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重视角的城市历史文化价值认知及保护策略研究——以贺州市 为例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月第4期   作者:谢小攀 林融
[导读] 历史文化价值研究是开展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基础
        摘要:历史文化价值研究是开展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基础,在价值认知的方法体系构建上,将以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系统观为导向,形成以历史发展脉络为线索、融入区域分析视角、系统性理论、文化关联性的认知路径。以贺州市名城保护规划为例,从地缘政治、区域文化线路、地域文化演进、城市历史特殊职能等多重视角进行价值认知研究,并以此为依据构建保护框架,制定出科学、系统、有针对性的保护策略。
关键词:多重视角;文化价值认知;保护策略;贺州市

1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而历史文化价值认知是开展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基础,建立以历史文化价值观为导向的保护框架与措施,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重要内容。
在《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和住建部会同文物局下发的《关于对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进行评估工作的通知》中,分别强调了对文物古迹价值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评估,且均提出应从多方面、多维度进行评估工作[1]。可见科学系统的评估文化价值是全面认识历史城市内涵以及确定保护内容的关键环节。
        但在过往的城市历史文化价值认知评定和保护规划工作中,研究过多局限于自身辖区范围,对历史文化遗产更多的只是单点研究,忽视了文化形成发展过程中的流动性、延续性、关联性,容易对其价值造成“以偏概全”的认知缺陷,遗漏了其他重要历史价值线索,间接导致了部分城市“拆真建假”、“拆古建新”的破坏行为发生,造成对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真实遗存的毁坏,引发社会极大关注。为此,城市历史文化价值的认知需要更加全面、系统的认知方法,应当基于多视角、多维度去审视、认知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 
       
2研究框架的确立
        对于价值认知研究的框架构建,本文将以时间维度与空间属性组成的系统观为导向,确立认知视角方向,结合贺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践,阐述多重视角下的城市历史文化价值研究思路,力图对城市历史文化价值做到全面深入的认知,梳理出贺州历史文化的独特性和典型性,也为其他历史城市的价值认知提供参考。

图1 时间维度与空间属性组成的系统观示意
        最终确立的名城价值认知途径为:一是以历史发展脉络为线索,通过历史资料和遗迹的佐证,对历史时期进行切片分层,选取重要时期,剖析其历史地位;二是拓展区域分析视角,将历史城市置于广阔的区域范围中进行审视,从更广的区域空间  全国范围的历史活动中解读目标城市的历史价值及作用;三是以系统性为理论指导,关注地域文化所依存的独特地理环境,探究其文化形成、发展、系统组织过程;四是探寻文化的关联性,有利于对历史城市的多元文化和多层级的历史遗产进行深入挖掘,从文化遗产相互之间的历史联系中,发掘出历史文化遗产的深层内涵,从而将多种文化遗产串联起来,搭建更加完善和全面的名城保护内容体系。

图2 研究框架路线图
3多重视角下的历史文化价值认知
        通过对贺州市区域城镇历史进行研究,我们发现贺州在地缘政治环境变迁、重大交通建设和商贸发展、民族文化演化、城市特殊历史职能等要素都在不同历史阶段对城市形成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且随历史不断演变发展,在关键时间段创造出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的文化遗产内容。从这些影响城市发展的关键要素视角入手,探讨贺州城市历史文化价值。
3.1地缘政治视角:南岭要塞,历代中央政府经略岭南的战略支点
        贺州古称临贺,因临、贺两江在此汇聚而得名。五岭之一的萌渚岭横跨贺州全境,自古是中原、湘楚进入岭南的门户,为兵家必争之地,志云:临贺占五岭之一,为全邑巨镇。古代沟通五岭南北主要依靠五岭间的岭峤谷地和河流所形成的走廊,贺州正当潇贺谷地咽喉,是扼守在这条交通线上的中心城市,进而成为历代中央王朝或地方强权拓展疆域、经营岭南的桥头堡[2],因此贺州经历了县、郡、国、州等不同行政称谓。
        以秦末汉初为例,秦朝覆亡后,赵佗自立南越国,为防止西汉突破封中进入珠三角,南越国沿贺江上、中下游在贺州设置了封阳(今信都)、旧县肚(临贺故城遗址之一)、芜城(今桂岭)三城,其中封阳与旧县肚两城均为王候级建置,西汉长沙国的军用《地形图》上,也特别的标注出“封中”(封水流域,即贺江中下游一带)。汉武帝出兵平定南越后,为了加强对岭南的政治、军事控制,在不足四百里的贺江沿岸,密集设置下谢沐、冯乘、富川、临贺、封阳、广信六个县治,这一批城市的建立,标志着中央王朝对岭南地区疆土开发的展开,与贺州建制有关的第一座古城(临贺故城)也是始建当时。
        临贺故城的城址选择在临、贺两水交汇处,背靠萌渚岭尾闾山脉中的瑞云山,外以临江为天然屏障,可达到“筑一城而控两江,设一市而通楚粤”的目的。公元470年,南朝宋明帝改临贺郡为临庆国,统辖贺江沿岸临贺、封阳、冯乘、富川、建兴五县,标志着贺江流域城市组成以临贺为中枢[3],沿两江呈“Y”形防御体系的行政单元。

