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2月4期   作者:傅珑美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提升初中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是语文教师在新的教育时代背景下要不断思考的重要话题。但提升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需要语文教师进行更多的教学改变。当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比较突出,语文教师要认识到自身的实际问题,结合新课程的教学要求,进行积极的教学尝试,推动语文教学的整体进步。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方法研究
核心素养是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核心品质和关键技能。初中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能力提升更为重要,因为语文中蕴含的知识层面较多,一旦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提升了,学生在文化认同、文化继承与文化应用等方面的素质也会提升。那么初中语文教师如何进行教学才能提升初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本文从初中语文教学的当前问题出发,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语文教学问题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还是很明显的,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无法提升。语文教师教学存在的明显问题有如下几点:
首先,初中语文教学要立足于文本,但不能局限于文本。而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之中存在“被限定的文本”学习状态,语文教师为了追赶课堂时间而懒得进行相关的文本拓展,导致学生的目光仅仅停留在语文教材的狭小天地里,无法拓展学生的思维,也无法促进学生语文情感的形成。
其次,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无法实施新型的教学方式,依然为了让教学而教学,在课堂授课的方式比较单一,导致课堂教学死板单一;同时,教师还忽视学生对语文的感受,不让学生进行文本的讨论与研究,导致学生无法真切体会到文本的深层内涵,也无法提升学生的情感,与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发展要求严重不符。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一)拓展语文教学内容
语文是生活的化身,是生活的具体反映。但因为初中教材中的知识较多,加上学生对生活的认识空间狭小,导致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时无法体会其中的情感。语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际的生活经历,或让学生进行详细的观察,然后询问学生一些实际的问题。如此,当学生进行了语文内容的拓展,他们对语文的感知能力更清晰,对相关的语文知识了解更透彻。
例如,在学习《中国石拱桥》《社戏》等课文时,笔者让学生深入现实生活进行精确的观察,让学生对中国的桥梁进行观察,让学生在网络中进行中国戏剧的搜集,深入把握文中蕴含的精神世界和时代文明,让学生产生对我国文化的热爱。在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课中,笔者让学生提前预习的形式,让他们对文本进行初步的认识,在让学生预习之前,笔者对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原因是什么?问题 2:人民解放军最后取胜了吗?为什么?问题 3:如果让你用合适的语言描述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你会怎样描述呢?通过较多的提问,不仅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的习惯,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升素养打下了基础。
(二)现实问题导向策略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创新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博大精深,提升学生的多元发展性。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具体教学形式进行创新:
首先,语文教师可以将语文教学与自然环境相链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提升学生的自然发展观。以学习“四季美景”单元知识为例,笔者让学生结合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了解,让他们进行大胆的交流和分享,他们可以分享自己所见的一种自然景观,可以描述自己所喜欢的一个季节,还可以说一下自己欣赏的一种花、鸟、鱼、虫等。在自由交流中,学生的心扉打开,其对自然的情感迸发,这时即便不用笔者刻意讲解,依然对学生的语文素养产生了极大的触动。
其次,语文教师要创设生活情境。

生活是语文的起源,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点燃源,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注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联系,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产生极大的触动。在学习“文明的印迹”“民风民俗”等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寻生活中丰富多样的文化风俗,学生可以搜集身边的民俗文化,可以搜集相关的视频片段等,在相关生活情境的熏陶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被提升。
(三)采用多样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形式关系到学生的课堂兴趣,也关系到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方向。为此,语文教师要进行教学形式的创新,当然这种所谓的创新不是将传统的教学形式全然摒弃,而是让学生也参与到课堂中。必要的时候,语文教师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中,在图片或视频的刺激下,将学生的情感激发,语文的教学成果自然显著,以学习《皇帝的新装》一课为例,笔者让学生进行了初步的阅读,对文本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形象进行初步的把握;之后笔者为学生播放了故事的电影片段,让学生结合文本阅读再次升华对人物的认识。再之后,笔者鼓励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角色,体会不同人物角色的心理变化和行为状态,仔细揣摩故事中典型人物的特征。在学生进行表演之后,笔者让学生对人物的形象进行分析,这一次,学生们对人物的形象已经全然在头脑中,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升了学生对语文的探索积极性。
(四)当代文化参与策略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当代文化融入到语文教学内容之中,让学生对语文学习树立新的认识,对语文的知识领域产生新的体验,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认同感:
首先,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构建语文学习共同体。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在丰富的知识体系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比如,通过读书会、文学社团、志愿服务队、读书沙龙等方式,合作探究和思考当代文化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增进对当代文化现象的透彻理解和体悟。其次,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合理应用新型学习技术,实现学生的自主性和与时俱进性。比如,引领学生利用网络、电影、电视、图书等渠道,了解当今的最新语文发展态势,对当今的最新热点话题进行互动和点评,提升学生的语文参与意识,提升他们对语文的独特情感。
(五)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要让学生参与课堂话题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语文中的情感,与文本的主人产生情感共振,提升学生对文本主旨的了解,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以《桃花源记》课堂教学为例,笔者让学生结合文本,进行交流,探索为什么渔人明明答应了世外桃源的人要为他们保守秘密而最终还是告诉了太守。如此,学生们快速进入到讨论中,有的小组认为之所以告诉太守,是因为渔人想和太守一起过世外桃源的日子;而有的小组认为,渔人告诉他人,明显说明了渔人是一个不守诺言的人,这种人要在现在,那是损人利己的行为。在各种讨论中,只要不太离谱,笔者都给予了学生尊重,也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发展素质。但是语文教学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为此,语文教师要不断研究新的教学理论,研究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参与实践、增加体验中,提升对语文的情感,让学生在参与课堂中进行讨论和交流,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审美与创造能力,增进学生对语言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在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中提升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努力,学生只有不断配合并做到与时俱进,才能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实际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学利.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9(32):45.
[2]李华.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语文教学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2):24-26.
[3]江跃.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AFL作文教学模型的建构与运用[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7(01):23-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