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由于小学阶段受到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的作用影响下,逐渐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并且也让教师意识到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需要教师正确认知学生此阶段的学习规律,将动手操作能力设计到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丰富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热情的提高,使学生爱上数学学习,实现自身未来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操作;有效性策略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和个性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的学生爱动,也是培养能力和习惯的关键阶段。因此,教师需要合理利用此阶段学生的养成规律,激励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积极动手操作、多思考。对此,本文通过分析小学数学课堂运用动手实践的重要性,提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有效策略方式,为帮助学生实现未来全面发展添砖加瓦。
一、小学数学课堂运用动手实践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目前由于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中还存有以往的教学思想,并且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爱动等原因,如果教师没有及时转化自身的教学思想,那么枯燥、乏味就成为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因此,为了有效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高效性,教师就可以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练习。而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之后,一方面,可以通过动手操作来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让学生有效掌握数学知识;而另一方面,动手操作的练习也是为后续学习新知识建设基础。相比较以往的教学方式,动手操作的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热情的提高,使学生养成优秀的数学品质,而在小学数学阶段让学生练习动手操作,也是符合此阶段学生的学习特征。因此,通过运用这种教学当时,让学生快速掌握数学知识,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将动手操作练习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活动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实际操作中养成的认真学习精神,还能实现因为团队配合而养成的合作精神。并且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有效解决实际生活中所出现的数学问题,树立对数学学习的信心。通过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的数学练习,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从而实现自身未来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有效策略方式
(一)创设趣味情景,利用多媒体激发动手操作兴趣
对于数学学科来说,数学是集中了记忆、逻理、想象、思维等多种能力的综合性学科。但是,在实际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都会因为数学的复杂性而认为数学是所有学科当中最难的一种。因此,教师需要积极转化以往的教学方式,通过将生活化、微课等多种教学方式和数学知识相结合,为学生创设具有趣味性的学习场景,促进学生对于投入课堂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同时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积极思考,从而快速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我们以教授《圆柱与圆锥》这部分数学内容为例。本节课需要为学生教授等底面积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关系,但是对这种抽象事物的学习来说,单纯让学生用脑思考是无法让学生有效掌握其中的数学知识。因此,在进行这节课教学之前,教师先准备相关的教学用具,如,沙子、测量尺、圆柱和圆锥的器具等,并且通过互联网搜集一些动态的教学视频,设计成为微课视频。然后,在进行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将提前准备好的教学用具发到学生的手中,并且为学生提出本节课的教学问题:同学们,现在你们手中有这些道具,如何利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判断这些同等底面积和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之间关系。
之后,教师就借助多媒体教学,将提前制作好的微课视频展现给学生,并大致说一下操作方式。接着,就让学生进行具体的操作和实验。当然,在学生自己操作的时候可以适当进行引导,最终学生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为学生创设具有趣味性的学习场景,让学生不在害怕数学的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热情的提高,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二)提出学习任务,教具展示来进行动手操作实践
课前预习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础部分,学生可以通过课前预习了解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在后续的课堂学习中,能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从而让课堂教学更顺利的展开。但是,在以往的教学方式中,教师通常让学生做题来进行预习,这种单一的方式无法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热情的提高。因此,在数学课前预习的环节中,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提出动手操作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中,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预习本节课所压迫教授的内容。并且,教师为学生提出预习任务之后,学生会及时知道本节课所教授的重点,如果在预习环节中出现不会的问题,还很能将这些问题分享到课堂中,进行解决,学生会认真学生,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例如,我们以教授《圆》这部分数学内容为例。对于本节课需要让学生掌握圆周长的计算方式,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法,通过运用自己的测量方法进行计算和测量圆形物体的周长,然后在动手操作来证明自己的想法。如,教师将预习任务布置给学生之后,学生在预习环节中将自己的猜想和实验进行了记录,并带到课堂教学中。然后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测量方法,并且通过运用教学用具来展示自己的想法,然后在为学生教授本节课的数学知识点,让学生将自己测量方法的结果和公式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看最终结果是否一样。通过在课前预习环节中让学生练习动手操作,可以促进学生对于投入课堂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还能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三)发挥教师作用,小组合作来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的表现欲在此阶段很明显。因此,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并要正确意识到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地位。可以将学生进行小组分配,并将学习任务发布到小组内部,由学生在小组内容相互讨论,和同学交流各自的想法。通过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进行完善和改正。
例如,我们以教授《三角形》这部分数学内容为例。由于本节课需要让学生掌握三角形边长的概念,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教学问题:三角形的三个边,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然后将学生进行小组分配,并且让学生从自己身边搜集三角形的实体,仔细观察三角形的边长。当然,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之后,学生通过小组内部的相互讨论和动手操作,最终找到了结果。教师通过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促进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对于数学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还实现了高质量课堂教学和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将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通过运用多媒体创设趣味情景、教具提出学习任务和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有效促进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和对于数学学习热情的提高,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自己的数学能力进行解决,提高自身的数学水平,最终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和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李.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与数学思维发展[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1).
[2]翁红梅.小学数学动手操作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J].江苏教育研究(实践版),2012(3).
[3]温建红,刘蓓.论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的实施策略[J].数学教学研究,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