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立足于高中生物日常教学的真情实况,从“生活化教学,促进知识吸收”“多媒体教学,提升课堂质量”“实验化教学,增强实践能力”三个基本点出发,对如何设计高中生物有效课堂教学方法及其相关性展开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字:高中生物;有效课堂;生活化;多媒体;实验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逐步落实,越来越多的高中教师开始关注生物学科有效课堂的创建,并对其概念及其相关性进行了深一步的研究。对此,任课教师应积极从自身做起,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进而通过多样化教学手段的实施来建立一个高效、高质量的生物课堂。这其中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拉近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从而大大促进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吸收效率;另外,以多媒体技术为主的现代化教学,也有效取代了传统的低效板书教学,而这对于课堂质量的提升也是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的;还有,基于生物实验的教学课堂,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学生更多亲自动手时间的机会,进而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有着很大帮助的。
一、生活化教学,促进知识吸收
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在日常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从而有效的从学生的周边生活中挖掘课堂教学素材。以生活化为主的课堂教学,一方面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会对所学知识感觉到更加亲近,进而会有着更充足的积极性去吸收掌握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将所掌握的知识熟练运用到自身的生活中去,进而将有效课堂的概念在真正意义上落实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例如,任课教师在讲述“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这一章节的相关知识时,就可以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对于环境保护的认知来展开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有关环境保护的相关视频,引起学生们对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之后在此基础上任课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的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并且可以带领学生讨论有什么措施可以补救我们已经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而向学生传授“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价值意义。通过生活化教学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而这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和成长都是有着很大帮助的,从而做到了有效教学的初衷。
二、多媒体教学,提升课堂质量
高中生物教师应善于对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辅助设备熟练使用,进而大大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适用,取代了传统教学中的板书,这样一来便节省了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去对知识掌握吸收;还有,任课教师利用多媒体可以联网的便捷性,适当的给学生补充更多与课本相关的课外知识,从而大大丰富学生们的知识储备。
例如,任课教师在讲述“能量之源——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光合作用的教学视频等等。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叶绿体的图片供学生们观看理解,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图片向学生讲解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及其作用。之后教师可以再次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光合作用的发现及其研究历史,从而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大大拓充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并且促进了学生对光合作用知识的吸收理解。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生物课堂变得更加的生动形象,学生理解知识的效率也就随之加强,而这也就真正做到了有效教学。
三、实验化教学,增强实践能力
高中生物教师要尽可能的多开展以实验为主的课堂教学,从而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知识吸收程度的提高。学生们在实验中的过程中,通过亲自动手动脑对实验的设计以及操作,不仅有效的培养了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为日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了的良好基础;还在很大程度上养成了自身以生物学科的角度去看待以及解决实验和生活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而才算做到了有效的课堂教学。
例如,任课教师在讲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知识时,就可以在给学生讲解清楚基础知识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主探究“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实验的整个流程。首先其中某小组就分别以塑料袋、普通布、弹力布三种材料做细胞膜,来探究哪种材料做细胞膜更为合适。之后通过小组学生的合作完成了整个实验的过程,并得到了柔变性和一定程度通透性的弹力布更为适合做细胞膜,但是弹力布也不完全具备生物膜所拥有的选择透过的功能,进而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可以带着“生物膜究竟具有怎样的结构”的问题来完成整个模型的构建过程。通过实验化教学的开展,学生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最有效的培养,这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综合上述,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开展以及其相关性的研究离不开师生双方的长期努力。任课教师在这个过程要扮演好自身的角色,通过教学观念的升华为学生打造一份高效的学习环境,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稳步提升。另外,学生也要加强对自身的约束,积极有效利用课堂时间,科学合理的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进而促使自身的发展方向与现时代教育的要求所符合。
参考文献:
[1]许晓晴.构建高中生物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方法与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28):184-184.
[2]林青.高中生物课堂针对生物学核心概念提问的有效性[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3):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