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包括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三部分内容。学习本节利于提高学生爱护生物、环境的情感,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进而提高全球人类的环保意识。利用本节课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理性思维和社会责任四个核心素养。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学习时,要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分享,最终达成本节的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主要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方法和资源
1、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2、教学资源:课件、学案、视频资料、课本整合分析。
四、教学目标
通过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引领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通过搜集资料归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价值和措施。进行资料搜集,了解我国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由现在微信的朋友圈的各种“晒”导入,有晒娃的,晒美食的,晒广告的。但更多的朋友在晒美景,蓝天白云绿树连成一幅美丽的画,小桥流水各种活蹦乱跳的的动物连成一首委婉的诗。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大家看到蓝的天绿的水喜欢发到朋友圈和朋友分享?说明大家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对身边生物的喜爱。接着引入本节新课学习:实际上我们的生活环境正面临的巨大挑战。
教师活动:播放学生熟悉的一组生态环境问题的图片,例: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等,引入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观看图片,思考全球性环境问有哪些?
设计目的:通过给学生提供直观的视觉感受,让他们形成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正确认知,激发环保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2、探究过程:
探究一: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教师活动:活动一: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步骤一:每组抽取一种生态环境问题,小组长引领组内同学交流其产生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步骤二:每小组分享交流讨论成果。引导学生进行分享、交流、总结。
设计目的: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对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讨论,使学生深入思考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防治的措施;并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探究二:生物多样性价值及保护措施
教师活动:播放央视广告《保护濒危动物,刻不容缓》,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从地球上消失的速度和危害。学生根据课本概念认识生物多样性。教师进一步分析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及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引导他们思考,任何生物形式和现象最终都能找到其物质基础。生物多样性是自然选择,进化的结果。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
1、研读教材说出什么叫生物的多样性?其包含哪几个层次?
2、拓展思考:分子水平看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几方面?
4、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有哪些?小活动:教师播放钟扬教授的事迹,让学生明白“一颗种子的价值”。从而对建立精子库种子库保护生物多样性有更深的认识。学习“种子精神”,渗透德育,激励学生奋斗精神。
探究三:可持续发展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为了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禁止开发利用吗?
总结升华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明确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形成环保意识,从我做起。
小活动:我是一中环保宣传员。展示学生宣传标语
六、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充分准备所需要的图片、资料、视频和多媒体课件等,期望利用这些直观的资源把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起来,使之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让他们认识到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的重要意义,产生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的使命感。
首先,课堂的引入比较新颖,依托朋友圈的各种晒激发学生兴趣。
其次,央视广告,及2018感动中国人物——钟扬教授的事迹很有说服力、代表性,成为课堂一个亮点。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应注重一个“活”字,做到“活”中有情,“活”中有乐,“活”中有疑,“活”中有美。精心设计情境,让教学内容和背景鲜活起来。
最后,学生针对全球性环境问题所列出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可行性强。成为课堂一个亮点。这里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个教学过程。课堂上以“小组代表作报告进行交流”这种模式,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及表达能力。充分挖掘课本知识内涵,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相结合的新学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