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是小学的基础性也是重点性学科,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培养新时代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其全面发展。随着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不断优化,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首先改变自己的思想,改变传统教学思路,积极探寻课堂教学的新形式、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本文浅谈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关键词:语文课堂;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对创新意识的通俗理解也就是求新意识,小学语文是学生们进入校园学习的必备学科也是基础性学科。新时代、新课标,现在的教学资源更为丰富易获取,对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发展特性,营造轻松、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对于探索知识的渴望,以下浅谈在课堂教学中用到的几种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求欲望
小学语文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倾注精力,减少对学生思维的限制,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贯穿于课堂,把以文字形式呈现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富有实效的教学活动,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引导他们主动地思考问题,自主地探求知识,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少年闰土》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为他们创设情境,请同学们静下心来,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这样的想象:一轮圆月高高地挂在深蓝的天空中,而在这幅景象下是一望无际的沙地西瓜。这时,有一位十一二岁的少年名叫闰土,他手持一柄钢叉,正在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然后再引导学生回到课堂,思考:在沙地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这又是一位怎样的少年?学生们投入了激烈地讨论中,有的学生说:“闰土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农村男孩。”有的学生说:“闰土十分聪明。”还有的学生说道:“作者对闰土描写的这么细致,他们的关系一定很好。”在这种轻松且民主的课堂教学情境中,每一位学生都被吸引着,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尽情发表着自己的言论。由此可见,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使其处于自觉、主动探究知识状态,在创新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了创新意识与能力。
二、鼓励质疑,激发创新兴趣
兴趣是激发个人创新意识的必要条件,质疑是探索创新的源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灵活地设计、提问问题,重视让学生从多个方面去解决问题。学生有好奇心才会去主动探索,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保持对事物、对问题的好奇心,从而引起他们探寻问题,寻找答案的兴趣,必要时时候引导学生对问题产生质疑,最终解疑,从而达到开拓创新意识的目的。
引导学生提问,教会学生如何提问,有以下两种方法:第一种是让学生自己提出自己已经了解学会的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请其他同学回答,每个人都有极强的好胜心,小学生也不例外,为了超越同学,让同学答不上来,往往能自主学习,主动深入思考;第二种方法是让学生提出在学习中的遇到的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当有学生或教师帮他解决时,他就会产生获得新知识的满足感。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不只是要教会学生书本知识,还应该探索他们的内心世界,只有与他们的思想同频,才能打造学生喜欢,热情度高的民主课堂,既然是民主课堂,在课堂教学中鼓励把自己内心的想法与独有的观点大胆表达出来,还有重要的一点是要允许学生出错,尽量滞后评价。
三、发散思维,创新课堂形式
个性,即具备独立人格意识的性格,每个人都具备独立人格意识,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敢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因此,培养并保护学生的独特个性,让学生敢于讲出自己的内心真实看法,勇敢的去探索属于自己想要的真理,这也是通往创新的一种途径。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有所差异,学习水平千差万别,所以他们对于创新的感受会呈现出不同阶段的表达方式。
为此,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真实情况进行评估与针对性指导。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多肯定学生的努力,多赞美、多表扬,尽量不批评学生。对后进生,只要有一点点的进步或看到了他们努力追赶的脚步,就要及时给与表扬和肯定,坚实他们的努力前进的步伐,让他们更有参与感和认同感。例如,在讲述《只有一个地球》这堂课时,为了保证学生拥有表达自己的热情,调动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积极性,可以找一个切入点开启本堂课的学习,首先引导大家思考既然课本上说“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那么人类能不能在火星上居住呢?”然后大致讲了课本内容后告诉大家下周会一场关于火星的辩论赛,题目就叫做“移民火星能否实现”。不强制分组,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按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准备辩论材料。学生在课下自己通过查询网络、图书馆查看资料等方式,获取了大量相关知识,在课堂中踊跃发言,将自己的观点积极地表达出来,不仅掌握了书本知识,还扩宽了思维见解,因此这堂课教师和学生都收货满满,教学效果也不言而喻。其实,创新思维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固定答案。要求学生自主思考问题,通过找寻属于自己的答案时,从不同角度对内容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在多个解中收货更多知识,在认识新世界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
四、注重实践,灵活运用教材
小学语文教材是语文必备知识的体现,但是只专注于课本的教学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课本编排虽然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但只是发现的过程并未在课本中体现,需要学生自己去探寻。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按照课本来教学,学生的思维就无法打开,会因为缺乏探索认知而失去得到更多信息的机会。
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有对学生认知的整体把控,树立整体观念,通过研读新课程标准与教材,深入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理清教学思路,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内容,将教材中的必学知识点与学生发展所需的德育内容结合起来,组合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教师要有创新能力与技巧,教师本身在组织教学过程要注意形式创新。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听教师讲为主的,这种刻板的教学形式不容易推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想要收取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创新课堂教学形式,不局限于教师讲,让学生自由讨论后,更多的可以让学生自己讲。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把激发兴趣、产生质疑、寻路解疑三步串联起来,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语文教学资料中大部分为优秀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包含着作者或者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或者是作者个人的独特经历、深刻感情,又或者是其独特的思考方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铺设场景,引导学生将自己代入教材,看作者所看,想作者所想,进行师生与生生的互动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观察力和创新力。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对于语言的学习,而学习语言离不开思维,语文教学要突出创新意识的着重培养。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书本知识,还要开启学生认识世界创造世界的一扇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有整体思维,有技巧、有正确多样的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与提高。
参考文献:
[1]吴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甘肃教育,2019(22):158.
[2]陈美君.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