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摘要: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迅速,提高了供电能力和供电水平,也促进了配电系统的发展,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应运而生。应用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可有效保障用户用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能够自动进行远程操控以及数据采集和事故记录等工作。但是,我国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起步较晚,还存在一些缺陷,因此本文将对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的优化设计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智能;低压配电系统;设计
前言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技术逐渐涌现出来,其中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就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智能化技术。本文将对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的概念、应用现状进行简析,并深入探讨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的优化设计,从而提高该系统的实用性。
1.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概述
低压配电系统主要是由配电变电所、配电变压器、高压配电线路、低压配电线路以及相关的控制保护设备共同构成的,配电变电所在供电过程中会利用低压断路器控制输电系统。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指的是在一般的低压配电系统当中加入智能化元素以及计算机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网络通讯技术等各种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配电控制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增强供电的稳定性【1】。在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环境下,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都越来越智能,所以应用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可以推动配电系统的发展。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当中应用了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多种技术,可实现智能化控制,不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所以可降低成本。同时,相比于人工控制,智能化控制更加及时,且能够快速采集、记录和分析相关数据。此外,应用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可及时发现故障,能够在第一时间切断电路,避免造成大的影响和损失,有利于保障用户用电的稳定性。
2.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的应用现状
2.1起步较晚
从实际情况来看,国外的一些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末左右就已经开展了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的研究,并研发了早期的具有智能性质的低压配电系统【2】。在20世纪80年代时,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有了很大的进步。在9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取得了较大发展,逐渐成熟起来。但是,在同一时期我国的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才刚刚开始发展,所以我国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起步较晚,整体发展水平也相对落后。
2.2技术与人才不足
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需要技术以及专业人才的支持,但是我国计算机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等大多都来源于发达国家,且我国也没有完全吸收这些先进技术,这就影响到了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的发展。同时,我国关于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的专业人才也比较少。当前,我国大部分人员仍致力于普通低压配电系统的使用和研究。同时,我国也没有大力培养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的专业人才,这就无法为该系统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3.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的优化设计
3.1加强技术研究及人才培养
加强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是开展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优化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国家以及电力企业需要提高对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的重视程度,加大研究力度并积极培养专业人才。首先,相关政府部门以及电力企业应该了解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的重要性和应用意义,积极宣传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同时,国家应该鼓励相关研究人员研究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控制技术等技术,以为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国家也应该鼓励高等院校增设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的相关课程,以培养专业人才。
其次,电力企业应该积极应用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并对电力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加深电力人员对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的了解和认识、提高电力人员的系统应用水平,以为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的优化设计奠定基础。
3.2优化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和配电设备的线路设置
在设计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时,设计人员需要优化线路设置。第一,设计人员需要明确低压配电室的位置,增强选址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设计人员需要将低压配电室设置在通风条件好、空气干燥、灰尘少且负荷低的位置,同时也需要保证设置空间比较大,这样可以为后续的扩大工作提供便利【3】。第二,设计人员需要优化配电设备的设置。配电设备是整个低压配电系统的核心,在进行设置时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性、可靠性以及安全性等问题。同时需要在配电设备当中设置一些安全措施,以加强工作人员的人身保护。设计人员也需要增强配电设备设置的合理性,为设备搬运、安装以及检测提供有利条件。第三,设计人员需要通过有效措施避免外界因素对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的影响。比如说,不要将线路设置在有水的地方,以免出现进水短路等情况;不要将线路设置在灰尘多的地方,以免造成静电危害;也不要将线路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否则线路老化的速度会加快,就会引发故障。
3.3合理选择智能型低压电器
设计人员在设计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低压电器。首先,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国家以及行业的相关标准选择低压电器,确保低压电器能够达到标准并满足质量要求和安全要求。其次,设计人员在选择低压电器时需要遵循相应原则。第一,所选低压电器的电压需和配电系统中的回路电压相适应;第二,需要根据输电线路的最高和最低电压进行选择;第三,所选电器的额定电流需大于系统回路电流;第四,电器的额定功率需符合系统回路频率【4】。
3.4加强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的保护设计
配电系统可能会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做好保护设计工作,以保障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配电线路的保护是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的保护关键,所以需要加强配电线路的短路保护、过载保护、接地保护。(1)短路保护:短路电流会对导体以及连接件产生一定的热作用和机械作用,所以需要在这些作用产生危害之前及时将短路电流切断。一般情况,当低压断路器处于保护电器状态时,短路电流应当比低压断路器瞬时或短延时过电流脱扣器的整定电流大一倍多【5】。(2)过载保护:过载电流会导致导体温度上升,继而对导体的接头、绝缘、端子以及周围物质造成危害,因此应在造成危害之前立即切断过载电流。设计人员应将过载保护电器的电流设置为反时限特性的保护电器电流值,也要保证电流值能够承受短路电流。(3)接地保护:设计人员在设置接地保护时需要确保接地保护装置能够避免线路损坏、电气火灾等情况的发生。所以,设计人员需要根据配电系统的实际情况选择接地保护电器。
结语
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可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提高维修效率、节约维修时间,因此需要不断优化配电系统和配电设备的线路设置、合理选择低压电器、优化系统的保护设计,从而保障低压配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促进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万庭.智能低压配电系统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通讯世界,2018,340(09):166-167.
[2]游虹.浅谈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J].科学与财富,2017(19):161-161.
[3]赵述鹏,王洋.浅谈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J].中国科技投资,2016,000(029):204.
[4]张宗峰,李海峰,韩建国,et al.浅谈智能型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35):00163-00163.
[5]尹俊伟.特殊供配电系统低压配电柜设计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00(00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