图3 两江“Y”形防御体系及11座古城池分布示意图
        综上视野来看,贺州的建制与中央王朝经略岭南疆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而对贺州市域内目前遗存下来的众多古城池、遗址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古城、营堡遗址和古墓及其所处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应采取整体保护规划,不应只局限于遗址或历史建筑本身。
3.2区域文化线路视角: 五岭门户,华南区域古道商贸文化留存丰富之地
        南岭由西向东横亘在云贵高原至五夷山之间,阻挡华南与华中交往,但南岭群峰间有萌渚、越城、骑田、都庞、大庾等五条南北向大峡谷,简称五岭,又称五岭峤道。在五岭的五条大通道中,以潇贺古道文化最为丰富。
        潇贺古道的“潇”指湖南,“贺”即广西贺州。《富川县志》记载:“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令扩建岭口古道使之成为一条水陆兼程、以水路为主的‘新道’【4】。”陆路全程为170公里,境内约65公里,古道北联潇水、湘江,南结富江、贺江和西江,使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通过新道紧密相连,为中原和岭南交往打开通道,史书上记载的沟通岭南岭北的五条大通道中,潇贺古道是第一条。
        古道不仅有五岭通道的功能,同时也承载了贺州商贸文化发展史。自“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后,贺江水道成为萌渚岭一带货物必经之路。经济和文化频繁交流使贺江沿线城市逐渐繁荣[5],合浦的珍珠、南洋的香料、西亚的宝石和犀革等珍宝沿潇贺古道输往中原,汉朝的制铁、制漆、制陶、牛耕等技术经贺州输往岭南和海外,因此,贺州成为中原通往华南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魏晋南北朝,北方战乱,移民和物资经古道往来转运,贺江水运繁忙,梁武帝用“只道竞陵大好,竟贞阳缧绁,临贺輈舻。”的诗句描述贺江船工繁重的工作强度远近闻名。清代大量广东资本沿古道涌入贺州建设圩镇,形成“东(广东)资西(广西)市”的经济现象,黄姚、八步、信都、莲塘、黄田、英家等许多圩镇都在这时期兴起,直到建国后,潇贺古道的功能才开始衰退。
        在昭平、富川、桂岭、贺街出土了一大批从西汉、两晋南北朝、唐宋时期的精美文物都证明了贺州作为华南“海上和陆上丝路”重要转接点的佐证,古道沿途的古村落、古道、码头、津渡、关街、运河、长亭、栈道、古桥、盐仓、米亭、桥厂、关口、营盘等与古道相关的历史建筑和构筑物,则见证着贺州萌渚第一城的称号。
3.3地域文化演进视角:南岭民族走廊文化交融核心节点,以广信方言、楚越建筑为代表的岭南文化发源地和传承地
        贺州处百越之地,早期先民为西瓯部中的古苍梧部族。历史上,贺州也是历代北方移民南下的主要通道。秦汉时期北方南下移民带来的汉语与岭南百越民族的语言首先在贺州结合,形成了早期粤语。而今古百越语言已难以寻觅,但粤属方言本地话确是贺州这片土地上产生时间最早、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
        两汉时期,贺州属交州首府即广信之管辖范围,并与梧州,广东封开被现代专家学者公认是岭南文化和粤语的最早发祥地。古广信曾是岭南的政治中心,古粤语在古广信地区发展成为古代四大汉语方言之一 ——广信方言。广信方言曾对周边语言产生过重大影响。贺州地处古广信的腹地,本地话、土白话、六州声、钟山话、富川梧州话、铺门话等各具特色,这些粤属方言都是由广信方言直接传承下来的,它们身上都流淌着古粤语的基因,是解开古粤语的现实依据。宋、明、清时期:苗、瑶、壮等民族进入贺江、桂江流域,客家入贺,不同地域文化在此再次融合,其中汉族中的族群就有广府人、客家人、本地人、都人等9个族群,客家人又有河源客家人、河婆客家人、长乐客家人,七都人等,在贺州,“邻村不同语,同乡难通话”的现象比比皆是,即便是一家人也同时使用四五种方言,因此贺州也被称为“南方方言博物馆”,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支系众多的民族和群众,造就贺州民居建筑型式多样。粤东会馆与湖南会馆比邻而建;楚式民居的马头墙与广式民居的镬耳顶交错演绎出贺州古城特有的风貌韵律;岭南的骑楼街、档马街与岭北的四合院在贺州古城中错落分布,构成贺州古城街巷特有画面;广式的客围屋、铺门庄园与楚式的民家院落点缀于贺州乡野。楚风越韵互相映衬的城市风貌极好地阐释了贺州作为“岭南名邑”的美称。而从山岭到山麓垂直分布的瑶村壮寨则更好地述说了贺州的多元文化。
        这些精彩纷呈的古建筑、语言文化、民族文化多样性及出土文物是贺州作为岭南名邑的明证,也是潇贺区域文化乃至中华文明重要源流的重要载体。
       
