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虽然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进,不少教育问题已经得到充分解决,但是,大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无法实现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语文阅读作为学生在小学、初中乃至高中时期的语文必修课程的重点之一,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方法与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充分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对九年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关键词:九年级;语文教学;高效阅读策略
一、九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下,九年级语文教師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已经在教学过程中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虽然能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与阅读能力,但是大部分教师对此教学方法的认识不够透彻,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例如,自新课改推行后,大部分九年级语文教师都习惯性地在课堂上使用情景模式教学,但是,部分教师在情景设置的过程中思想比较守旧,设计不出富有新意的情境,这就导致学生无法将自己融入这一情境中,使教师的教学过程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和七八年级的学生相比,九年级学生承受的学习压力较大,教师的教学压力更大。九年级语文教师由于对语文课堂缺乏正确的认识、忽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而导致阅读教学设计不符合常理,这不但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还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导致其在考试中无法取得较好的阅读成绩。
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时间安排不具科学性,比如,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只注重向学生讲解阅读的解题技巧,为学生整理固定的答题模板,不注重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及时地在做题的过程中加以巩固,从而忽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于学生本身而言,自己只重视较难的学科知识的学习,大部分学生都存在这样一种心理:语文这么简单,没有必要下功夫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语文教师教学事故的形成。
二、九年级语文教学中高效阅读的策略
(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做题的紧迫感和效率感
由于学校为九年级安排的语文课程有限,因此在课堂上做阅读题时,学生要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但是一部分学生由于自身的时间观念不强,就导致了自己的阅读速度落后于他人,这些学生在做整套语文习题时,会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浪费大量的时间,不重视答题过程,这就导致学生自身无法做到合理地分配时间。针对学生的此种学习特点,教师可以使用计时法来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举行一场阅读比赛,为了不让自己在比赛中失败,学生就会在阅读中下意识地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在进行阅读时形成一种紧迫感,使自己的精神处于高度紧绷状态,此时,记忆力也会有所增,因此,阅读效率也会有所提高。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兴趣在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初中生由于刚刚进入青春期,其对于学习的情感化比较突出。这种情感化不仅仅表现在对教师的情感上,更表现在对课程的情感上,对于感兴趣的课程,他们能够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对于不感兴趣,甚至厌恶的课程,他们往往只会投入很少的精力,甚至将其丢在一边。
对于九年级语文教师来说,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所以在课堂上一定要重视向学生传授阅读知识与技巧。语文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发挥的作用,要时刻记得自己只是一个引导者,切记不可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男女生依次读一段阅读文章、或者全体同学一起朗读、或者分小组朗读的办法。为了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实现学生与作者精神上的交流,教师要在授课的课程中将学生带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三)善于总结阅读规律,并保证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得以应用
世间万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语文阅读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只要学生能够掌握这一规律,那么语文阅读对他们来说就会变得相当容易。教师在自己的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并向学生传授这些规律。
例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总结的阅读规律(如:作者、出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等)教授给学生,从而使学生读完一篇文章之后,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除此之外,教师要及时地为学生布置一些阅读作业,保证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能够及时得到巩固。
九年级学生承受着升学压力,语文教师在上课时,要注意将学生放在首要地位,要在设计教学方案时结合他们的学习特点,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学生自身要重视语文这门学科,利用课余时间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从而使自己的阅读能力有所提升。
(四)学会阅读方法
教师可以对阅读材料进行扩展。比如,在学习某篇古诗词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其作者的生平、经历,以及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将故事融入诗词学习中,使学生全方位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含义,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并且有趣的故事也有助于吸引学生深入了解,提高学生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
加深阅读的深度。加深阅读的深度不是指反复大量的阅读,深入的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经验,从阅读中获取知识和信息,从而提高文学素养。比如,在学习某篇现代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预习文章,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在阅读之后解决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并且将在阅读中获得的知识整理成体会和理解。
结束语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教师作为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中介,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艳.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升策略分析[J].语文建设,2016(35):23-24.
[2]柴树梅,李青云.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5):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