降低。在使用集中式调度控制的过程中,应当对配电实施统一管理,在此期间配电系统在对状态实施分析期间,需要通过高级测量系统信息来实现,以此对其制定有效的优化决策,这对系统稳定性运行具有较大促进作用。
4.3 应用全新配电设备
智能配电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智能配电设备在其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目前使用的全新智能配电设备主要有分布式储能设备、分布式电源以及不同可控负荷。此外,智能配电设备是智能配电系统中较为重要的设备,能够对智能配电系统实施全面优化,主要包括传感器、辅助装置以及控制装置等[5]。此外,全新智能配电系统应当以优化运行控制为主要方法,在此期间通过直流变压以及交直流转换把系统进行有效构建。在智能配电系统中故障电流限制装置与有源电力滤波装置能够通过网络外边对结构中的相关参数进行改变,这对智能配电系统电能质量的提高具有较大促进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在发展中,由于传统配电系统运行期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故障,需要对智能配电系统架构实施有效分析,能够有效降故障发生率,确保配电系统正常运行。此外,智能配电系统性能因素一般情况下有架构与技术,在此期间若架构设置不合理,极易导致故障情况的发生,在应用智能配电系统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先进技术,这对提高配电系统性能具有较大促进作用,以此为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玉晗,邢建春,赵硕,et al.面向群智能系统架构的防护工程配电网故障诊断方法研究[J].防护工程,2019(2):54-61.
[2]黄境.智能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方案[J].数码世界,2018(9):193-194.
[3]郑泽鳞,徐琼.配电网性能智能感知管控系统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9(23):83-86.
[4]刘辛.医院智能配电系统设计简析[J].建筑电气,2018(7):74-75.
[5]孙健,袁晓冬,刘建坤,et al.智能配电网无功电压控制系统研究及应用[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9(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