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化学作为中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探讨了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三个方面。在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方面,要培养学生①学会联想,②要大胆地猜想、幻想。甚至异想天开。在培养学生观察力方面,要:①指导学生明确观察目的、要求,②激发学生的兴趣;③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④积极启发学生思维,加强对观察现象的分析提高能力。在培养思维能力方面:要①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思考,②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关键词:学科教学;想象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人类正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能否接受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出大批具有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强调了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教育,特别是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而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简单地谈一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想象能力的培养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要学会联想。如:讲到CH4气体燃烧的焰色时要联想到H2、CO气体燃烧的焰色也是蓝色,讲到CH4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时,联想到这套装置还可用来制取O2、NH3气体,讲到硬水的软化时,联想到水壶为什么易起水垢,讲到硫酸的强腐蚀性时,想到皮肤沾到浓硫酸时,应该怎么处理。
培养想象力,还要大胆地猜想、幻想、甚至异想天开。例如讲到N2的结构和性质时,假设N2不存在氮的化学键,N2变得非常活泼,世界将会变成怎么样?对这种意想不到的想象,老师要及时加以肯定称赞,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二、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是一切知识的门户,周密精确和系统的观察是一切科学实验,科学新发现的基础,法拉弟曾说过“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如果说复习是学生之母,那么观察就是思考和认识之母,一个有观察能力的学生,绝对不会是一个成绩落伍或者文理不通的学生”。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是如此重要,那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1、指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要求
实验现象一般指色、态、味、火、光、热、气泡、沉淀等感官所能感觉到的。在引导学生观察时,务必向学生说明观察的目的、要求。提醒注意观察的对象、现象。
⑴
因为一个演示实验给学生的印象是否深刻能否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概念,首先要看学生是否注意听课,是否积极思考并结合演示实验理解教学内容,其次要看教师如何根据教学的要求,通过一事实上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有意注意”,引导学生在观察时,集中精力分析现象,找出思索的方向,将盲目性观察转化为全面、精确、系统的观察。如镁条的燃烧,引导学生观察的主要现象是银白色镁条燃烧后生成一种不同于镁的白色固态物质,而不是耀眼的强光。为此,教师在备课时,应通过教材对每个演示实验需弄清用它建立什么概念,传授哪些知识,要示范哪些操作,做到演示时心中有数,目的明确,重点突出。
2、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是一项很有意义且重要的工作,它要求教师认真去创设演示实验的情景,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大多数是内容新颖,现象明显,安全,生动有趣的,不少还有强烈刺激感官,变化性大的特点,教师应灵活运用,精心设计,规范操作之些演示实验,并通过发人深省的启发,引起学生观察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饶有兴趣、步步深入,仔细观察,随着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边观察边思考,分析实验现象的前因后果,做到了“兴趣对正在进行的活动有推动作用”,使演示实验达到预期的目的。
3、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
在引导学生观察时,要逐步让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以便取得最佳观察效果,从而促进知识的获得和观察能力的提高。
4、积极启发学生思维,加强对观察现象的分析,提高能力
演示实验是由教师作规范操作的表演,学生的观察师生协调活动的过程,但通过教师因势利导的描述启发、质疑、讨论、分析、综合直到书写化学方程式,使学生的随意性观察变成带着问题边观察边思考,将主动的直观观察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以形成正确的概念,再作判断推理,进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如:在学习氢气的还原性时,演示氢气还原氧化铜 的实验,这个实验现象十分鲜明,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粉末,气态的氢消失了却生成了液态的水,再分析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均为1,说明氧化铜失氧变成铜,氢气结合氧变成水,这样,“还原反应”这个难于讲述和理解的要领就易为学生掌握了。
三、思维能力的培养
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它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绎、推理等能力。化学教学,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是要求学生把物质的变化规律,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得出化学要领和化学原理及其变化规律,应用化学原理来判断、推理得出物质有何种特征,发生何种变化,思维能力是在思考过程中发展和提高的,而思考过程是别人替代不了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
四、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思维的创造性是思维能力的最高表现,在教学中,适时地介绍著名科学家创造性思维的事例,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深思熟虑,熟中生巧,基于现实,超越事实,这是人类进步的需要。教学中的“包办代替”、“单纯的统一要求”、“满堂灌”能及“填鸭式”教学,是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无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宁荪《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观察能力及培养》内蒙大学出版社。《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方法实用大全》1999、3
[2]周仰楠《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向素质教育的转机》内蒙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