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探析林文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月4期   作者:林文
[导读]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原材料
        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原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建设水平,相关部门需要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控制,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实现混凝土施工的预期效果。论文主要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为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提供安全保障。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施工技术
1 引言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现代建筑施工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技术,混凝土具有成本低,抗压性强,易于加工的特点,在现代建筑建设过程中被广泛使用。建筑建设过程中采用混凝土技术应该明确相关技术指标,以提升水平保障技术安全为基础,高效提升建筑的使用质量安全。
2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优点
        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优点主要有:①在建筑工程施工时,使用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可以使得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强度得到保证,尤其是在对建筑的支撑结构和承重墙进行施工时,混凝土结构的优势更加明显;②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使建筑工程的防水效果得到提高,只有建筑工程的外观防水性得到保障,建筑工程的正常功能才能得到发挥,从而防止出现漏水问题对居住人员造成影响;③相比其他技术,其施工流程简单,施工效率较高,可以降低施工成本,缩短施工时间,并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3 影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相关因素
        3.1 原材料配合比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中,个别采购人员出于工程成本的考虑,在混凝土原材料的采购过程中,存在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等行为,使得混凝土原材料的使用不符合工程建设的质量标准。一些工程单位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没有根据工程的质量要求做好混凝土原材料的配合比试验,导致其配合比设计不合理,降低了混凝土的整体性能。
        3.2 施工技术的原因
        在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施工时,对施工技术和施工人员有严格的要求,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施工技术是否达到标准,都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在混凝土施工中一旦出现施工工艺达不到标准、施工人员技术不过关、施工人员不根据操作流程进行施工的情况,就会造成混凝土质量达不到标准。
        3.3 混凝土养护与浇筑
        混凝土施工质量还受到混凝土浇筑、养护等影响。在浇筑过程中,有关施工人员若没有遵循相应的施工规范,会导致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密实度不足等问题。当浇筑结束以后,如果养护处理不及时,甚至会出现混凝土裂缝,不利于维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4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
        4.1 配比技术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注重施工现场的要求和施工成本,确保施工的经济性和合理性,确定性价比较高的配合比。施工现场混凝土集料含水量和理论值差距很大,在混凝土拌和作业之前,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合理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计算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的用量,将其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集料用量误差一般在±2%以内,水用量误差在±1%以内,水泥和外加剂用量误差在±1%以内。另外,技术人员需要测量集料的实际含水量,根据选定配合比,合理调节水的掺入量,确保混凝土组成部分用量比例满足配合比要求,提高混凝土质量。
        4.2 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会需要材料输送,在材料输送的环节当中应该不断优化,从而保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材料的安全效益。

在使用输送过程中科学地进行技术整理,保证全面提升混凝土材料的安全性,维护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使其不发生掺杂或泄露,保证混凝土的直接质量,在基本运输环节中应该采用杨幂性的运输设备,保证混凝土材料的直接装卸。
        4.3 建筑模板安装要点
        在大多数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首先要进行模板建设,以确定混凝土的具体位置和浇筑量,因此模板是混凝土结构的基础。一方面,在绑扎钢筋时,施工人员必须确保模板与模板之间没有间隙,从而保证在浇筑时混凝土不发生泄漏。钢筋之间距离要根据模板来控制,最好做到可以相互匹配,这样就可以使模板保持稳定。其次,轴线要位于模板正中间,保证建筑的美观性,混凝土的标高要和模板标高一样,有利于浇筑,铺设混凝土时也必须保留结构缝,在这种情况下,最好预留出施工缝。在浇筑混凝土时,必须缩短施工缝并清洁周围环境。
        4.4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其关键技术主要包含以下方面。(1)浇筑过程中,要保持浇筑的规范性,避免混凝土拌合料出现分层与离析等现象。在混凝土卸料的高度需要控制在2m以下。竖向混凝土结构拌合物浇筑过程中,其高度需要控制在3m以内,在浇筑过程中,要结合工程的具体要求,配合串筒、溜管等下料浇筑方式。(2)如果是竖向结构的混凝土浇筑,为保障浇筑的整体质量,在浇筑之前,需要在混凝土结构底部填充厚5~10cm的水泥砂浆。在浇筑的过程中,需结合浇筑的高度等要求,做好混凝土水灰比、坍落度等的控制,必要情况下要对混凝土配合比等加以调整与优化。(3)在混凝土的振捣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实时观测模板、支架、钢筋等的具体情况,避免出现变形、位移等情况,一旦出现这些问题,要立即停止混凝土的浇筑,并对相关的位移与变形等情况加以必要的修正以后,方可继续开始混凝土的浇筑作业。(4)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柱与墙体连接位置,梁、板的浇筑过程中,如果浇筑控制不当,极易出现混凝土裂缝,因此,在浇筑过程中,需要首先进行柱与墙壁的浇筑,当浇筑结束1h以后,再次进行浇筑,这种浇筑作业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出现。(5)梁、板浇筑要保持连续性与同步性,如果梁的高度在1m以上,往往选用单独浇筑的方式。
        4.5 混凝土振捣
        施工单位需要组织专人对相关区域的振捣进行监督,并严格遵循预期设计要求标准对混凝土的插入深度与移动距离进行有效控制。不仅如此,在混凝土凝固初期,施工人员需要落实反复振捣,这样能够最大限度规避混凝土收缩变化过程中而带来的裂缝问题。除此之外,在混凝土二次浇筑凝固后,施工人员可以及时拆除构件侧模,并在拆模结束之后对模板实施刷油处理,从而为后续混凝土的浇筑奠定良好的基础。
        4.6 养护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在12h以内进行养护,并定期做好表面洒水作业,针对塑性低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实行喷雾养护模式。一般情况下,养护作业持续时间在14d以上,养护过程中必须确保混凝土表面的湿润性。为了避免混凝土开裂问题,技术人员需要使用湿润的草帘和麻片对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
5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混凝土结构是主要的结构类型,在施工过程中,为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有关施工人员需从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加以控制,尤其是要把控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的应用效果,保障混凝土施工的规范性,避免混凝土施工技术不当引发的混凝土裂缝等质量缺陷,促进建筑工程经济与社会效益等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王敦.探析建筑工程中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7,43(16):105-107.
[2] 付小红.探析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7(05):227.
[3] 石雄.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技术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12):197.
[4] 索剑铠,孙振国.探析加气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17,15(09):112-113.
[5] 马传宝.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低碳世界,2017(06):181-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