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建湖北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国家电网公司在2019年提出建设“三型两网,世界一流”的战略目标,而这个目标的实现,“两网”建设是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能源优化配置的平台,相关工程建设规模巨大,影响深远。作为电网基础的输变电工程建设在广泛地进行,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质量管理方面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电网的发展质量,影响到供电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和企业形象,因此相关问题亟需探讨。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质量管控;现状;应对措施
一、输变电工程建设的项目管理
1、输变电工程建设的项目管理体系的建立
输变电项目工期紧、工作量大,且各道工序之间存在高度的复杂关系,因此需要确保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同时应做好项目的策划工作。项目质量管理保障体系至关重要,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工程项目管理质量保障体系
2、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流程
在围绕输变电工程项目展开施工管理时,最为基础的便是要将项目的综合计划报送给相关部门,将其纳入单位的项目建设体系之中,在此基础上编制相应文件,展开投招标工作。当项目中标后,施工单位则需要将各项施工环节进行细化,工程竣工后需要进行验收,最后进行资料交接工作。
二、输变电工程问题的原因分析
1、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
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应该是最主要的原因,主要是施工单位人员结构不合理。例如某地市供电企业的施工单位中,员工平均年龄48.7岁,几乎没有年轻人,近十年没有新员工补充,更别说文化素质水平比较高的大学生了。由于其工作场所和工程的紧密性,员工经常要到处奔波,相对比较辛苦,又因为没有集体企业人才引进的渠道,造成施工企业的人员进出流动性差,尤其是地市级以下级别的施工企业补充的新员工更少,员工的平均年龄不断增加,这就形成更加不会有人愿意进入施工企业的恶性循环。
可以看出,近些年工程数基本呈上涨趋势,而且工程建设管理也越来越严格,但施工企业人数却基本上越来越少,年龄也越来越大,2018年和2019年人数总人数稍有增加,主要是因为国家电网公司基建12项配套政策改革,需要建设较多人数的作业层班组,增加了社会化用工人数。而这些情况会导致很多结果,由于人员年龄大,对未来无更大追求,工作积极性欠佳,责任心也就不强,并且年龄较大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就会比较慢。但是,输变电工程建设内容涵盖比较宽泛,有土建施工,电气设备建造和安装,以及输电线路中的基础施工、立塔作业和放线作业,涉及的专业领域跨度很大,对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这中间的矛盾就成了工程质量没有控制好的因素之一。人数的不足也会导致员工长时间高负荷的工作,这也会影响工作积极性。
2、施工材料问题
输变电工程要求高质量的施工材料,这是工程安全和质量得到根本保证的关键。现在的材料市场具有各种质量标准不一的施工材料,对材料质量的检测方法和手段也不规范,致使很多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进入市场被应用到施工过程中,进而使工程施工不能达到设计规定和要求,导致存在安全和质量隐患。
3、施工单位缺乏完善的质量监管
因为当今大部分承建单位都以工程利润最高为施工目的,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对工程的质量监管工作不予重视,缺乏一系列完善科学的监管制度,这类问题是当今的电力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的症结所在。
4、项目经理的自主管理权不足
电力施工企业大多数是国有企业的属性,企业内部的职能管理和施工项目管理并存,这样会带来多重管理和权责不清的情况。比如,项目经理作为现场负责人,并没有人财物的统筹管理权限,项目部人员由各专业的生产部室管理考核,财和物基本由施工企业领导决策,所以项目经理很难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地管理。
三、提高施工质量有效措施
1、设计阶段质量控制
设计人员应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同时深入施工现场,保证设计方案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2、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2.1施工准备阶段
首先,对建筑工人进行培训管理与思想教育,组织施工人员开展技术培训、质量与安全教育等,建立赏罚制度,激励员工。
其次,在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时,施工单位对图纸进行审查,有与现场不符或者图纸有问题的地方,应及时组织图纸会审。
最后,在对施工材料采购方面,要选择质量有保证的厂家,保证质量;对于现场使用设备,要查看设备性能以便及时发现隐患和风险。
2.2施工过程阶段质量控制
第一,营造良好施工环境。环境因素是诸多影响施工质量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尽量有效地管理和严格控制影响项目质量的因素;确保道路通畅,保持工程现场整洁卫生。
第二,明确责任分工,完善施工责任制度。对于施工人员,做好任务分配,专人专责,职责范围要明确,安排专门质检员持证上岗。
第三,实行严格的质量监督体系,以此监督施工过程中各环节质量,实现环节质量控制,最后保证这个项目的施工质量。
2.3事后控制阶段
对于各项工序,施工单位进行自检。在自检中,要对质量问题进行跟踪记录,填写质量处理报告,记录各项施工工序的进行情况,应以自检、互检与专检为基准。
3、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项目完成后,施工单位应将工程技术资料提交现场监理人员进行验收;若验收过程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保证施工工程质量。
4、对材料和设备加强质量控制
加大力度做好材料、设备等方面的质量控制工作,这也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基本前提,能够为工程创设良好的施工环境。全面深化对成本以及进度的控制力度,材料与设备的质量尤为关键,企业应当建立销售与生产认可机制,不断优化质检信息发布制度,积极与相关职能单位展开深入合作,做好对材料与设备的跟踪工作,一旦发现不合格现象后需要立即加以整改。注重对厂商的选择,避免用户在采购过程中遇到质量不达标的产品。
5、提升建设企业管理的自主性
上级企业应当合理放权,给予建设企业一定的自由权,由此做好建设投资以及质量考核等方面的工作,需要将负责机制落实到位,确保施工安全、工程质量等方面都可以达到相关标准。建设企业应安排专员深入到生产企业之中,对其生产过程进行监理,在不影响设备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加快生产进度。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应最大程度上避免工程层层转包现象,它所带来的问题尤为严重,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施工能力,最终带来质量缺陷的问题。因此需要改变以往的粗放式管理方式,建设方需要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充分担负其自己的职责,全面做好质量管理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形态下,输变电项目至关重要,它与经济的稳定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多问题,输变电质量管理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对此,必须做好输变电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为我国的输变电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给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易仲强,张宇,魏浪,等.西藏输变电类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19(1):11-13.
[2]郑静.浅谈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的内容及方法?[J].价值工程,2018,37(29):10-11.
[3]刘蕾.基于AHP_MF模型输变电EPC项目总承包商风险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22):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