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是一门集听、说、读、写于一身的重要学科,阅读能力是语文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技能,而阅读本身就是知识的积累,也是对自身能力的提升。读书会让人滤除浮躁,对学生而言,阅读可以开拓视野,扩展知识面,散发思维,逐渐形成系统的思考方式,而这种思维方式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都受益无穷。
关键词:语文,阅读兴趣,阅读方法
学习阅读是每个人为人生打下启蒙基础的关键时刻,是培养认识能力和思维方式的阶段。作为教师,既要做到言传身教,从言语和行动上传授知识,也要授人以渔,教会学生们自主学习,从书本中获取知识,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就需要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加持。然而,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很容易被外界影响,大部分学生也会觉得文字枯燥无味,也因此经常出现读书时心不在焉,读文章读不出重点,写作时提笔空白或者因审题错误而偏离主题的情况,多次纠正也仍没有改变,老师们都对这种情况头痛不已。这个时候,语文老师就要起到指路明灯的作用,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步步引导,逐步传输阅读的意识,可以从“趣味联想,培养兴趣”、“掌握方法,深入理解”、“读写结合,勤加练习”三大方面进行教学,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一、趣味联想,培养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一件事情感到好奇有趣,自然就会深入了解,深入发展。阅读也是同样,很多文字的确比较无趣,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但作为老师,可以发挥想象,让文字变得妙趣横生,具有吸引力,同时也可以传授这种联想阅读法,让学生学会将文字转化成画面,自然而然,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例如:在学习“草原”一课时,我会课前让每一位同学画出自己心中草原的样子,并在课堂上展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紧接着阅读课文,每位同学可以对比作者笔下的草原与自己心中的草原有哪些不同。我会继续用PPT讲解,将文中所写的明朗的天空,绿色的小丘,遍地的羊群和骏马制作成一副画面,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们。这样,学生们每读到一段话,都会想象到脑海中的画面,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更能激发内心潜在的阅读兴趣。又如,在学习《桥》一课时,可以帮助学生们排演小品剧,重现课文片段,这样有利于加深文章在脑海中的印象,每次再阅读课文时,就会有一幕幕鲜活的画面浮现在眼前。
二、掌握方法,深入理解
正确的方法是做任何事情的金钥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做好一件事,必须打磨好自己的工具,具有适当的手段。学生一旦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今后就不会把阅读当成负担,而是会逐渐喜欢阅读,热爱阅读,读起来也会更加轻松。作为老师,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一定是必须承担的责任。
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一课时,就可以采用精读法。首先大致阅读文章,了解故事梗概,这个时候我会布置概括闰土形象的思考问题,可以从外貌和性格两大方面概括。而学生们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仔细阅读文章中所有对闰土的描写,从语言、神态、心理和动作等几方面总结出闰土的人物形象,这样一来,学生对全文的理解也会更加通透。再如在学习《故宫博物院》一课时,可以采用速读和跳读的方法,自学文章不作重点讲解,对学生个人而言,快速通读整篇,利于知识面的扩展,跳读可以圈点勾画出优美的语段进行积累,取出最有价值的部分。
三、读写结合,勤加练习
写作是锻炼表达能力,培养语感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勤能补拙,有了足够的写作量,语感和文字理解力及表述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作为老师,要逐渐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意识和习惯,可以建议从读书笔记或者生活随笔开始,引导出正确的方向。
例如:在学习“伯牙鼓琴”这一课内容时,我会用白话文的形式翻译给学生,解释出部分生涩古语的现代意思,课后可以布置下一项作业:将本文重写为现代语言,用自己的语言重现伯牙与钟子期的深厚友情。这样一来,学生们既能牢记文言文,又能锻炼表达能力,更进一步锻炼了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再如,可以提醒学生们每天写日记,寒暑假写随笔,从生活中的小事开始,不要求篇幅长短,尽量使用好词好句,做到文字语言优美有意境。时间一长,学生们会养成写作的好习惯,对文字也有了一定的感悟与理解能力,阅读水平自然会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阅读是日积月累的过程,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而言,阅读能力不仅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在所有学科的学习中都至关重要。优秀的阅读能力同样会促进学生个人智力的开发,个人个性的培养和发展,也会对思想素质起到提升作用,更关键的是,会在今后各方面的发展中提到推动作用,其重要性可见一斑。由此可知,在学习启蒙阶段,阅读能力的培养计划不可忽视,作为语文老师有能力和义务在该方面为学生们指引正确方向,培养出良好的阅读习惯,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一定会使学生们的阅读水平日益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宗梅. 如何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J]. 学生之友(童花果)(7):8-8.
【2】李琴. 刍议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J]. 考试周刊(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