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化学作为高中学习阶段的一门主干科目,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带着思维去探究问题,思考问题。但是目前高中化学教学中,很多学生都习惯于直接从资料书中,或者听老师的讲解来寻找答案,没有自己的思维,养成了课堂上不愿意动脑的学习习惯。本次研究以“苯的结构”为例,探索如何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设计有效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教师根据新知识,设计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进行思考探究的过程。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将问题融入到不同的情境之中,让学生保持着学习的积极性。其次问题的设计要遵循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问题不可以偏离实际,这样学生回答不出来,降低教学效率。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理论基础—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即学生实际发展水平和通过学习后能够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以本次研究为例,烯烃的加成和烷烃的取代实验知识是实际发展水平,苯的化学性质掌握是学习后能够达到的水平,两者之间为最近发展区。所创设的问题情境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特点,在新旧知识之间搭建桥梁,有助于对新知识的内化。
二、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实践研究
(一)趣味表情包引入主题
网络聊天的趣味表情包,一直都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在教学中将趣味表情包和问题融合在一起,能够激发学生对问题探究的热情。如图1所示教师将趣味表情包表展示给学生,启发学生:大家在网络聊天过程中见过这个表情包吗?表情包里的这句话说明了苯具有什么性质呢?学生回答:有毒。除此之外苯还有什么性质呢?苯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呢?要求学生阅读法拉第在封闭环境中燃烧苯的实验资料,学生归纳:燃烧后的气体通入浓硫酸和碱石灰中,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通过称量浓硫酸增加的质量,可以知道燃烧后生成的水的质量;碱石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所以称量碱石灰的增加的质量可以知道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因为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分别为苯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发现二者质量之和即为苯的质量,所以苯中仅有氢和氧元素。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态度,引入主题:本节课就是要探索苯这种只含氢和氧元素的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图1:有关苯的趣味表情包
设计意图:将学生感兴趣的趣味表情包引入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再以表情包为延伸,设计问题情境,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本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前认知为基础设置问题情境
教师要求学生说出学过的乙烷、乙烯、环丙烷的不饱和度,学生结合公式:不饱和度=(碳原子数×2+2-氢原子数)÷2,和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归纳:一个双键为一个不饱和度,一个环为一个不饱和度。以此为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展示苯分子比例模型与苯的氢核磁共振谱图像,要求学生思考苯分子中碳元素是怎样排布的?有多少种氢?不饱和度是多少?碳元素和氢元素的个数是多少?结合比例模型学生知道碳元素和氢元素都为6个,而且所有的元素在在一个正六边形的平面上,结合核磁共振图学生知道苯中只有一种氢[1]。从学生对问题的解决上,学生尝试着画出苯的结构,其中一位学生画出苯的正六边形结构,碳分别在六个角上,每个碳上都连一个氢符合只有一种氢的要求。接下来就要考虑不饱和度问题,结合之前对烯烃的研究,有的学生认为苯环内有三个双键,每一个双键之间是间隔排列的。教师要求学生分析课本中,对苯和酸性高猛酸钾以及溴水的反应实验,学生发现苯无法和酸性高猛酸钾、溴水反应,所以苯不像烯烃那样具有双键。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态度,向学生讲授苯环中的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一种特殊的键的知识。
设计意图:以之前烷烃、烯烃等有机物结构知识为基础,以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指导,设计问题情境,并且问题的内容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教师指导下,引导学生从烷烃和烯烃的结构认知,过渡到苯的结构认知,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丰富了学生对有机物结构的认知。
三、高中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注意事项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必须要注意,问题情境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逻辑结构深的问题,需要学生多动脑思考,有的学生会因为问题的解决没有头绪,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可以将问题融入到学生感兴趣的主题中[2]。其次问题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挥区,高中化学主要通过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性质,进而理解物质的功能,学生学习过很的物质结构,其中它们都有共性,教师要寻找到化学知识中的共性,将共性和问题情境创设联系在一起,这样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像是有了一个铺垫,变得更加高效。
四、结语
本次研究从兴趣激发和前认知角度上,探索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以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研究和分析,抽丝剥茧内化新知识。
【参考文献】
[1]黄凤妮.“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建构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9(68):155.
[2]黄莉娜,赵杰.浅谈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几点策略[J].读写算,2019(2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