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城市理论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刘存英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月4期   作者:刘存英
[导读] 目前,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城市建设在不断加快
        摘要:目前,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城市建设在不断加快,“韧性城市”理念为应对城市危机和风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规划视角,近年来已成为城市规划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点议题。同时,世界范围内一些先进城市,如纽约、东京、上海等,不期而同的率先将提升城市韧性作为其长远规划建设的主要发展理念和目标。文章基于对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探索经验的梳理和分析,总结韧性城市的发展模式和要求,以期得到对规划建设韧性城市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韧性城市;城市规划;综合防灾
        引言
        同样是花瓣落在马路上,不同的管理者对其管理的方法却各不相同。河南郑州某街道管理方用“以克论净”的管理方式考核环卫工,迫使环卫工用扫把拍打墙边绽放的蔷薇花,环卫工说这种花经常落花瓣,落在地上不扫积多了就会被拍照罚款,这显然不是科学、有温度的做法。与之相反的是,上海有条樱花道,对待满地掉落的樱花,管理方则采取落花不扫、缓扫的方式,作为供游客赏樱景点的延伸,为市民留住春天,受到人们的欢迎。
        1韧性城市的定义
        韧性来源于工程机械领域,本来的意思是“回到原来的状态”,在经历了工程韧性和生态韧性的发展后,被学者用于研究城市系统。1850年,随着欧洲工业化的发展,韧性被广泛用于工程力学领域。工程韧性强调系统在面对外部故障时可以保持最佳功能状态。同时,工程韧性是以系统只有一个理想的稳定状态为前提的,其强度取决于从外部干扰到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时间。1990年以后,在深入理解系统及其进化机制的基础上,关于韧性的研究便从自然生态学逐渐延伸到了人类生态学。生态韧性注重系统的混乱和不平衡,强调放弃均衡追求、持续适应性、学习和创新,是与系统的自我调整能力密切相关的系统属性,亦是新的系统认知概念。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在韧性城市理论引入后,扩大了该体系的内涵和应用面。第一,自然灾害的发生无法避免,且城市内部同时还存在着社会风险。虽然不能否定灾害的存在,但是在与灾害共存的过程中,在预防和管理风险的过程中,就需要进一步提高城市防范灾害、管理风险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和弹性城市建设都必须基于“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这是保护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基本出发点。第二,城市公共安全治理和韧性城市建设的主体是地方政府,其肩负着协调、监督各个城市机构的责任。通过构建政府治理体系内部统筹协调机制从而打造政府的整体性,推动建设坚固的制度基础,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和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的现代化。第三,在内容方面,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不仅要注重应对自然灾害,而且要非常重视防范和处置各种人为风险。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在建设各种具有安全性及技术性的基础设施的同时,还需要建设具有恢复能力的城市,包括构建具有韧性的近邻关系和社会关系网络、每个人对于防止和缓解灾害以及自我救助的意识及应对危机和风险管理时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市民、家庭、社区等社会的基础力量是城市建设和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实践中,必须以居民的实际需求和生活体验为出发点,及时发现和应对城市基层社会中各种潜在的风险。具备足够的韧性是城市生态系统从灾难中恢复活力的重要基础。而增强城市的适应力是保障其作为人类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实现其与不确定外部环境共存互利的必然选择。韧性城市要认识到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城市自身能力的限制,从进化的观点出发,尊重人类社会生态系统中“不平衡是事实”的基本规律。城市主要由物质系统和社区系统两部分组成,物质系统主要包括各种城市基础设施,社区系统强调各种以人为本的组织,例如学校、商场、医院等等。物质和社区组成了城市的可持续网络,两者都是必不可少的。


        2韧性城市理论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2.1将韧性城市规划理念与方法融入各级城市规划
        城市时刻面临各类不确定性内部或外部冲击的挑战,传统规划方法对于这种不确定性的应对能力不足,尤其是面对突发性灾害的能力不足,未来城市应积极研究探索基于不确定性导向的规划方法,在各个层面提高城市韧性,使得城市面临灾害时能够快速恢复并适应新的环境。如在城市总体规划层面预留可视城市发展情况予以调节的空间,通过滚动式的修编调整城市规划决策,应对发展变化等;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实行土地相容、容积率奖励等措施以及确定关键基础设施的备用建设模式等;而在城市设计中应进行适应灾害的建筑设计。
        2.2公众服务系统
        创新公众服务,与市民形成良好的互动,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参与城市管理的开放平台。系统既能够全面受理市民意见需求,筑牢群众基础,逐步建成联系群众、征集民意、掌握民情的互动机制,又能够为公众提供全面的城市管理信息服务,建立充分调动公众主动参与城市管理的活动运行机制,从而让公众能够更方便、快捷地参与到城市管理中,为市民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信息服务,从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形成城市管理与社会治理的良性互动,激发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热情,实现社会共治的城市管理模式。
        2.3韧性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前提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韧性城市建设、发展和运营的根本,没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基础设施,城市的韧性就无法建立。而重点评估城市基础设施的脆弱性对公共安全的影响,这将是建设韧性城市的重要方面。城市防灾设施系统,环境保护系统以及卫生医疗系统是城市管理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城市规划中预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将有助于城市公共安全系统的不断改进。因此,在建设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的过程中,地方政府需要在建设生态空间时,充分规划现有空间,利用公园、绿化等提供防灾避难空间,有必要的时候利用体育场馆、大专院校以及其他大型空间包括地下空间来构建合理的疏散场地系统。通过建设基础设施,加强现有基础设施系统的维护和更新,消除陈旧无用的基础设施,修复受损的基础设施并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的弹性来优化公共安全系统,从而提高城市使用资源的安全性。
        2.4推动基础设施韧性规划,增强冗余性和模块化设计
        结合风险评估,组织推动基础设施长期韧性规划,对水、电、油、气、讯等相关基础设施进行冗余性和模块化的设计和改造,以多样的系统来分散风险和提升恢复力。同时,增强城市生命线工程综合抗灾能力,依托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开展生命线系统安全评估,实施老旧管线改造,结合新区发展和旧城改造逐步推进综合管廊建设。
        结语
        满足城市居民对生产生活环境安全舒适的需求是建设韧性城市的根本目的。宜居城市通常需要满足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丰富的文化、便利的生活、舒适的景观和公共安全这六项主要指标,这也是推动韧性城市建设的要素。而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提升公共服务质量这两个方面则是发展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可视化运营的方向。建设韧性城市不仅仅针对地震、狂风等特殊突发事件的冲击,更需要针对城市中存在的长期压力,包括失业、公共交通下降、食品安全和网络暴力等等。通过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和改善城市恶劣条件等措施可以减轻紧急情况的影响。而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民生政策的实施,则可以缓解城市长期存在的压力。
        参考文献
        [1]唐皇凤,王锐.韧性城市建设:我国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现代化的优选之路[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9,(1).
        [2]肖文涛,王鹭.韧性城市:现代城市安全发展的战略选择[J].东南学术,2019,(2).
        [3]郑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韧性城市建设的思考[J].城市与减灾,2017,(4).
        [4]王峤,曾坚,臧鑫宇.城市综合防灾中的韧性思维与非工程防灾策略[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
        [5]陈玉梅,李康晨.国外公共管理视角下韧性城市研究进展与实践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