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后进生学生行为规范不好,家长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家校合作少,家长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辅导孩子的物理学习,这就导致学生的物理学习基本就只能靠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迫在眉睫。在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后作者总结提出了“低起点、小步伐、精练习、快反馈”的教学策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身心发展,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后进生 物理 教学策略
虽然国家已在强调教育均衡,教育资源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设农村薄弱学校,但似乎遗忘了我们这些城市学校也存在很多后进生。现在大城市生活压力普遍较大,部分家长疲于应付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达到社会期望水平。所以学生的所有教育都落在了教师身上。这部分学生学习物理的途径也就只有课堂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迫在眉睫。作者现就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利用“低起点、小步伐、精练习、快反馈”这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一、低起点,结合学生实际
“低起点”的教学原则是强调教师备课要充分的备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他们的现有生活经验,以及现有的知识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原理,制定贴合他们的课堂教学目标、教学进度,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情可做,每天都学有所获。
例如我们在上八年级上册《凸透镜成像》时,教参要求两个课时完成,而针对我们的学生,我们调整为四个课时,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是,了解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以及三条特殊光线作图的练习。第二个课时实验完成凸透镜静态成像规律探究并训练,训练难度先控制在知道物距范围,识记成像特点和相距范围。第三个课时强化凸透镜成像的静态规律的识记,此时可以适当加大难度,仅知道物距和相距的大小关系,判断透镜成像规律,并理解凸透镜动态规律,物体靠近透镜,像怎么移动,像的特点怎么变化。第四个课时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并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如何根据需求调节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在讲到照相机的时候,现在学生对手机相机接触较多,能很好的理解,需要像变大,物距应该怎么变,但是由于缺乏对胶片机的认识,而不明白像距是如何变化的,在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前面的凸透镜成像的特点的知识,我们要从最基本的知识点入手,一点一点的深入拔高,教会学生思考。
二、小步伐,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小步伐”就是从学生的现有知识,生活经验出发,减小教学的步伐,强调细分教学任务,细分学生的学习任务,并对学生每一步给予充分的肯定。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他们能够独立完成,让他们学有所获,满足他们的成绩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章节安排的步伐过大,我们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步伐调节得慢一些,让步伐更稳健一些更有层次感。比如我们在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光的折射时,教参安排一课时,针对我们的学生,我们将课时调整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光折射规律的探究,以及根据光的折射规律作图,学生首先通过大量的实验现象建立感性认识,再总结归纳折射规律,再利用折射规律抽象出折射的光路图,一步一步把握每一个细节,按照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构建知识网络。第二课时再根据光的折射规律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筷子变弯,池水变浅,岸上的人看水中的鱼,以及水中的潜水员看岸上的树,通过运用上节课学习到的折射作图让学生直观看到像的位置都在真实物体的上方,并进一步理解光的折射所成的像都是虚像。
三、精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知识点来解决实际问题,这个是我们提高物理教学策略的重要课题。教师需要仔细研读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将考点细化,将题按照考点、难易程度分类总结。在新课教学时,每一节课上的每个知识点学习后都有相应的例题和变式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动脑,及时运用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例如在学习了光的折射规律两角的关系之后,我们马上可以给出一个让学生画出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大致光路图的例题,在讲解例题时,我们可以一步一步的提示,如果光沿直线传播,光路是怎样的,现在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折射角较小,折射光线应该偏向法线。随后再给出一道变式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光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的大致光路图。
四、快反馈,提高课堂效率
“快反馈”是教师每节课可以通过课堂小测及时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调整教学策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以这样一种形式,督促学生上课认真学习,所以“快反馈”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快反馈”一般运用在快下课时,或者下节课新课教学前。反馈练习题不在于多,更注重精,能全面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由于就在课堂上,不会专门排座位,所以我一般会尽量避免选择题。根据学生反馈练习,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策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每一节课都有一个及时反馈练习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并很大程度上利用学生的成功动机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