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梁成兵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月第4期   作者:梁成兵
[导读]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项目也都如火如荼地展开,建筑业逐渐发展起来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项目也都如火如荼地展开,建筑业逐渐发展起来。为了确保建筑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提升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混凝土施工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不断优化施工技术。本文简要对土木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探究,对如何提升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希望对广大建筑施工人员起到参考价值。
        关键词:土木施工建设;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推动着我国建筑工程行业迈进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混凝土施工是土木工程施工当中的关键性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了整个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和稳定性,同时也影响到了整个工程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引起相关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1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主要特征
        1.1方便操作
        在开展土木工程施工建设的时候,无论使用哪种技术措施都需要参考相关的标准以及规范来开展,如此能够提升工程总体质量。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工作流程比较简单,方便进行操作,在使用这项技术的时候,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具体的操作流程,并且需要参考比例需求来进行合理的配置,增强对于实际情况的研究和探讨,正确搭配施工材料,增强对于养护工作以及浇筑工作的控制,这样也可以提升整体的施工效率。
        1.2对于施工材料有着较高的要求
        在开展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施工材料有着较高的需求,材料质量和总体施工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施工作业时期,需要确保材料质量达标,不然就难以达到施工标准,而且会影响到施工效率。对于施工单位而言,需要增强对于应用材料的重视,选择施工材料的过程中需要比较厂家的材料质量和价格等,确保可以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材料。
        1.3连续性操作
        在开展浇筑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保障浇筑的连续性,如此能够提升施工效率,减少施工周期,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不过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因为连续性施工会使得机械设施产生损耗的情况,因此在施工作业之前需要检查各种机械装置,若有问题,需要选择合理的方法来应对。不仅如此,也需要正确检查各种施工机械,使其可以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2土木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混凝土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技术
        混凝土施工材料对于整个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进行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前,需要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要根据实际的建设方案,合理选择施工材料,确保水泥的强度符合施工标准,在强度一致的情况下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水泥、粗细骨料的颗粒大小均匀、混凝土的搅拌用水要干净无杂物、外加剂的选取要符合施工要求。当施工材料入场时,需要严格检查相关材料是否带有质检证书,杜绝不合格的施工材料进入现场。在施工材料入场后,要统一进行管理,要将水泥、骨料等施工材料放置在水泥地面上,且要做好防雨防潮工作,避免水泥受潮出现板结现象、骨料遭到浸泡,使其自身的含水量发生改变,同时储藏地区要有完善的排水系统以及良好的通风效果。在混凝土的制备环节,要严格控制好水灰比,确保水灰比符合施工要求。
        2.2混凝土运输处理措施
        在混凝土材料的运输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混凝土材料的稳定性,如果没有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充分的搅拌,很容易造成材料出现离析等问题,同时部分混凝土材料出现凝固等现象,造成了后续的混凝土施工效果存在偏差。

由于受到工程整体的施工状况以及施工外部条件的限制,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之后没有进行有效的处理,经常会造成混凝土出现大量的空气,使得整个混凝土的升强度受到了不良的影响,这一问题也需要引起生物人员的高度重视。
        2.3混凝土施工中模板施工工程技术
        在土木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通常与模板施工工程共同完成施工,以确保混凝土结构强度和成型效果符合施工设计质量要求。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混凝土的模板进行搭建,同时对模板表面进行清理,清除模板表面的铁锈、油渍、污物等杂质,如果不清理干净模板就进行浇筑,很容易导致混凝土的表面出现麻面、气孔等问题,使混凝土的结构强度降低,容易出现混凝土裂缝。在模板的装配过程中,需要避免连接处出现缝隙或者出现拼接高度差等问题,这样会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等到混凝土有足够的结构强度时,才可以拆卸模板。在拆卸过程中,施工人员要避免模板对混凝土表面造成破坏,这样容易导致混凝土的结构强度降低,使混凝土难以满足实际的建筑施工质量需求。同时要注意,先拆卸不承重部分的模板,最后拆卸承重部分的模板。
        2.4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浇筑混凝土结构的时候,需要先检查模板和钢筋,保障钢筋绑扎和放置位置的合理性,而且需要正确地安装模板。浇筑的过程中,需要保障混凝土的充足,机械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防止因为设备问题或者是混凝土供应不足进而产生浇筑中断的情况。特别是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时期,需要防止产生混凝土供应不足的问题,在这个时期,需要控制泵送混凝土速度,持续地搅拌混凝土。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需要参考设计需求,来控制浇筑时期的各个施工环节,防止影响到整体的施工质量。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而言,需要选择强制降温的方法,在浇筑的过程中,可以选择泵送的方法来开展浇筑工作,而且需要控制好泵送管道的温度。浇筑工作开始之前,针对骨料和模板等需要采取降温方法,降低混凝土拌和温度以及入模温度。等到浇筑完毕,需要持续地向混凝土结构中冷却管网中注入冷水,通过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实现对于温度应力的控制,这样可以防止产生裂缝的情况。
        2.5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自身有一个自我伸缩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混凝土中的水分会加快蒸发,为了保证混凝土充分凝结,就必须对其进行适当的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后12~18h开始养护。养护一般采用洒水自然养护、塑料薄膜养护等。洒水自然养护:用草帘等将混凝土覆盖,经常洒水,保持湿润;塑料薄膜纸养护:混凝土浇筑结束,待混凝土终凝后,施工企业应在浇筑区域覆盖一层薄膜纸,并定期洒水。在模板拆除的时候,混凝土结构表面会出现一些大小不一的沟壑和裂缝,为了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施工企业就必须采取有效的修补工艺。对裂缝较小的地方进行修补,对裂缝较大的地方采用结构补强法,通过增配构造筋提高抗裂性能,采用小直径、小间距的钢筋,从而加大混凝土的抗压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建筑整体质量与安全都产生直接影响,所以需要快速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结合具体的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要全面掌握混凝土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次序,后期还需要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
        参考文献
        [1]陶金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3):210.
        [2]程子祥.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四川水泥,2018(2):264.
        [3]刘挺玮.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探讨[J].门窗,2018(2):63-65.
        [4]邓磊,赵健.分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26):56-57.
        [25]曹强.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6):16-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