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加快落实,高层住宅建筑也越来越多。为了让民众能够住的舒心放心,对于高层建筑物的要求与条件也越来越高,其施工过程中后浇带模板支撑体系中的管理与控制措施与高层建筑物的最终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因此,本文就高层建筑后浇带模板支撑体系施工管理策略进行简要探讨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后浇带;支撑体系
由于高层建筑与地下室两者的沉降不均匀,且长度与宽度超标的钢筋混凝土构造由于温差较大而产生收缩变形,从而导致建筑物的底层与顶层纷纷出现孔隙与裂缝,所以才有了后浇带的存在。通常情况下,后浇带在工程中留存时间较长,所以后浇带模板支撑系统的建设一定要具备专业性、规范性、科学性以及合理性,进而对高层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完整与稳定提供强大支持。
1.基本原理与特性
通过设计人员对施工现场分析研究,对后浇带规划出最为科学合理的图纸,在其中梁、板位置处添加素混凝土柱子,将顶板梁、板与底板无缝衔接。利用混凝土柱与梁板混凝土将上方主体构造固定支撑起来,防止后浇带部位梁板出现塌陷与缝隙。
后浇带模板支撑体系具备独立性、简洁性、稳定性、刚强性、美观性以及实用性等特点。与传统模板支撑体系相比,该体系占有空间极小,且对于材料的用量也较少。
2.施工要点
高层建筑后浇带模板支撑体系主要施工环节有:设计图纸,并根据图纸上数据信息计算出支撑住的大小以及其力学原理,之后将支撑柱的具体地点进行确定并放线定位,在梁或者板底部模板处设置洞口,建立支撑住模板,对该模板进行固定并检测查验,符合标准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将梁、板、与支撑住共同浇筑混凝土,且需要一次成型,接下来对混凝土进行为期一周的养护工作,然后进行拆模并设立醒目警示标志,后浇带封闭完成后再将其凿除。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点是:
2.1该支撑体系在开工之前应当通过顶板厚度、楼层高度、悬挑梁的长度以及跨度进行计算,得出数据后将支撑住的长度、宽度、高度、柱之间的距离以及梁板底部处的具体位置进行详细确定,保证其真实性、专业性、精确性[1]。在梁板处放线操作过程中,对于支撑柱的具体位置也应予以确定,并结合该柱真实地点判定梁板底部开洞位置。在后浇带周围200mm处放置拉通线并弹线,将首排立杆根据所弹线的规律与方向进行排架,之后再结合楼板支撑架之间的距离,以首排立杆为中心延伸至其左右两侧进行排架。
2.2将后浇带左右两侧分别设立两列立杆,且无论其是横是竖都要对接互通,将梁板纵横两方的立杆之间的距离调整至与设计方案一致,将该区域架体实施相对应的独立搭建方式,其余区域楼板模板施工时以及将其支撑进行拆除时不会梁板架体结构产生干扰或影响。后浇带支撑架体中水平杆需要跟其周围架体水平杆实施错开搭接或者互通搭接方式,将后浇带左右两方支撑架体通过纵横向剪刀连接成一个整体。
2.3后浇带中模板与方木在下料过程中,应该单独操作,不得与两侧其他模板方木共同下料,并且支撑处的方木横向宽度应当与模板一致,这样为后浇带附近部位初期拆模与其末期支模过程中提供了极高便利性。
2.4由于支撑柱尺寸偏小,且其内部并未配筋,因此对于柱的固定操作应当与满堂架紧密严实的进行对接,且该柱的最上方与最下方应当用钢管将其紧紧抵住且斜向拉开在满堂架上。并且支撑住区域梁板中钢筋较多较密,所以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极易导致支撑住密实度不足,甚至会形成空洞,因此混凝土浇筑时一定要振捣密实,不得漏振,使支撑柱部位的混凝土严密紧实。后浇带模板的尺寸应当将整宽在915mm的模板一分为二,划分成宽为457mm上下的模板,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预留宽度至少为462mm。
2.5当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强硬度达到100%时方可将模板支撑架进行拆除,此刻支撑柱的用途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预防结构沉降塌陷与产生裂缝等问题的发生[2]。除此之外,拆除之后还需在支撑柱上涂抹鲜艳醒目的油漆标志,以示警告。等待后浇带封闭施工完毕之后,且混凝土刚强度至100%时,此刻可将支撑柱凿除,并对梁板与此柱对接位置实施抹光处理。
