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不断的深入教育改革后,越来越多的教师逐渐的使用新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的的实施要求替代传统的教学模式,要让学生自主的去学习知识,要求学生之间合作的去学习。因此,初中的教学老师应该要满足新课改的要求,让学生通过小组学习的模式去获得更多的知识,进一步的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特研究和探讨了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希望为今后的教学带来更好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数学、应用探讨
引言
学校为了更好的号召和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去学习,目前初中阶段的教师要结合实践去创新教学模式。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团结的能力,新型科学的合作学习模式应运而生。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初中阶段的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的运用来提高学生的成绩。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指的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实际的情况进行分组,要求小组的每个成员一起共同合作的学习,以此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提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团结和合作,同时也可以利用互相学习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达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目标导向性很强的学习模式。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具体应用
(一)结合实际情况划分小组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在使用小组合作的学习合作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划分小组。教师在分组之前要了解班级上每个学生的能力、成绩、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等,在分组时,要保证每个小组的学生组合都是均匀平等的。比如说,小组内的学生要有活波开朗的,也要有内向含蓄的学生,要有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也要有我们所说的“差生”,要有接收能力强的学生,也要有接受能力差的学生等。还有一个要注意的,就是尽量的去保证每个小组的成员人数都差不多,一般是在5到7个人左右。在分配好小组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去选择自己在小组里的职位,比如说,组长、副组长、记录员等,充分的去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让学生激发自身的责任感。同时要求每个小组的成员设计自己小组的名称、设计小组的口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师合理的去安排合作学习的内容
数学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一定要安排妥当,要充分的考虑到哪些内容适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来学习,同时数学教师在设计内容时,要明白循循渐进的原则,内容一定要从简单再到复杂来设计,让小组内的每个学生都可以感受到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用,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比如说,在学习“平行线”的这堂课的时候, 教师可以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画出、直线、线段、和不同类型的角等等,然后慢慢的加强难度,让教学的知识得以延伸,引发学生去认识同位角的知识等,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来找出同位角,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掌握教师所教的知识。
(三)注重每个小组组内的分工学习
小组的合作学习模式是以每个小组为单位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有一个要关注的地方是小组内合作学习的分工是否合理,要考虑小组内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以此来保证学习任务可以小组内的成员更有效地进行配合。
比如说,数学教师在教学“实数”这堂课时,可以让班级上的每个小组去制作关于对“数”的总结报告,要求每个小组的组长要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爱好来分配任务,比如说可以给写字漂亮的学生可分配学习任务中的抄写任务,可以给绘画好学生分配装饰的任务,可以把收集资料的任务分配给喜欢的阅读学生分配等等,在合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的过程中,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去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从中去获得优越感和成就感。
(四)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去拓展学自己的散发性思维。首先,在遇到问题时,多鼓励学生从多方面的角度去思考,用各种方式去解决问题。然后,在运用各种方式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去进行验证是否正确。让学生习惯性的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主动积极的去运用数学的思维来解决遇到的问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后新兴了小组合作模式的学习模式,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利用小组合作模式的学习模式不但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爱好,还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能力。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模式,结合实际情况来划分班级上的小组,设计合理的小组学习内容,注重小组内的分工学习情况,同时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看问题,进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占武.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考试周刊, 2019(12):70-70.
[2]邵长增.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华少年, 2019(13):262-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