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林业扶贫工作的主要问题及优化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4期   作者:李莉
[导读] 扶贫是保护贫困户的合法权益,帮助贫困地区减轻负担的重要手段
        摘要:扶贫是保护贫困户的合法权益,帮助贫困地区减轻负担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精准扶贫思想指导下,我国贫困人口每年减少约1400万,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而林业经济的生态性和收益性注定了其是扶贫工作的有效途径,林业扶贫在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改善贫困地区经济状况、拉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依靠林业扶贫是实现扶贫脱贫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林业扶贫;问题;优化措施
         1林业在扶贫领域的意义和作用
         1.1改善贫困地域民众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在很多贫困地域,由于受到经济发展问题的制约,致使其对林业管护、生态防护等工作不够重视,进而诱发了诸多问题。一方面,民众对林业工作缺乏应有的思想认知,没有将林业置身于生态建设、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甚至为了眼前利益而在一定程度上不重视林业发展;另一方面,民众在林业建设工作中缺乏应有的行动突破,在森林管护中不作为、不重视,在林下种植中趋于应付、不求质量,在林下养殖中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由于思想和行动的制约,导致民众生活质量尤其是生存环境质量持续恶化,既影响了扶贫工作的开展,也阻碍了经济发展。然而,将做好林业工作与扶贫脱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则可以切实改变两者之间长期脱节的不利局面,促进脱贫工作取得实效性进展。
         1.2促进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受到贫困因素的影响,使得很多贫困地域的林业工作与经济发展不能同步进行,林业建设滞后与经济发展受阻已成为难以平衡的主要矛盾。对此,唯有加强林业工作,将林业建设渗透到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在贫困地域,加强林业建设,推动林业工作的开展,可以改变当地的生态现状,进而引导人们以更加科学的思想意识与行为指导投身经济建设,将现代化机械手段应用至林业工作,实现林业工作与其他产业的有机整合,改变民众的生产、生活现状,提高民众经济收入,实现贫困地区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开展林业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基础设施装备落后
         我国大部分林业资源密集区多位于老、少、边、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局限性以及经济发展的落后,这部分地区的供电、通信、道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并未纳入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投资计划,从而使得这些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十分落后。硬性条件的不满足导致了扶贫政策的难以落实,即使有了国家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也严重阻碍了这些地区脱贫工作的有效展开。例如在发展森林旅游方面,景区的住宿、交通等配套设施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那么就无法吸引游客,带来经济收入。此外,贫困地区与重点实验平台的合作严重缺乏,高新实用技术应用不足,从而使得基层站所的基础设施装备落后,扶贫工作的效率较低。
         2.2林业产业的自身局限性
         林业产业最大的局限性就是投入大、见效慢。一方面,发展林业产业的成本相对较高,林业扶贫工作需要大规模资金投入,因此如果缺乏足够的拨款,就很难启动,或者半途而废。此外,目前林业拨款数相对于制造业和农业偏低,因此就更需要充分利用资金,用最小的花费实现最大的效益,这对于从事相关扶贫工作的人员来说也是不小的考验。另一方面,林业产业见效周期长,其最开始的产出也许对贫困地区的收入贡献并不突出。因此很多贫困户出于各种主观与客观因素的考虑,极有可能会因为眼前微弱的利益,而选择放弃未来可以给他们带来持续的经济收入来源的相关产业,这给扶贫工作的展开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优化林业扶贫的措施
         3.1因地制宜
         林业扶贫的关键在于根据当地特色,因地制宜,精准扶贫。例如湖南湘西州有着得天独厚的风景优势、民族文化和物产资源,那么扶贫的关键就在于加大对古城景点、度假村、文化产品等旅游项目的扶贫投入。山西吕梁的气候和土地适合发展林业种植产业。因此扶贫就应该侧重于扶持林菌、林果、林药、林畜等林下经济。总之,在林业扶贫的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根据贫困地区的林地资源、生态环境来确定适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为后续扶贫活动奠定基础。
         3.2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扶贫工作
         扶贫工作的展开需要探索多种产业发展模式,而不能单单依靠贫困户和合作社。要想增强脱贫内生外生动力,就需要采取股份制、承包等多种运营手段,充分整合资源,将社会资本引入林业扶贫。最为典型的就是“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这种新模式。公司提供资金、技术以及设备等资源,并与合作社签订订单。基地作为示范点,起到一个标准模范的作用。合作社负责把分散的贫困户组织起来,并不断吸收新的贫困户入社,对他们进行指导和服务,以降低成本,提高技术水平。企业给合作社一定的返利作为合作社的利润,合作社将利润返还给贫困户。贫困户在合作社的指导下完成公司订单需求,通过节约下来的成本、产品交付以及合作社盈余分红来获得收益。将各种社会资本引入扶贫工作,不仅能带来额外的资金支持,还能扩大需求,进一步丰富贫困户的收入的来源渠道。
         3.3借助林下种植促进贫困领域产业整合
         宝贵的林业资源除了在防风固沙、水土流失、生态功能层面有重要作用外,还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实现林下种植与脱贫攻坚的高效融合,可以提升扶贫工作效能,为民众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因此,结合不同地域环境优势,通过林下种植工作的开展,鼓励民众主动开发必要的种植项目,将那些具有经济效益的作物适当培植于林木之间,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持续稳定的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对应地域的生态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扶贫工作的开展。例如,在林木覆盖率较高的地域,可以通过大量种草的方式,推进畜牧产业的发展;在林木覆盖率较低的地域,可以适当栽植一些经济性林木,以带动当地劳动力的有效利用,以此来达到有效整合产业资源、改变贫困现状的目的。
         3.4林业知识和技术扶贫
         一是对贫困人员进行林业政策、知识、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林业政策和技术,提高贫困人员文化素质和林业政策、知识和技术水平,掌握林业生产经营信息动态,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付诸于生产实践,促进贫困村贫困户的林业发展,增加经济收入,脱贫致富。
         二是通过林业科技特派员的技术指导和帮扶。近年来,市林业局派出林业科技特派员,深入融水、三江、融安等县,指导和推广林业生产技术,助力精准扶贫。如我市林业技术推广站一名林业科技特派员在融水县成功推广林下养蜂,吸纳几十户贫困户参与,增加贫困户群众的收入,收到良好示范效果。
         结论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在林业资源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扶贫领域的诸多工作都或多或少与林业有着对应关联。因此,充分发挥林业在扶贫领域的作用,通过对林业资源的高效整合、林业优势的合理开发,让贫困地域民众切实认识到林业对扶贫脱贫的意义,然后在诸多有效措施的落实下,实现林业工作与脱贫攻坚工作互促并进。
         参考文献:
         [1]王丽.发挥林业生态扶贫优势助力打好打赢脱贫攻坚[J].甘肃林业,2019(5):23-24.
         [2]潘碧文.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引领林业生态精准扶贫[J].农家参谋,2019(19):98,206.
         [3]田东霞.林业扶贫:符合贫困山区特点的脱贫道路[N].中国民族报,2019-09-10(0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