3.4历史特殊职能视野:天下锡都,“贺”成为锡的代名词,所产铀矿是中国核工业的奠基石
        贺州矿业历史悠久,先秦时我国第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对贺州产锡已有记载。唐代贺州是全国唯一生产锡矿的地方。宋代贺州产锡雄据全国之首,高峰期占全国60%以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贺州所产锡钨畅销世界,并因矿业繁荣直接促发平桂城区和八步城区的兴起。贺州产锡纯度高,“八步响锡”闻名世界,迄今仍是出口免检产品,是世界同类产品的标杆。至今,字典中贺州之“贺”均为锡的代名词[6]。
        贺州所产的稀土和铀矿,是中国核工业的奠基石,被称为中国铀矿之父的科学家南延宗早在民国时期就在贺州找到了中国的第一块铀矿。建国后,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又在贺州找到了全国第一块可以工业利用的富铀矿石标本,这块标本推翻了欧美专家关于中贫铀的论断,坚定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对我国独立自主发展核工业的决心,从而作出建立发展中国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这个历史事件也为贺州在中国矿业发展史留下了极其浓重的一笔。
        上述不仅说明了贺州矿业在中国矿业文化史上的突出地位,同时我们也对贺州中心城“临贺城区、八步城区、平桂城区”三城并立的城市结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临贺城区2000多年里一直作为郡县治所,清末矿业水运兴盛形成八步和平桂两城区,而平桂城区的布局特色则突出反映了工矿城市的独有特征:一是直接位于西湾煤矿产区,满足矿冶能源。二是紧邻临江,部份满足水运需要。三是背靠大型矿场,利于获取冶炼所需的矿物原材料。四是紧邻八步城区,容易获取八步城区商贸服务。五是生产区与行政管理区截然分离。城区西南侧历史上为平桂矿务局的行政、文化、教育和卫生等机构所在地,西北侧为煤矿所在地。东南侧是冶炼厂,东侧是机械厂,东北侧是电厂,城区的总体布局全部围绕矿业的采掘、筛选、冶炼、管理等生产需求而展开。
4基于历史文化价值认知的名城保护策略
        以上通过政治、经济、交通、文化、城市职能等方面进行多重视角的历史文化价值认识研究,由不同层面的历史价值信息来分析遗产价值,识别出更为全面、科学、有针对性的保护内容,从而建立贺州市历史名城保护结构,在市域、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文保单位与历史建筑等多个层次的一般性规范内容之外,有着更为深入的建构。
4.1保护真实反映贺州历史的古城池及其遗址
4.1.1 保护城址轮廓
        贺州市域内共有古城池及其遗址11座。其中临贺故城和富川明城保存较完整,分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临贺河西城、临贺大鸭村城、富川明城、富川旧城、建兴故城、冯乘故城还保存有城垣遗址外,其余的故城遗址大多被作为耕地使用,对历史信息的保存极为不利。
        规划提出临贺故城和富川明城城池遗址内应降低人口密度,减弱城市功能,调整用地性质,疏散内部居住人口;对郊外的城池遗址地实行退耕,划定保护界线;古城内街巷应保持原有的尺度,限制现代交通工具的通行。严格执行国家文物法,保护遗存城墙,对于已毁坏城墙、城门遗址进行考古发掘,采用绿化、铺装和标志牌等方式加以标识[8]。
4.1.2 保护与古城选址、建设和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
        保护古城生态环境,治理、疏浚护城河,维护好古城历史空间环境和景观格局特色。古人建城选址都围绕江河、山水、地形地貌等要素的考虑,因此古城池周边环境作为其文化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被纳入古城池空间景观保护范围,这样才能完整地保护一个城池的全部文化内涵。例如:临江和瑞云山是临贺河西城所仰仗的山水形胜,因此河西城上下临江河段和瑞云山都应纳入空间景观保护范围内。

