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我国小学教育管理探讨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5期   作者:杨吉梅
[导读] 现如今,随着教育界的快速改革,素质教育正在全方位地推行实施
        摘要:现如今,随着教育界的快速改革,素质教育正在全方位地推行实施,也是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素质教育正在全面展开中,这也是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情感素质教育将主动权与自主权彻底从教师交还到学生手中,可以建立学生本身主观的意识,刺激学生渴望知识和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激励学生自主独立研究探索,并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发明,提生学生综合素质。因此本文对对我国小学教育管理进行了分析,并对素质教育作为阐述小学管理发展方向的构建和分析,希望推动我国小学教育管理的发展,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我国小学教育质量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教育管理
        引言
        所谓的素质教育是指教育,促进和培育所有受过教育的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社会和自然是他们的价值取向。教育目标是培养现代学生道德的全面发展,知识、物理和艺术的发展,促进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教育的整体改进的轨道全面实施。
        1素质教育理念下人才培养的目标
        1.1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与社会责任感的人
        道德品质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具体包括诚实守信、尊重包容、仁爱宽和等方面,强调教育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公德心、社会责任感及公民意识等素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应该也必须重视学生的品德培养,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不傲才以骄人”,“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帮助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意识,有担当的人,使学生意识到:“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以天下为己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2培养具有强健体魄与健全人格的人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态”。在核心素养的各项指标中,健康素养位居第二,紧随道德品质,是社会各界人士认为我国学生必须拥有的重要素养。教育应该也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合理的作息方式,通过适度锻炼成长为具有强健体魄的人;教育应该也必须注重学生心理素质培养,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学生养成坚韧的心理品质,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确面对人生路上的坎坷与得失,成长为一个“荣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人。
        1.3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基础的人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源泉,几千年来,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重要阶段。教育应该也必须重视学生文化基础的培养,让学生浸润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文化中,通过“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吸纳、汲取优秀文化知识,成长为“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我们的教育还应该放眼全球,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跟随全球化、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培养兼容并蓄,博采众家之长的人。
        2小学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素质教育理念贯彻不到位
        小学教育改革,必须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但是,目前小学教师的应试教育思维还过于严重,促进学生升学仍是小学高年级教学的主要任务,素质教育在小学教育阶段还只是一种形式,还没有完善的能够促进学生能力素质提升的教学体系和合理的教学方法,有的学校还缺乏实施素质教育所必需的一些软硬件设施,还有的学校没能围绕学生的兴趣特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配置。小学教育管理机制问题突出表现为缺乏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经验,无法满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教学需要。


        2.2教学模式单一,忽视学生个性发展
        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大部分学校忽视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过分重视学生学习成绩,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往往是从大部分学生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考虑,具有标准化、集体化特点,忽视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所遇到的个性化问题,导致部分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严重阻碍学生个性发展。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只简单地进行知识传授,不引导学生深究背后的原理和问题,造成学生思维固化,限制思维独立性和创造性发展。
        3完善小学教育管理的策略
        3.1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素质教育视角下,全面提高小学教育管理水平,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小学教育管理理念,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科学地配置小学教育资源,全面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首先,从学生的成长需求出发,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使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全面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改革以往小学教育管理体系中不利于学生成长的作息制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其次,重点发挥教师的教学作用,注重配备必要的教学软硬件设备,满足小学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中开展教育工作的实际需求。最后,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监督作用,形成家校共建的小学教育合力。
        3.2改革课堂教育模式
        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实施,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应当成为课堂主体,由单纯接受知识向主动发现问题、探索知识方向发展,使教师在知识传输中起引路人作用,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由、开放的课堂学习氛围。同时,教师要关注个体差异,开展有效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与学生积极互动、交流,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式和思考方式。通过创新教育管理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可以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朝向全面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3.3开展实践课程活动,深化素质教育观念
        在日常学习中,以发扬情感素质教育对学生生活的积极意义,教师应组织班级会议,并避免直接灌输灌输思想以引起学生的厌恶。相反,他们应该使用学生喜欢的一些有趣的活动,对学生的情绪素质产生微妙的影响。如:以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重阳,中秋等传统文化节为契机,组织学生在网上进行“清明节祭”端午节习俗“九九重阳岁月的爱”支持“团圆节”等道德实践活动,如“我们的假期”,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社会主义主要旋律。“感受家庭情感,学会感恩”“关注社会,传递爱心”“加强健康,幸福生活”等教育元素增强了孩子的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了孩子的自我管理、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结语
        随着教育制度不断改革,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而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阶段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我们应当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转变教育管理模式,摒弃以往教育管理模式中的错误做法,转变思维方式,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以及学生自身兴趣爱好、学习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制定科学的教育管理模式,达到提升学生整体素质水平的目的,更好地发挥小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道玉.论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与实施途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5:147-153
        [2]赵婀娜.今天,为何要提“核心素养”[N].人民日报.2018-10-13.
        [3]姜宇,辛涛,刘霞,林崇德.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实践途径与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9,6.:23-27
        [4]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教育科学研究.2019,3:55-58
        [5]高明阳.素质教育下创新中学管理体制的研究[J].辽宁育,2019(20):43-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