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火电厂干除灰锅炉机组除渣水系统,原有设备中通常利用补充水源形成循环水构建封闭的循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水中含有过多的除灰水悬浮物后就需要进行外排,大量排放污水不仅造成水资源浪费,同时还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不符合新时期国家和行业的要求和标准。因此通过系统分析并计算水量平衡,提出对除渣水进行循环利用的新方案,能够有效降低污水的排放量,同时也能使除渣系统补水量大大降低。本文对火电厂干除灰锅炉机组除渣水的循环利用进行分析和说明。
关键词: 火电厂;干除灰锅炉;除渣水;循环利用
新时期,我国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随着粉煤灰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大型火电厂开始使用干式除灰系统,对于锅炉排渣通常利用水除渣的方式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方法最大的弊端是除渣系统中存在大量的除灰水。利用水力除灰后,除渣系统内的一部分废水通常用于灰场制作灰浆使用,但是干除灰系统中的废水没有适当的消化途径。如果直接对外排放不仅会造成污染,还会造成水资源浪费。进行合理处理,则投入大量的建设资金,具有一定难度。因此需要合理利用此部分废水,一方面能够实现节能减排效果,同时还能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一、简述除渣系统运行情况和运行系统
以某电厂为例,锅炉机组采用灰渣分除的模式,利用正压浓相气力输送进行除灰,没有备用水力。利用水力喷射器、渣浆提升泵、脱水仓方式进行除渣。除渣系统利用循环水进行补水。从实际运行数据中可以了解到,除渣系统的补充的水量相比系统运行消耗的水量要高出很多,因此存在大量无法消耗的废水,只能进行溢流和外排。系统中要保持很大的流量,因此会导致浓缩机和脱水仓的运行负担较大,运行时会保持持续进水的状态,因此渣浆水停留在设备中时间较短,对灰水分离的效果会造成一定影响,会导致系统水中的灰渣颗粒含量超标,会加速管道和设备的磨损,导致贮水池的灰渣严重淤积,排放水中的悬浮物超出规定标准【1】。贮水池的回收水通常用于灰库的加湿搅拌和脱水仓进行反冲洗,但是回收水的质量太差,容易造成滤网和喷头堵塞,因此只能使用工业水。造成此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原系统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水质问题,没有细致的分配和处理各环节的水源,因此系统中的水会从全部设备中流过,原本系统中各水泵中要利用清水进行轴承冷却,但是清水会和渣浆水混合,流经脱水仓等设备后,水中还会含有悬浮物,会对水质造成严重的影响。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既要考虑在系统中将水质较好的清水和渣浆进行有效分离,这部分水不会流经渣浆池、浓缩机而是直接进入回收池中,同时还要尽量降低系统的补水量以及排除的水量,要尽量把回收水进行合理处理并冷却,将其现循环利用于冷却锅炉渣斗【2】。
二、干除灰锅炉机组除渣水的循环利用
在系统中增加一个较大的澄清池,是实现除渣水循环利用的关键,能够将其作为回收水如设备冷却水、渣斗溢流水等进行澄清、沉淀以及冷却区域。而原有的贮水池则单独用来存储脱水仓的析水,将这部分水主要用于冲渣和水力喷射器进行高压喷射水。利用这种安排能够实现分别回收和存储废水和清水。例如电厂中原有的两台已经停用的燃油机组,其中包含闲置的燃油罐,其中一个燃油罐距离浓缩机和脱水仓距离很近,可以考虑将拆除油罐,建安处理之前的挡油池后能够将其改造为澄清池。挡油池的容积符合澄清池标准,对其表面进行合理处理,成为澄清池,将其分为两极,在池子一侧设置入水口,沉淀澄清后在溢流到另一个池子中,再次进行澄清后即可实现重复利用,要定期清除池中的沉积物。实验数据表明,渣斗溢流水在静置5小时后,水中包含的悬浮物基本能够实现完全沉降,水质清透。渣斗溢流水流出时的温度约为60度,在澄清池中静置50小时后,再和温度较低的水如水泵轴承冷却水等进行混合后能够满足作为渣斗冷却水的温度标准。
改造后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一部分是渣斗冷却水系统,主要容纳渣斗溢流水及冷却水泵轴承的排水,冷却水泵轴承的排水能够作为渣斗溢流水蒸发造成损耗的补充,继续保留渣斗冷却所用的循环水补水管道,可以作为调节水温和补水的备用通道。另一部分为输送渣浆的动力水系统,主要通过冲渣水以及高压喷射水循环于输渣管路。还会将其中一部分用于补充系统的水量损耗。改造后实现了系统补水量和消耗水量持平的态势,不再排放污水【3】。澄清池中的水质符合作为灰库用于干灰加湿搅拌和脱水仓用水的标准,多余的水还可以在灰库和脱水仓进行合理利用。
结束语
经过对原有设备和设施进行改造,投入少量资金用于增加连接管道和台泵,能够带来极为客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更好的实现节能环保目的。改造之后经过详细记录和计算显示,能够节省大量的水资源,同时能够大幅降低排放的污水量。能够为发电厂节约大量的资金,创造更理想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
参考文献:
[1] 夏明明. 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渣器控制策略改进与优化[J]. 名城绘, 2019(04):P.206-206.
[2] 张瑞锋. 电除尘及除灰系统运行优化方法探究[J]. 电子乐园, 2019(10):0041-0041.
[3] 赵小强, 李绍刚, 韩丽娜. 2×1000MW机组除灰系统节能改造[J]. 华电技术, 2019, 041(005):50-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