图4 贺州城区山水形胜保护示意图

4.2引入线性文化遗产带的保护思路
4.2.1建构“点‐线‐面”相结合的保护框架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性结合物质文化遗产的静态性,形成以文化的开放和动态性传承为核心的综合保护框架[7]。沿着2 条古驿道的线路,将 6 个历史城镇在空间中对应,并提出“二带六区多点”的保护发展策略,保护以为代表的跨区域古道商贸文化遗产带,以及沿古道形成六个历史文化集中区和沿线的古村落。通过文化线路“点-线-面”结合的全面保护,使得遗产保护、文化旅游和整体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相互协调,统筹推进。
 
图5 市域“二带六区多点”保护结构图
4.2.2研究建立区域协调机制
        构建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联合湖南、广东相关文博单位,加强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价值的发掘工作,将五岭峤道文化遗产上升到区域和国家层面以整体的形式提升保护的级别。并将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和省市重大发展战略结合,发挥区域串联与沟通作用。如贺州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后花园,可通过对接南粤古遗道构建线性连续的特色空间,串联沟通特色村镇、重要城市、旅游节点、风景名胜资源,形成一体化展示的线性文化资源体系,从而突出其核心价值和发掘当代价值。
4.2.3加强对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与利用
        充分认识文化遗产的多元属性,加强文化遗产与商旅文化、马帮文化结合,深入挖掘驿站文化,提升潇贺古道在贺州历史文化保护中的重要地位,重现潇贺古道旧时风貌。进一步推动文化遗产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如古道建设过程中可融合体育部门,开展定向越野等体育赛事活动;融合住建部门的危房改造以及交通部门的公路建设等进行活化保护;同时鼓励公众、民间机构多渠道参与文化遗产活化工作。
4.3保护体现多元文化价值的历史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4.3.1 保护多元建筑文化特色
        贺州建筑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多元融汇”。市域境内的瑶族的风雨桥、百柱庙、“五间堂”;土瑶木楼;客家 “围龙屋”、壮族“干栏”建筑、苗族的吊脚楼、以及汉族的铺门庄园等各式民族建筑,是贺州名城多元文化特色的重要体现。应编制相应的古建筑修缮导则,研究建筑艺术表达形式和建筑文化内涵,对古建筑进行必要修复,适当恢复宅院内部家具、摆设、陈列等,以博物馆的形式向游客开放,展示贺州支系众多的民族生活及民居建筑型式多样建筑特色。
        4.3.2  保护多民族的民俗文化
        在贺州市域内聚居的多民族与族群创造了贺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例如,有瑶族的“盘王节”;有壮族的“三月三”;有苗族的“芦笙踩堂舞”等古朴奇异的民风民俗。其中瑶族文化代表的《瑶族盘王节》、《瑶族服饰》等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客家山歌剧》、《黄姚豆豉加工技艺》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应对这些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加以保护,在传统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村镇,开展民间艺术之乡活动,保护和振兴民间传统文化。
       
4.4提出工矿文化遗址保护要求
        贺州市矿业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现状城区工业历史遗产内涵丰富,规划将平桂城区(原富贺钟矿区)划分矿政区、矿业区和服务区三个部份进行保护。
        矿政区规划保留重要的矿政历史建筑,如苏联专家楼、平桂工会楼、苏联式平桂礼堂、平桂公安局等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建筑。将矿业区和服务区划为历史风貌协调区,开发工业遗产主题文化旅游项目,突出宣传贺州在我国近现代工业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5 结语
        在历史价值的认知研究中,将重大历史事件、历史遗存融合时间维度与空间属性进行深入的梳理,通过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职能等各类要素关联起市域内“散点化分布”的各类历史遗存,有助于提升认知城市历史内涵,理解城市历史文化,从而制定出更全面、有效的保护框架及策略体系。

参考文献:
        [1]汤菲菲.多要素视角下的历史名城文化价值特色研究——以齐齐哈尔为例[J].中国名城,2015(7):45-49.
        [2]陶红云.岭南古文化拾遗——以贺州为例[J].贺州学院学报,2011
        [3]2004城市规划年会 贺艳-《区域视野中的古城保护——贺江流域古城群体的价值评估与整体保护》-2004
        [4]盘承和.富川瑶族自治县志[z].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
        [5]韦浩明.潇贺古道及其岔道贺州段考.贺州学院学报,2011,3:34-38.
        [6]贺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贺州市志[Z].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7]刘怡.非物质文化视野下丝绸之路(陕西段)整体性保护研究[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8]杜莹. 基于历史文化价值观的伊宁名城保护策略[J]. 规划师, 2015(s1):7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