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全新育人模式将立德树人作为正确导向,各学科教学也应将立德树人作为共同目标。语文学科在语言表象下内蕴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德育因素极为丰富,这就让语文学科在德育教育方面具备独特优势。本文从在简要阐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从三方面对小学语文教学充分发挥德育功能的具体策略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 小学 语文教育 教学 德育功能
教育是百年树人的伟大工程,“树人”应以“立德”为根基,我国全面实施的教育改革就将“立德树人”作为正确导向。语文学科原本就是“语言”与“文化”的结合体,厚重的传统文化、丰富的德育因素都深藏于文字的表象之下。在德育教育方面语文学科拥有的优势十分明显。在小学这一学生身心发展、知识学习、道德意识形成的关键阶段,小学语文教师要将德育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让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一、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意义
思想不成熟,缺乏明确、坚定的道德信念这是小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表现出的共同特征,他们的心理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只有及时、正确对他们进行引导,才能让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拥有健康的心理。因而德育是小学阶段不同学科教育的共同目标指向。立德树人应作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小学语文教师要对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有充分的认知,立足于语文教材,有效结合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将德育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当中。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的语文教学才能在帮助小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让他们的身心得以均衡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发挥德育功能具体策略
(一)做好语文课程开发工作,深挖其中德育因素
立德与树人原本就是语文教育的初衷,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也是经过精挑细选甄选出来的,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应将不同课文当中蕴含着的不同德育因素挖掘出来。
教材是可供教师利用来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资源,也是语文教学的依托,但小学语文教师还应树立“用教材教”的思想,善于活用教材,在依托教材实施教学的同时对原有语文课程进行开发,将包括家国情怀、感恩、无私奉献精神、乡土情怀等在内的德育内容挖掘出来并进行适度拓展,从而帮助小学生在课文学习过程中受到不同方面的德育教育,借助语文学习接受道德的熏陶,为他们拥有明确的道德信念、拥有正确的道德行为夯实基础。例如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比尾巴》一课蕴含着保护小动物与正确看待自己与别人的特长的德育教育因素;《一分钟》是帮助小学生树立珍惜时间意识的美文;四年级上册《滴水之恩》当中蕴含着感恩教育的德育教育因素;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当中的一组文章都是对小学生实施爱国教育的最佳载体,教师还可以将当代爱国志士的小故事作为拓展阅读帮助小学生了解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传承不衰的精神。
(二)利用课堂教学活动,巧妙渗透德育教育
将语文教材当中蕴含的德育因素进行充分挖掘并适度拓展仅仅是为德育教育实施做好充分准备,课堂教学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主阵地,也应该是对小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德育功能,教师要将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利用起来, 并将知识讲授、德育教育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双主线,在知识讲授的同时将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当中。要想达到预期的德育目标,教师要善于结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选择他们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对其进行德育教育,让德育教育如春风化雨,浸润他们的心灵,在他们稚嫩、懵懂的心灵中种下美德的种子,帮助他们明是非、知荣辱,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例如在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神话故事《精卫填海》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小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好奇心理引导他们从“精卫鸟”着手对它的样子、变成鸟的原因进行探究,完成课文翻译。然后教师通过让小学生评价小小的精卫鸟一心填平大海这一行为,引导他们了解精卫鸟的认定目标坚忍不拔奋斗到底的精神,并将愚公移山的短小动画视频利用多媒体播放出来,进一步加深小学生对这种精神的理解。
(三)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落实语文教学德育功能
德育教育内化于小学生的内心,最终体现为他们的具体行为,要想让语文学科德育功能得以充分发挥,语文教师就不能让德育停留于口头、止步于课堂,还要善于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德育课外实践活动,让小学生将在课堂上接受的德育教育落实到实践当中。生活原本就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让语文学习走出课堂,走入生活,让德育教育从口头、纸上落实到生活实践当中,才能让小学生在将德育外化为自己的“美行”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例如在学完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以“父母之爱”为主题的第六单元之后,笔者就组织小学生开展“感恩父母,我们在行动”的德育课外实践活动,学生自行制定行动计划并付诸实施,在与家长及时沟通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多数小学生在家里表现十分积极,他们有的给父母捶背洗脚,有的主动承揽打扫卫生、收拾碗筷的家务,他们各自用行动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总而言之,在全新育人模式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注重知识传授的片面做法,在语文教学中做到知识传授与德育教育双线并行。要想提高德育教育实效,必须注意德育教育方法,小学语文教师要在结合教材特点、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巧妙渗透德育教育,让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蒋太书.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语文教学德育功能的点滴思考[J].求知导刊,2019,(8):9.
[2]余嘉.强化小学语文教育彰显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J].魅力中国,2019,(15):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