同时后浇带周围地区的清扫工作也要做到位,不得有尘土、杂物等。
3.安全管理措施
3.1后浇带独立支撑架施工前安全技术管理
在正式开始施工前,本次项目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应当依照实际情况编制出切实可行的安全施工方案,并将独立支撑架的做法以及具体参数要求体现在方案设计中。在方案设计提交后,应当及时送至单位组织专家组,让专业人员站在专业角度对其进行综合评审,并根据评审意见再次完善施工方案。此外,在正式开始施工前,施工技术人员应当对本次施工中用到的安全技术进行交底。
3.2后浇带独立支撑架搭设完成后的验收工作
在正式搭设完成后,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一些具有丰富实践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对其进行安全性能进行检查。其中主要检查内容为:脚手架底部槽钢是否设置合理、基础平稳度、水平杆件完整度、立杆对接点位置合理性等等,验收工作应当在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前完成。
3.3后浇带浇筑前安全验收工作
在沉降完成后浇带应在主体封顶两个月后进行浇筑,在正式开始浇筑前,施工单位应当组织工程施工人员、监理人员以及安全负责人对其进行再次检验与验收。检验内容为:搭设完成后的专项验收,只有验收合格后才能保障当前架体稳固性。
3.4拆卸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在确认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符合要求后,应当及时组织施工人员拆除后浇带独立支撑架。但是,在正式拆除前,技术人员应当进行安全交底工作,明确告知后浇带独立支撑架拆除过程中的所需注意事项以及相关安全风险[3]。同时,为了提升架体稳定性,施工人员应当设置抛撑,设置距离为6m一道,在拆除时应当按照从上至下的顺序完成拆除,不可将拆除完成后的钢管直接扔至地面,应当要求专人将其放置于指定位置。
4.质量保证策略
4.1首先需要结合设计图纸中的数据信息将后浇带部位结构悬挑长度予以确定,并对其自身所要承受的重力进行计算,且根据计算结果将支撑住的截面尺寸以及安排部署进行确认。
4.2支撑住放线定位一定要具备精确性、规范性、系统性以及专业性,保证模板支撑架稳定坚固,其垂直度偏差值也要与施工设计方案标准需求相符合,与满堂架的对接一定要可靠合理。
4.3在浇筑混凝土环节中,对于梁板的操作一定要一次成型,且浇捣一定要密实严紧。
4.4当支撑柱高度在2米以上时应当搭建操作架,此外,一定要截至后浇带位置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时,才能将支撑住予以凿除。
结束语
高层建筑的质量与后浇带模板支撑系统有着重要关系,并且该体系具备节约工程成本、不占用空间、加快施工进度、美观实用等诸多优势,所以对于该体系的施工流程、施工技术、工艺等方面的管理与控制一定要提高重视,首先熟记施工流程,对每一个环节的施工技术都要熟练掌握。在实际操作中,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遵守施工秩序,保证其自身的规范性与专业性,并且还需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养,加强自身安全意识,做到安全生产安全施工。
参考文献
[1]周林城,黄超,夏松林,代宗玉,曾杰,唐浩.钢支撑体系在高层建筑后浇带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2019,50(10):1216-1218.
[2]文进,李连慧.后浇带两用模板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分析[J].中外建筑,2019(04):193-195.
[3]吴跃明,许谨,林晓芸.超高层后浇带模板支撑体系施工与安全管理[J].建筑安全,2019,34(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