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术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国家和社会培养和输送信息人才的主要途径,其地位和重要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变得更加凸显。同时,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面临着新的任务和要求,迫切需要对课堂教学策略进行改革和创新。本文将结合有益教学实践经验,从把握情境创设、运用合作探究、结合教师系统三方面出发,分析新课改下如何革新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革新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的有效与否关乎着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同时也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和能力的发展。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效率和效果影响改革的进程,由此可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以,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跟上时代和教育发展的脚步,在现实学情的基础上来推进课堂教学策略的改革、创新,最终全面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能,让学生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信息技术人才。
一、把握情境创设,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情境的创设和实施能够营造出生动的教学场景,活跃教学的氛围,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点燃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当积极地转变教学观念和思想,不再以单方面的传授和灌输为主要的教学手段,而是尝试依据信息技术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知识,结合学生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来精心设计问题,再把握适当的时机、利用巧妙的方式来向学生提问,创设出引人入胜、灵活多变的问题情境,触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地展开对问题的思考、分析与深入探究。
例如,在教授《计算机的组成》这部分知识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认识计算机各个部件,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为了点燃学生们的学习热情,笔者根据本节课程的内容,设置了一些问题,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们主动思考。问题如下:计算机中硬件主要包括什么呢?计算机中的软件是什么?提出问题后,学生们立即开始翻阅教材,经过学生们的思考与分析,学生们最终得出答案。随后,笔者再让学生们尝试对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进行概括,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知识理解。
二、运用合作探究,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合作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必须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养,同时合作也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式,能够革新课堂教学结构体系,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间的互帮互助。
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打破学生间相互分离和个体竞争关系,在全部学生整体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的基础上,依据科学的标准和原则来将他们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再积极地鼓励并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对某个问题或者知识点的沟通、讨论、互动与交流,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实现思维上的互补、资源上的共享,最终在互帮互助中实现共同的进步。
例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笔者根据本节课程的主题“画出图画”展开教学,本次活动由学生们发挥想象,自由创作。同时,为了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笔者为学生们开展了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在活动开始前,笔者将学生们分成了多个小组,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在一起,然后,笔者再将可让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并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交流,促进思维的活跃。在经历了本次活动后,学生们认识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结合教师系统,优化知识呈现形式
知识呈现的形式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理解和学习的速度,教师的教学控制系统能够实现知识的直观化呈现和展示,进而更好地调整教学进度,促进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所以,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加强对教学控制系统的巧妙运用,通过控制学生的电脑来进行知识教学、全屏演示、广播学生机操作的桌面、辅助学生机的操作等等,优化知识呈现的形式,让信息技术教学因为教师控制系统的运用变得更加直观,加快学生学习、理解的速度。
例如,在教授《画几何图形》这部分知识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掌握矩形、椭圆、圆角矩形的画法,为了优化知识呈现的形式,笔者结合教师系统展开教学。上课后,笔者先通过教师系统将本节课程的内容进行演示,让学生们初步了解本节课程的学习内容,然后,笔者再给予学生们动手实践的空间,进一步加深学生们的知识理解。这样,笔者同构结合教师系统,不仅优化了知识呈现的方式,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知。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各个学科教育教学必须要进行根本性的转变和革新,才不至于落后于时代发展。因此,作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我们必须要跳出传统的观念和模式,树立更加科学、先进的教学思想,以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和要求为导向,以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为基础,通过把握情境创设、运用合作探究、结合教师系统等策略的运用,来推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革新、优化和升级,展现学生的智慧和潜能,从而全面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侯淑萍.浅议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创新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8(33):168.
[2]郭秀霞.浅议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创新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7(32):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