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立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从注重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分层教学,落实因材施教原则;注重预习和复习,提高知识的衔接程度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的教学不仅在教学方法论上有所改变,也对教师的教学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具体表现在数学能力和核心素养取代学科知识水平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这让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题海战术”等方法不再有效。在新的时代,构建以学生为“主人公”的课堂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教学体系成为一个热点话题。而相比其他学科,小学数学难度较高,在兴趣激发、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方面,其都有着一定的劣势,这就需要教师采取合适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个性化教学,以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注重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标提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而无论是翻转课堂、还是互动式课堂,这样以学生为“主人公”的教学模式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学生参与度上的问题,这也导致小学数学的教学很少达到预期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的积极参与也是以浓厚的兴趣为保障的。这就需要教师注重课堂导入环节,在一开始就牢牢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教师所讲述数学知识的兴趣,为高效教学提供有效的保障。
例如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即可以利用实景微课进行导入。在录制环节,教师可以在学校附近选材,每遇到一个能与本节知识结合起来的场景即可以停留并讲解。如教师可以结合“秋千的运动”讲述旋转;结合道路上的汽车讲述平移。当然,在后期制作环节,教师可以分别为这些场景配上文字,并暂停画面,引入讲解环节。而由于与生活情境密切关联,其能更加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样,利用实景微课进行导入,教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兴趣,对于提高后续环节的教学效率有着巨大的作用。
二、开展分层教学,落实因材施教原则。
由于生活和学习经历的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也有着巨大的差异,这在数学这门难度较高的学科中表现地尤为明显。而传统的大班制教学,教师往往向所有学生讲述同样的内容,这也就导致优秀学生难以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后进生则难以完成教师的要求,从而失去对数学的信心。新课改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而为了满足不同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教师就需要开展分层教学。
例如在“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在进行了基础知识的教学之后,教师即可以布置分层作业。
其中,较为简单的作业为直接考查本课所讲述知识的题目,如30÷3=(),600÷5=()等;而难度相对较高的提升题除了考查本节内容外,还考查学生的关键信息提取能力,如“三年级年级部总共采购了240个笔记本作为每个班级的奖品,已知三年级总共有八个班级,那么请问每个班级能获得多少笔记本?”而拓展题则考查本节之外的知识,如600÷()=120;800÷()=160等。这样,教师将作业分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练习,能有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
三、注重预习和复习,提高知识的衔接程度。
在小学的教学中,数学知识是一个整体,其在内容上有着内在的联系。这一方面表现在数学知识教学的递进性,即从简单向复杂发展。二是表现在其关联性,即很多新学习的知识都以前面学到的知识为基础。这也就导致很多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非常吃力。在小学的教学中,没有学生能永远不遗忘,而在这一方面,重复地记忆和练习才是有效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注重相关知识的预习和复习,提高学生对知识衔接的把握,降低数学的学习难度。
例如在“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节,在课前预习环节,教师就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向学生发送“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预习微课和“表内乘法”“表内除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等相关知识的复习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微课学习,如对前置内容掌握较好的学生则可以选择只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微课视频。而对本节前置知识掌握程度不够的学生则可以从“表内乘法”“表内除法”等知识开始观看。而在课堂探究环节之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对后续的相关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如向学生布置探究性作业“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这样,通过有效的预习和复习,教师让学生将相关知识连接起来,对于降低数学难度,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新课改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则需要以优秀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分层教学应对不同学生的需求;通过合理的预习和复习提高学生知识的衔接程度。当然,教无定法,只有结合数学学科特色和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才能更好地构建高效课堂,以满足新课改不断变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杨国环.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创新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4):56.
[2]陈建国.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甘肃教育,2019(1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