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使得人们加强了对建筑工程关注,近年来建筑工程领域不断扩大,对建筑施工的技术以及现场的施工管理越加严格。文章简单介绍了建筑工程施工的通用技术,探讨技术存在的一些弊端以及在施工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促进建筑工程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建设逐渐深入,人们日益增长的住宅需求使得建筑工程行业发展迅速。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为了保障建筑行业能够应对竞争,就需要不断提升工程的施工技术,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提高建筑的综合水平。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介绍
1.1地基施工技术
由于我国分为多个地区,各个地区的地形、地貌以及气候差异使得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进行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施工。软土地基的主要特点就是承载能力差,不容易稳定,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及时对软土地基进行监督,确保施工过程不会出现地基偏移等状况[1]。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对现场进行实际勘察,了解当地的环境,做好处理工作。不同情况用不同的处理措施,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填层等,加强该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等。
1.2钢筋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中最重要的施工材料就是钢筋,它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技术人员要不断加强钢筋的使用技术,保证工程能够顺利进行。对钢筋要定时的进行检查与保养,保证钢筋不会出现生锈,断裂等情况,在钢筋的运输和吊运中要加强其捆绑技术,保证钢筋的使用效率,提高施工的安全性能,对钢筋工程的质量也需要及时监测,重点关注钢筋的接头,间接等部位,一定要专业进行密封化处理,保证其整体质量。
1.3混凝土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过程中常用的材料就是混凝土,因此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决定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相关人员要结合自身的能力与经验,准确的判断其质量,采用科学比例进行调试配比。进行搅拌前要根据当地的情况及防震等级的需求来对混凝土进行合理的配置,也要精确掌握搅拌的时间,注重搅拌机的整体运转情况,及时做好相关的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避免出现积水等问题,并且要确保混凝土的搅拌迅速运转,保证工程能安全的开展。
1.4防水、电气施工技术
建筑当中有很多用水的区域,例如厨房,卫生间等,因为工作人员要对这些区域做好防水工作。根据不同需要采取相关技术,采用达标的防水材料,确保防水达到要求,避免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出现漏水的现象,并且要加强对建筑容易漏水区域的重视程度,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符合要求。其次随着电气设备的高频率使用,要加强电气接地施工技术精准度,避免雷电等造成的伤害,减少后期由于电气引发的相关事故等。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中常见问题
2.1材料及设备管理不当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材料号及设备的管理是一项非常庞大艰苦的任务,特别是在大型的建筑工程中,会用到各类的机械设备并且会消耗大量的材料,这些材料的种类错综复杂,自身的质量以及特点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对于材料及设备的管理非常的困难。目前很多施工单位对于该管理没有多加重视,对材料没有进行合理的分类的,混放在一起造成大量的浪费,严重则会降低材料的使用价值[2]。其次对于器械设备,没有重视设备器械的调整与保养,过长时间运转设备,导致设备使用过程出现问题,不但延长施工的时间并且减少设备的寿命,严重则会发生巨大事故等。
2.2安全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中,最重要的就是安全问题。众所周知建筑施工过程环境复杂,会受到各种情况的影响,因此需要不断的提高安全方面的管理。例如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工作人员偷工减料,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防护,为之后工作的开展埋下了安全隐患,导致管理失误等状况发生。
其次很多建筑企业会忽视警示标语,警示标语应该张贴在明显、重要的场合,但是很多施工单位忘记挂放或者放置的位置不明显、张贴的数量不达标、出现的场合不恰当等,导致施工事故频繁发生,最后因为工作人员没有意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因此在事故发生后逃避责任,无法加快速度处理事故,造成施工延期等。
2.3人员管理问题
在管理过程中,部分施工人员由于综合素质过低,在工作过程中不遵守行业规章制度,对领导的管理不服从,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因此经常会出现违规行为,对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产生较大影响。还有部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为图方便在工作中不佩戴保护措施,不认真学习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3]。其次,建筑施工过程中会有各类的工作,因此各个岗位分配人员的数量也很大,目前由于不同施工地点的距离比较远,导致管理人员无法进行全面及时的监管,阻碍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于工程质量以及工时的监管力度不够,在施工结束之后没有检查意识,对后期的建筑质量会造成一定影响并产生用户安全及财产等严重问题。
3.建筑工程管理措施
3.1合理制定施工体系
为了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制定科学化合理化的管理体系。完善建筑工程的责任制度,保证施工的各个阶段都要有严谨的细则,因为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一旦某个环节出现的问题都会影响到其他环节进而影响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因此要通过各类细则将责任制度落实到每一位相关人员处,可以保证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追究责任。其次相关工作人员要对现场进行实地考察,根据实际情况绘制精准的施工图纸以及制定施工方案,目前很多建筑企业都会根据自身的经验进行展开,这给建筑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要严格根据设计的方案来构建施工体系,保证施工有组织有纪律的进行,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周期以及人员安全得到有利保障。
3.2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筑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是工程顺利开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要不断地加强他们的综合素质[3]。目前大部分施工人员的文化水平偏低,素质整体检查,经常忽视管理相关制度,不服从管理人员的安排等,因此建筑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他们的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深入的学习,不断的强化工作人员自身的技能,从而提升工作效率等,并按时进行考核,做到奖罚分明,对于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及时的奖励等来以此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放规章制度的宣传册,加强他们的安全意识等。播放宣传片,通过直观的表达,提升工作人员对安全施工的重视程度。在选用员工时一定要注重持证上岗,从而保证施工人员的施工水平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等不会产生较大影响。
3.3加强设备与材料的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制定一套完整严谨的设备材料管理体系。管理人员要提高对设备及材料的把控力度[4]。提高管理人员对设备材料管理的重视度,加强其监管程度,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对材料等进行验收、入库、储存、使用等,详细记录并定期进行检查及防护。提高相关人员的管理技术能力,保证材料合理安全的使用,确保能够使设备及材料的质量不存在任何问题,促进施工的顺利开展。
4.结束语
随着我国快速的发展,建筑工程行业的成绩非常的显著,建筑企业对施工的技术安全管理越发的重视,同时对建筑施工的技术也严格的要求。因此想要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达标,就需要严谨的规章制度,设备材料管理制度以及安全管理措施等,严格对施工现场进行及时的考察,加强员工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建筑的质量,从而推动建筑行业健康绿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垒.浅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J].江西建材,2020(03):100+102.
[2]杨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J].中外企业家,2020(10):129.
[3]陈志明.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措施研究[J].价值工程,2020,39(09):102-104.
[4]詹真.探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J].居舍,2020(0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