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问是广大教师组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最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有效提问的实现离不开有效的问题。立足问题设计的重要性,在本文中,本人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如何设计类型全面的、有条理性的的问题做出详细说明。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问题设计;设计对策
新课改的实施对课堂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要求,指导着教师们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联系教学所需,和学生们的发展实际情况,精心地设计问题,并采取多样的手段向学生们展现问题,借助有效的问题驱动学生们思考,通过问题的解决加深对所学的理解,提高课堂学习质量。有效提问的实现是以有效的问题设计为切入点的。因此,我在组织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对如何有效地设计问题进行了探究,总结的设计策略如下:
一、设计类型全面的问题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尽管会向学生们提出问题,但是其所提出的问题,是以理解型的问题为主,导致学生在类型单一的问题影响下,难以建立对所学内容的深刻理解。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理论,教师要想有效地向学生们提出问题,需要按照评价、理解、提示等,为学生们设计出多种类型的问题,借此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并使学生在思考、解决不同的类型的问题中,建立对所学的深刻理解,提升学习质量。需要注意一点,在数学教学问题设计过程中,问题类型的多样化,并不意味着忽视学生。一般情况下,我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会根据学生们的学习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为学生们设计多种类型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
以“二元一次方程”为例,在学习该内容之前,学生们早已积累了一元一次方程知识和学习方法,结合布卢姆的教育理论,我为学生们设计了这样的数学问题:(1)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2)结合所学的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对教材中给出的定义进行分析,总结二元一次方程具备哪些特点?(3)根据教材中给出的二元一次方程,请列举出几个二元一次方程。(4)2x+3y=16是二元一次方程吗?它的解唯一吗?如果不唯一,你可以写出几个解呢?(5)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决,总结解决二元一次方程的步骤。(6)在学习了这节课之后,你对二元一次方程有了哪些认知呢?还存在哪些学习困惑呢?在这样的问题驱使下,学生会经历评价、总结、理解这一系列过程,建立对二元一次方程的认知,提高课堂学习质量。
二、设计有条理性的问题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对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起着驱动作用。
可以说,教师提出的问题怎样,学生的思考结果就怎样。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较为混乱,东一拳西一脚地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则会导致学生们的思维变得混乱,在摸不清头脑的情况下,迷失数学探究方向,甚至无法继续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导致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为了解决此问题,实现有效提问,我在组织数学教学活动之前,一般会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探究,把握知识内容的难以程度,或考查要点,为学生们设计出条理清晰的问题,借助问题驱动学生们思考,由浅入深地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以“图形的轴对称”为例,这节课教学的实施旨在引导学生们掌握轴对称的性质。而且,在学习该内容之前,学生们已经接触到了轴对称。立足学生们已有的知识储备,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采取温故知新的方式,先就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引发学生们的回忆。在学生回忆起所学之后,我继续提问: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有何区别呢?为了顺利地解决这个问题,我引导学生们动手操作,制作轴对称图形,以此在直观的观察中,探寻到问题答案,建立对轴对称图形的准确认知。
三、设计早有准备的问题
学生作为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受学习能力的影响,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教师需要做好多手准备,保证能实施地调整教学,将学生们从问题中解放出来,推动课堂教学的继续发展。设计数学问题亦是如此,需要教师早早地做好准备,驱动学生们有效探究。
比如,我在组织“平行线性质及判定”该内容教学的时候,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向学生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在平行线的定义中,需要设定“在同一个平面内”这样的该范围呢?在三维空间里,两条直线不相交,那么它们就一定是平行的吗?在如此问题的驱使下,学生们会从多角度对平行线进行思考,深度理解平行线。
总之,在实施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所需和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实际情况,设计类型全面的、有条理的、角度多样的问题,从而借助问题驱动学生们思考、探究,使学生们在问题的辅助下,加深对所学的理解,提高课堂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玉红.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优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8(18):143.
[2]李自兴.回答机会与提问有效性关系探索——以初中数学为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7):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