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月第4期   作者:武宇航
[导读]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车辆荷载的不断增加,高原山区高速公路的承载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和车辆荷载的不断增加,高原山区高速公路的承载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导致高原山区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各种问题的频繁发生。为了提高高原山区高速公路的施工质量,有必要在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分析。
        关键词:高原山区;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引言
        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施工难度极大,对于路面的施工质量要求也更高。以沥青混凝土为原料的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把控质量控制技术,确保整体工程的质量。
        1影响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
        1.1环境因素
        对于公路项目而言,路面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公路交通顺利通行。在修建沥青混凝土路面时,由于公路工程施工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为此影响因素也比较多。环境因素就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包括地质条件、天气气候以及施工环境等,再者路面施工几乎都是在露天环境中进行工作,因此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如果在施工时,工作人员没有充分考虑到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将会工程缺少相应的科学性,进而影响工程施工质量。
        1.2材料因素
        在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中,施工原材料的质量也是导致工程整体质量的一个影响因素。在工程路面施工中,由于混凝土是主要施工材料,为此需要保障材料的质量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引起产量材料缺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生产阶段,对于材料的分配、生产环节中没有按严格照标准流程执行,从而导致加工的原材料不符合质量标准。第二,在采购材料时,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质量进行采购。第三,在保管的过程中,由于材料储存环境不正确,而导致材料变质的情况。
        1.3人为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新材料,新技术不断应用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由于各种机械设备不断更新,并且在现代机械并不是全自动化,为此还需要人员进行操作,相关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并不能满足现代化发展,进而导致在工程实际施工中,由于对机械操作不当而产生各种工程质量问题。
        2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策略
        2.1原材料质量控制
        (1)沥青质量控制。在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施工中,沥青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核心原材料之一。沥青的作用在于胶合各种矿料。沥青的标号同硬度之间是负相关的,即标号越大,硬度越小,反之标号越小,硬度越大。基于对沥青物理特性的考虑,高温地区一般选择小标号沥青,低温地区则是选择软度更好的高标号沥青。值得注意的是,设计部门会根据气候特点和地质特征来调整沥青标号,所以即便在同一区域,选择的沥青标号也可能不同,这是为了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长度和综合使用性能。沥青的质量控制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①制定检测方案,给予沥青混凝土路面相应的功能检测,严格检测其软化、针入度以及延度等相关指标;②选择品性合格的稠油资源,对沥青材料的存储温度进行严格把控,避免沥青材料因温度原因出现物理化学改变,一般建议将沥青材料的存储温度控制在80-90℃;③将取用过的沥青单独存放在经过预热的沥青存储罐中,定时搅拌。(2)混合矿料的质量控制。混合矿料是沥青混凝土的主要合成材料,其占比超过90%,可细分为细集料、填料以及粗集料,是路面承载的主力,所以实际施工中,设计部门在混合物料的品种选择上,应严格按规范进行,以减少混合料中的各种不稳定性,如:做好集料的存放、防水和日常堆积工作;按施工要求,规范调整各种物料的配比;做好混合料配比的设计工作;严格检测物料的质量等。

(3)集料的质量控制。控制好集料质量是提升沥青混凝土材料性能的重要保证。现阶段,可采取的措施有:首先,筛选生产规格统一的集料生产厂家,保证料源一致;其次,控制有碎石出现的破碎面,严格检查集料后再验收;再次,监督集料加工工作,督促加工厂定期检查碎石与集料生产设备的核心部位,防止出现设备故障而延误工期进展;最后,验收通以后,选择排水好、环境干燥的区域存放集料,严防有混堆、集料离析和窜料现象发生。
        2.2混合料的运输和摊铺质量控制
        (1)运输。一般情况下,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施工中使用的沥青混合料并不是在施工现场直接搅拌的,而是在非施工现场完成搅拌操作之后直接运送到施工地点的,所以,在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控制上,还隐藏着运输风险。搅拌完成后,为保证运输质量,可以将拌和机的实际产量和具体运距作为依据,确定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车数量,一般情况下,运输车数量应超高物料拌和机产量,而运输车辆则必须是有紧密、光洁金属墙板与金属底板的自卸汽车,汽车底板需要喷涂一层类似废机油水这样的防黏材料,但是需要注意,喷涂防黏材料时绝对不能留有余液。除此之外,运输车辆还需要有能防雨、能保温的毡布,预防下雨天气,同时避免运输中沥青混合料损失过多热量,从而影响路面施工质量。(2)摊铺质量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摊铺作业做必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如果采用的是波浪形摊铺,就不要求摊铺厚度相同,实践中只需要把握好各摊铺环节的质量管理,所以,施工前期必须安排专业人员调试摊铺设备,根据实际要求把设备厚度调节成合适厚度,以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足够平整、美观。鉴于沥青混合料的材料性质非常不稳,所以,路面施工中极易遇到摊铺厚度不同这样的情况,为保证路面平整,施工人员要结合当时的摊铺情况及时处理好这一问题。另外,矿料颗粒大小不同很容易造成路面施工质量问题,所以,应控制好矿料体积的大小,避免路面出现裂纹、拉沟。(增加一部分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的内容)
        2.3路面压实质量控制
        混合料配比设计与压实处理是保障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寿命的两个重要指标。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操作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初压,第二步是复压,第三步是终压,在每个路面压实步骤中,施工人员都必须保证路面压实的足够密实,否则就会影响沥青混合料的后续使用效果,更会降低沥青路面本应具有的综合使用性能。(1)初压。初压是路面压实的第一道工序,其作用是平整摊铺好的沥青路面。初压温度范围为125℃-145℃,初压的操作时间不宜推迟,尤其是在低温地区要尽可能早。(2)复压。继初压之后进行的复压是指再进行一次碾压工序,作用是压实路面,其温度要求略低于初压,115℃-134℃即可,使用强振压路机碾压3遍左右,保证路面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3)终压。终压是最后一道碾压工序,作用在于整理路面,温度要求为105℃-125℃,使用静压压路机压实路面,终压2遍左右,保证静压压路机的前进方向与碾压方向相平行。在碾压时,压路机的路线、速度都不宜有大的改变,要匀速、稳定、缓慢前进,更不能有急停或掉头情况出现。
        结语
        为了保证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必须从控制施工材料开始,通过控制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提高路面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经过施工实践证明,只有根据项目实际要求、路面等级以及实际地质情况,选择最佳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才能切实提高项目质量和效率。另外,在开展项目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施工流程进行,配置专业的工作人员,随时对施工参数进行检测,提高公路施工质量,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公路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健,王宗敏,马玉荣,等.多站激光点云数据全自动高精度拼接方法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9(9):41-42.
        [2]任丽丽,李家存,张迪,等.激光点云实现探地雷达图像地形校正的研究[J].激光与红外,2019(8):870-8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