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堂教学实效的提升是广大教师一直以来都在努力追寻的目标,因为只有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才能够为学生的高效学习和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发挥出学科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所以,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效至关重要。本文将从注重课堂提问环节、发挥多媒体教学作用、开展分组讨论教学三方面出发,分析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效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效;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逐步迈入到了新的发展时期,课堂教学成为推进改革的前线阵地,因此而面临着全新的任务和要求,亟需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顺应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积极地转换思想观念,推进课堂教学策略的改革、优化与创新,最终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效的全面提升,收获最佳教学效果。
一、注重课堂提问环节,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经实践证明,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并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得到有效发展。所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要重视并优化课堂提问环节。具体来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从教材、课本出发,把握重点与难点知识,并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来精心设计问题,保证问题的启发性和开放性;其次,教师需要在合适时机向学生提出问题,这样才能营造出良好的问题情境,达到激发学生求知欲、激活学生思维的目的,进而促使学生展开主动思考、分析与深入探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与提升。
例如,在教授《生活需要法律》这部分知识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了解法律的产生和法治化的进程,增强学生自身的法治观念,为了锻炼学生们的思维能力,笔者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们设置了课堂提问环节。问题如下:我们身边有哪些法律保护我们的安全?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民法总则草案的审议通过说明了什么?提出问题后,学生们立即围绕问题展开思考,经过学生们的思考与分析,学生们最终得出答案。这样一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笔者通过注重课堂提问环节,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发挥多媒体教学作用,加快学生知识理解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能够有效促进抽象知识向具体、直观化的转变,使其更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艺术与能力,巧妙地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与手段,对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数字化的加工和处理,再通过图像、动画或者视频等形式呈现出来,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作用,创设出声情并茂的课堂环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充分优化学生感性认识,从而有效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消化与吸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授《网络改变世界》这部分知识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了解网络交往的优势,了解网络给人们带来的有利与不利影响。为了培养学生们正确的网络观,加快学生们的知识理解,笔者发挥多媒体教学作用,通过图片、视频辅助教学,学生们在观看完视频后,笔者再让学生们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在学生们构思的过程中,笔者会从生活角度引导学生们对网络进行分析,进一步加快学生们的知识理解。这样一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笔者通过发挥多媒体教学作用,加快了学生的知识理解。
三、开展分组讨论教学,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分组讨论能够让课堂教学不再死气沉沉,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有效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则可以转变过去统一授课的形式,尝试按照科学的标准与原则来将全班学生划分为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从而积极开展分组讨论教学,促使学生们针对同个问题或者任务展开小组内的讨论、互动与交流,实现思维互补、资源共享和相互启发,最终在合作中达成共识,顺利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部分知识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认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笔者为学生们开展了分组讨论互动。上课后,笔者将学生们分成了多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小组成员确定好后,笔者再为学生们布置探究任务,通过探究任务的引导,学生们开始了激烈的讨论。这样一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笔者通过开展分组讨论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实效的提升是广大教师的基本目标,同时这也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所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所以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树立起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遵循基本的教学规律与原则,在现实学情的基础上来尝试注重课堂提问环节、发挥多媒体教学作用、开展分组讨论教学等策略的运用,进而有效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升级,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全方面发展,达到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风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125+128.
[2]颜昌兴.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