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众所周知,教师和学生是初中美术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基于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我在组织初中美术教学活动的时候,积极探索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篇文章中,将阐述所积累的教学经验。
关键词:初中美术;师生关系;和谐;构建对策
新课程明确指出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实现对话的过程。对话的实现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互动。试想,如果师生关系僵硬,师生之间存在矛盾,师生之间的对话会存在吗?答案是否定的。为了提升初中美术教学质量,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对如何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行了探索,积累了以下经验。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师一切教学行为的指导。在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仍然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老师觉得自己至高无上,学生必须服从自己的安排和命令。在这样一个错误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除了盲目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外,老师还强硬地命令学生做自己意愿以外的事情。例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为了保证学生认真听讲,他们的眼睛就像雷达,盯着学生们,一旦发现学生有异常表现,立即惩罚他们,如惩站,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惩罚手段。初中生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他们的思想在不断地变得成熟,自尊心也越来越强。遭受如此惩罚自然伤害到脆弱的心灵。久而久之,学生很可能对老师产生厌恶或仇恨,师生矛盾愈演愈烈。为了这种情况,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在此指导下,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并立足学生们的发展情况给予赏识。此外,即使学生的行为违反了课堂的要求,我也不会直接点名、批评或惩罚,而是用眼睛向学生发出信号,使学生在眼神交流中意识到自己行为是错误的,自主改正。课后,我还将积极与学生沟通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以平等的交流,缓和师生关系,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仅影响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性,还影响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如果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完全地控制教学,学生自然会处于被动地位,排斥教师的教学,无形中产生诸多的师生冲突。在新课改背景下,我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使他们在自主性的发挥下能够有效地探索美术,享受美术学习。进而,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对老师产生亲近和感激之情,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1.主动学习
毫无疑问,学生是美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强烈的探究欲望时,他们自然会自主地参与其中,并与老师进行积极的互动,推动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为了做到这一点,在组织初中美术教学的时候,我实施赏识教育点燃学生的美术学习动机。
以“光明之路”为例,本节课教学实施旨在引导学生们欣赏彩陶、青铜器、瓷器等,初步地建立对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不同时期现象、历史源流的认知。为了使学生们对这些工艺美术品进行欣赏,建立深刻的认知,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采取课堂提问的方式,向学生们提出不同的问题,借助问题驱动学生们思考、探究。比如,针对彩陶内容,我向学生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人面纹盆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呢?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他们发现人面鱼纹盆是一个小孩子葬具的盖子,据此,你们能推测出人面鱼纹的用意吗?通过对人面鱼纹的分析,你们可以发现彩陶具象纹样和抽象纹样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呢?受到这样问题的驱使,学生们的探究兴趣异常高涨,围绕着问题自主地思考、探究,且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建立对彩陶的初步认知。在学生们思考问题的时候,我会走下讲台,认真倾听,及时地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调整教学进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在学生们的学习需求被满足之后,他们自然会对我产生亲近之情,自然而然地建构出和谐的师生关系。
2.自我表现
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初中生希望得到表现自我的机会,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和赞扬。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采用严苛的手段约束学生们,导致学生们的自我发展意愿无法得到满足,进而产生排斥心理,久而久之,也对美术老师产生厌烦。立足于此,在组织织初中美术教学活动时,基于学生的发展需要,我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具体地,在每次实施教学活动之后,我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合作赏析,发现各自的的优点,相互鼓励。同时,我也会选择优秀的作品进行表扬。有了这样的自我展示,学生们自然会建立自信,乐于学习美术。
总之,在初中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学会尊重学生,采取多种方式实现与学生互动,缩小师生距离,构建和谐的教师学生关系,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凤萍.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师生合作学习的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8,5(28):362-363+370.
[2]远征.师爱——初中美术课和谐师生关系的“滑剂润”[J].美术教育研究,2012(1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