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问是技术,更是艺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提问占据着关键性的地位。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提出有效的问题,就能够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活动。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思考并总结有效提问的策略,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高中化学 有效 提问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化学课堂的教学目标不再是单纯地将化学知识传输给学生,使学生的化学素养和综合能力获得发展才是化学教学的终极目标。这样一来,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提高就变得非常重要了。而提问的方式,能够最直接地反映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思维水平,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而且,只有真正有效的问题能够帮助高一学生快速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所以说,在化学课堂上,有效提问至关重要。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对于高中化学课堂进行有效提问的策略进行了以下几点探究:
1、创建问题情境
良好的问题情境是实现有效提问的关键。学生在研究问题的情境当中,可以清楚认识到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同时,学生会产生一种假象,这就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就能够主动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避免了单学科的重复性与刻板性。
比如:在《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的教学过程中,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氧化钠、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以及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并明确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以及它们的用途。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笔者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加工饼干、蛋糕以及蒸馒头时常常会用到的纯碱与小苏打。据此,笔者提出了问题:纯碱或者小苏打的成分是什么呢?笔者通过生活物品的展示为学生创建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不仅对本节课的知识产生了初步认知,还调动了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可谓是一举两得。紧接着,为学生演示了“滴水生火”实验,并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产物是什么?如何验证产物?在这一环节,笔者借助实验再次创建了问题情境,学生在这一问题的分析和思考中,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就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2、把握提问时机
提问的时机非常重要。如果教师能够在学生思维受阻的时候,及时提出问题,学生就能够有效理解并掌握化学知识,解决思维受阻的问题。所以,在学生对化学知识理解不到位、认识过于模糊的时候,教师就要及时提问。并且,教师要适当降低问题的难度,实现问题与教学知识的有效结合,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比如:在《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明确常见合金的性质及应用。笔者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了初中阶段学习过的合金知识,并让学生回答什么是合金?合金有哪些优点?紧接着,为学生展示了钢、碳素钢、合金钢的主要合金元素、特性及用途,并要求学生思考生铁与钢性质上存在哪些不同。最后,笔者让学生合作思考和交流了应该如何正确选择金属材料。在这一环节,很多学生都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这时,笔者就提出了问题:木材、钢板、铝合金、塑钢,这些材料在性能、价格、安装成本、利弊上有着怎样的差别?你能否进行综合考虑,最终选出最为合适的材料?这样的问题就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提供了方向,解决了学生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在这样的模式下,提问就能够发挥其最大的价值,有效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引导学生提问
高一阶段的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质疑的精神,不会提出自己想问的问题。为了实现学生问题思维的发展,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要多多给予学生锻炼的机会,让学生敢于、勇于提问。而且,学生在提问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所以说,教师除了自己提问,还要引导学生提问。
比如:在《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的教学过程中,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让学生可以描述氯气的物理性质,并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成分及漂白原理。笔者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重庆市曾经发生的氯气泄漏事故的视频与二战期间有关cl2化学武器的图片。然后,笔者要求学生思考:通过这些图片发现了什么?同时,笔者引导学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有的学生就提到:为什么氯气泄漏会导致人晕倒?为什么在泄漏地点50米范围内建起水墙,可以阻止cl2向周边地区扩散吗?调用大量的石灰覆盖在泄露的地面有什么作用?学生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就代表学生在观看课件的时候进行了有效的思考。结合笔者的引导,学生最终,解决了自己提出的问题。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学习化学知识与成功的快乐,还提高了自身的问题意识,具备了提问的技能。
总而言之,有效提问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还可以发展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必须要借助提问的优势,激发学生好奇心与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才让,高天菊.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提问设计的“三性”[J].当代教研论丛,2019(12):83.
[2]尚玉斌.高中化学课堂提问“低效”的原因及解决策略[J].甘肃教育,2019(1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