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书育人教育理念,完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索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5期   作者:马艳
[导读] 在小学阶段的课程体系当中,语文学科是其中最为基础的一门科目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课程体系当中,语文学科是其中最为基础的一门科目。学科本身的人文性和情感性都是非常强的,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意义,能让教育的开展更好的实现教书育人。所以,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不断地展现学科的价值。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地推动学生品质和素养的提高,让学生在局限的课程当中能够有更多的收获。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书育人;教育理念;渗透
        前言: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对教育的开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不应该仅仅地局限在知识和技能上,更应该真正的做到教书育人,将教育的本质和内涵凸显出来。所以,在这样的趋势下,小学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倡导教书育人。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地展现学科价值,达到理想的课程开展效果。
        一、小学语文教书育人理念渗透的意义
新课标倡导,语文教学在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挖掘学科的价值,致力于学生健康审美和高尚情操的树立,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成为一个价值观正确,人生态度积极的人。这是教师在语文教学当中应该达到的任务和目标。这充分说明,不断地对学生的人文内涵和精神进行培养,是教师在语文教学当中非常关键的内容[1]。所以,在当前的语文教学当中,教师一定要潜移默化、熏陶感染,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更好的凸显语文的育人性,让学生的激情和情感得到熏陶和点燃。更好地对人文教育的资源进行挖掘,使学生在语文素质方面得到不断的发展,在人文素质上得到显著性的提高,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教书育人理念渗透的对策研究
(一)挖掘教材内容,实现教书育人
语文这一学科是充满魅力生机的[2]。在课程开展的过程当中,每一篇课文中都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内涵。通过文字间的组合,可以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更好的对其中的文化因素进行感知。所以,在语文教学的实际开展过程当中,在实现教书育人时,首先教师就应该对教材当中的人文资源进行挖掘。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教材内容的灵活运用。这样可以让语文课程在开展的过程当中更好的彰显人文气息,带给学生思想上的启蒙,让课程的开展价值得到真正的展现。例如,在讲解《赵州桥》这篇课文之前,教师就可以为学生预留任务——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对和赵州桥相关的资料进行查询,可以让学生借助图书、网络资源等等对资料进行收集,对赵州桥的背景资料更好地进行掌握。在后续的课程当中,教师不要急于课程的开展,而是可以为学生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来更好的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这样可以让学生对赵州桥产生更加全面和整体的理解,辅助学生的课文阅读。并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历史文化的古老,产生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得教书育人得到更好的实现。
(二)树立大语文观,实现教书育人
在语文课程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不仅要掌控教育资源,也应该对课外资源进行积极的开发,应该改变以往的现状,树立起大语文这一观念,让学习体系变得更加开放和自然。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渠道和路径得到不断的拓宽,借助生活资源辅助学生的学习。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在实际的开展过程当中绽放更多的光芒和光彩。例如,教师应该大力的倡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进行课外阅读,积极地观看电视、电影、报刊、演讲会、报告会等等。在课程开展的过程当中也可以根据实际的教材内容来进行角色扮演、辩论会、演讲会等等。在日常生活当中积极地走入到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当中,更好的领略文物古迹、自然风光、民俗民情.......通过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更好地受到文化带来的启迪和熏陶。在无形当中真正的实现教书育人,让学生受到更多文化的感染,促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语文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
(三)引入现代技术,实现教书育人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上看,现代技术和语文课程的结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能够带来传统教育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3]。所以,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当中,为了更好地实现情感的激发和教书育人,教师也应该加强现代技术的有效运用。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教学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得到不断的加强,使最终的教育效果一举多得,例如,在讲解《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程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来为学生播放影片。并可以将圆明园被毁之前和之后的图片放置在同一界面上,让学生进行观看,让学生自由的阐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懂得落后就要挨打这样的道理。通过这样的方式能为学生营造一种视听结合更具有冲击力的画面,对学生的荣辱感和爱国热忱起到一个激发作用。在这一过程当中使学生懂得应该积极奋进,努力地报效祖国,让祖国变得更加强大,使教书育人得到实现。
(四)促进学科融合,实现教书育人
在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也不要固步自封,而是应该不断地利用学科的价值促使学科之间的融合。通过这样的方式能让教学的开展变得更加生动和精彩,带给学生一定的体验感和新鲜感,使学生的学习感受变得更加深刻,让最终达到的课程效果得到显著性的提高。例如,在讲解《观潮》这篇课文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一边借助多媒体来为学生播放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一边为学生播放静谧的音乐,让学生在这样的体验下产生更多的想象和联想。在后续的课程当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着绘制钱塘江大潮的景象。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促进语文学科和美术、音乐等学科的结合。让课程的内涵和价值更高,这样有助于教育效果的提升,使理想的课程效果得到真正的达成。
结论: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当中,大力的倡导教书育人是非常关键的。能更好的达到一个德育教育的效果,让学生对课文中隐含的内涵与道理进行获取和感知,让理想的课程成效得到真正的达成。所以,教师在教学的实际开展过程当中应该不断地挖掘语文学科的特质,在此基础上挖掘教材内容、树立大语文观、引入现代技术、促进学科融合等等。让教书育人得到真正的实现,使得教学在开展中变得更加完善和优化。
       
        参考文献:
[1]桑小红.浅议如何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能力[J].学周刊,2020(14):71-72.
[2]俞永武,卢向琴.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J].学周刊,2020(14):105-106.
[3]马小平.“互联网+”时代小学语文教育探索[J].学周刊,2020(14):113-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