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效听课视角谈山区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及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5期   作者:韦明
[导读] 新课程教育背景之下,每个教师都应当要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摘要:新课程教育背景之下,每个教师都应当要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听课便是最为有效的途径,如何听课是教师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本文将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从有效听课的视角提出听课、评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期望能够不断提升教育工作者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有效听课;初中语文;教学管理
听课、评课是提升教师能力的重要教研活动,是教师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提升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听课过程中如何去听,如何有效的听,如何有效的评,都需要不断的在实践中探讨。同时,学校不仅要承担起组织听课活动,还要落实教师评课活动,不能将听课、评课作为教学流程,忽视其重要性。
        一、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听课、评课存在的问题
        (一)听课、评课普遍流于形式
由于基层学校对于听课、评课的重视度较低,导致在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时,缺乏组织性、计划性、规范性,活动开展没有效果,学校则只重视该活动的组织,却不重视该活动的实行效果,活动流于形式,教师难以从活动中获得有用的知识。该种现象下,教师作为听课、评课的主角对其也并不在意,经常在听课过程中闲聊,在评课时无法给出具体的建议,基本上都是夸奖,也有存在“话语霸权”、“护短”。有的教师认为自己知识渊博,在听课过程中不尊重讲台上的教师;有的则碍于面子,经常是只说好听的话,导致原本的学术研究变了味道。
        (二)听课、评课后缺乏后续活动
公开课执教者参与听课、评课活动基本都是抱着学习指正的心态参与,但是却并未关注听课、评课活动结束之后应当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无论是执教者还是听课、评课的教师,经常是在听课、评课活动进行过程中积极应对,记录各种问题笔记,但在活动结束之后笔记便被束之高阁,没有对笔记进行后续研讨,然后改善自己的课堂教学。该种听课、评课活动的开展是毫无意义,且对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是毫无帮助的。听课、评课活动之后应当如何将感悟用至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是当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当重点思考的问题。
        二、改善农村中学语文教听课、评课问题的策略
        (一)改变传统观念,共同进步
学校与部分教师都应当要改变自己对于听课、评课活动的认知,将其作为能够真正提升自身课堂教学效果,启发自身教学思考的重要教研活动,而不是将其作为应付了事的工作。学校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需要提前做好计划,有组织有纪律的进行听课、评课,提升教师对听课、评课活动的重视。

转变观念对于学校和教师而言都需要经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但教育与其他工作不同,作为教育人员应当具有勇于纳新的胸怀,如此才能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在参与听课、评课活动过程中,教师之间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抱着虚心学习、受教的心态来完成听课、评课。在听课过程中,需要明白执教者为何如此去做;他的目的为何;使用该种教学方式,学生的反应是什么样的等的,这都是教师听课过程中应当要去做的。只有如此,才能够不断提升听课、评课的有效性,并作为听课者给出执教者真正有利于教学的建议,而不是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就是对的,别人的都是存在问题的。对于讲的好的教师需要鼓励,对于存在问题的教师需要指正,被指正的教师也应当要虚心接受,如此才能够真正的实现有效的听课、评课,达到学校组织开展听课、评课活动的目的。
        (二)听课、评课后需交流心得,在课堂中创新教育方式
听课、评课属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重要活动,在完成听课后,进行评课时,教师需要从自身感受出发,实事求是的说出自己的建议,通过科学的评价,让执教者能够准确的明白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不是碍于情面的胡乱吹捧。相信更多教师是愿意听从善意的指教的,因此在交流过程中一定要真情实感。比如:在初二公开课时,执教教师的讲课内容为《智取生辰纲》(第二课时),在该课程讲解过程中,执教者先明确了情节中的两条线索,一明一暗,并以杨志之“智”作为学习重点,采取分组探究的方式,对文本进行细读,然后对“失去生辰纲的原因”进行讨论,随后通过众人献智让学生了解智取“三十六计”。在听完课程之后,笔者首先肯定了执教者紧抓文本、突出重点、细节处理的能力,同时也提出了执教者教学过程中框架设计、细节方面存在的小问题,比如没有对课题进行深入分析,本该以梁山好汉智取为重点,但其却以反面人物杨志作为重点,并生硬的转变话题到梁山好汉的智谋之上,设计思路明显存在一定问题,还有其他等问题,笔者都一一指出,与执教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执教者对笔者指出的问题也十分认可,并向笔者细说了自己的设计思路。经过这次听课、评课之后,该教师在设计框架时总是会与笔者进行探讨,每次笔者都能够感受到这位教师对于课堂创新的热情,同时也给笔者自身带来较大的帮助。后续的听课过程中,该教师的部分问题得到了改善,让听课、评课活动真正的起到了其应有的效果。
        结语:
无论是执教者还是听课、评课的教师都应当将其作为提升自身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活动,在听课、评课过程中保持认真的学习态度,打破自身对于传统听课、评课活动的认知,对每节课都充分的准备,评好自己听过的每一节课,给予别人帮助,同时别人也会回馈自己,如此才能让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得到真正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成文惠.初中语文听评课反思[J].学周刊,2019(24):73.?
[2]谢熊.例说初中语文听评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1):131-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