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分析于红力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4期   作者:于红力
[导读]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混凝土结构是主要的结构类型

        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混凝土结构是主要的结构类型,在施工过程中,为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有关施工人员需从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加以控制,尤其是要把控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的应用效果,保障混凝土施工的规范性,避免混凝土施工技术不当引发的混凝土裂缝等质量缺陷,促进建筑工程经济与社会效益等的实现。基于此, 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
引言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是整个建筑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决定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必须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视,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目前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得到一定的技术保障。涉及施工中的各个关键技术问题,施工人员要正确了解和把握,做好各项工作的组织调控,以促进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
1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概述
         1.1 混凝土结构含义
         混凝土结构主要包含了水、水泥、石子、砂等多种材料。从当前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种类通常包含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类型。作为建筑工程结构的主体,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直接决定着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保障施工的规范性。
         1.2 混凝土结构特性
         混凝土结构在当前建筑工程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主要是由于其具有极强的耐火性能、抗腐蚀性、整体性、可塑性等优势。整体性主要指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建筑工程的结构类型与特点,浇筑成为整体性结构。可塑性表明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有关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进行几何结构形式等的科学设计。再加上混凝土原材料获取方便、整体造价较低,能有效实现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这就使得混凝土技术在工程领域应用极为广泛[1]。
2 混凝土准备阶段的关键技术
         2.1 混凝土的制备
         在混凝土的制备过程中,首先要确保原材料的质量。例如,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材料,因此,首先应对水泥的规格以及水泥的性能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水泥的强度符合工程的标准要求。应避免采用含有氯盐的水泥。除此之外,还应结合工程的实际需求适当添加相应的外加剂。除水泥之外,还应注重把控粗细骨料的质量,要确保粗骨料的粒径小于构件整体厚度的0.75 倍。因此,粗骨料的粒径通常都应小于4cm。最后,混凝土的拌制需要用到大量的水,因此也需注重把控水的质量。
         2.2 混凝土的配比
         在混凝土的配比过程中,应通过配比实验来实现最佳配比。完成配比之后,要注重检测混凝土的强度,在混凝土的强度符合建筑工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才能投入使用[2]。
         2.3 混凝土的搅拌
         要结合混凝土的性质合理选择搅拌机械。例如,在塑性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应选择自落式搅拌机械;如果需要搅拌干硬性混凝土时,则应选择强制式搅拌机械。不同搅拌机械具有不同的特点,只有合理选择搅拌机械才能保障混凝土搅拌的质量。
         2.4 混凝土的运输
         运输过程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注重对混凝土运输过程的管理。要确保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不会出现离析现象。应尽量缩短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因此,应在建筑工程附近对混凝土进行搅拌,缩减混凝土的运输距离。


3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
         3.1地基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中,地基是负责承载的部分,其强度与稳定性关乎整个建筑物的建设质量。为强化地基结构的施工高质量,施工技术人员需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如地基所处的施工环境复杂,还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目前,可供选择的施工技术方法有:注浆法与换填法等。此后,就可从根本上提高地基结构的作用稳定性。对于地基施工技术的确定,应综合比选施工材料与设备技术。施工完毕后,还要对地基实际的承载能力进行核验,以保证其作用性能与设计目标一致。
         3.2 防水施工技术
         复合涂料,作为运用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防水涂层,其不仅要具备与工程建设要求一致的防水性能,还要对环境危害进行控制,以避免有毒物质散发至空气环境对施工一线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为提高防水处理施工技术的运用效果,相关人员应在外墙钢丝网内进行水泥与胶凝物质的填充。然而,此项操作与建筑工程混凝土绿色施工的环保理念不一致,技术人员应从当前多元化的市场环境中选用具有降低建筑能耗的材料设备,在保证混凝土结构防水性能的同时,降低对周边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3.3 水泥灌注施工技术
         作为建筑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施工技术,水泥灌浆技术,具体施工过程中,就是将掺入外加剂的水泥与钢筋结构混合使用,来使钢筋与水泥材料形成一个整体。当水泥粘结力经外加剂显著提升后,就可增强建筑工程结构的整体强度。值得注意的是,水泥灌注施工前,应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操作,以避免灰尘等杂物对水泥灌注施工效果造成影响。此外,还要通过分层灌注来规避离析现象发生。施工处理技术人员还要从整体角度出发,对场地整体进行观察,以保证注浆厚度与平整度的适用性。
         3.4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在浇筑之后还要注意其养护问题,通过对混凝土及时且正确的养护,可以改善混凝土的质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所以混凝土的养护技术是混凝土施工处理中的关键技术。在养护的过程中,需要尤其注意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通过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浇水和覆盖塑料薄膜的方法,防止太阳照射和风的作用,避免混凝土迅速变干。混凝土在拆除模板之后,还应该持续一周左右的浇水养护工作,根据混凝土的干湿情况,调整浇水次数和时间,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在这个过程中,最好记录每次的养护时间和养护情况。如果是在冬天施工,还应该注意混凝土防冻措施,通过添加防冻剂或者进行蓄热,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及持久性[3]。
         2.6 混凝土温度控制技术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耐久性能、抗震性等,必须严格把控混凝土的温度,温度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在控制温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混凝土材料的配比来进行把控。例如,通过降低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或者增加混凝土中的煤灰粉、矿粉的用量,都可以起到降低混凝土凝固时的温度的作用,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2.5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在搭设模板支架的过程,要注意不能出现支架倾斜或者坍塌现象,保证模板搭建在稳固台面上,使模板具有较高的稳固性,以免在混凝土浇筑时出现模板位移情况,并由于模板位移造成混凝土裂缝现象。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严格禁止在施工过程中私自加水,以确保混凝土的坍落度能够满足标准要求,做好入模坍落度的把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干缩裂缝的产生。在拆除混凝土模板时,一定要观察混凝土的凝固强度,当其凝固后的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将模板拆除,不能为了缩短工期而过早拆除模板。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处理技术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注重对关键性技术的把控和应用,保障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蒙修衍.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分析[J]. 技术与市场,2019,26(1):153,155.
[2] 陈飞.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分析[J]. 科学技术创新,2019(24):128–129.
[3] 刘瑜.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分析[J]. 低碳世界,2019,9(6):154–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