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的应用研究 王进兵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王进兵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信息技术已在各行各业取得了广泛应用,并为行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获得做出了重要贡献。
        湖北景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孝感  4321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信息技术已在各行各业取得了广泛应用,并为行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获得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章将进一步分析信息技术在建筑智能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某项目为主要研究对象,在阐述建筑智能化系统架构的基础上,针对系统集成技术的应用研究进行分析,旨在给我国信息技术在建筑智能化建设中应用水平的不断提升带来一定参考。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应用
        1 引言
        在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中,智能化建筑越来越常见,并且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基于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的后续应用来看,其确实相对于传统建筑物具备多方面优势,功能更为强大,符合未来建筑工程项目发展趋势。但是在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则往往表现出了更大的难度,尤其是对于一些核心智能化系统的构建,更是面临着较高要求。如果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单位无法与时俱进提升自身施工水平,必然也就极有可能在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中出现较多质量问题,加大质量管控至关重要。
        2 建筑智能化系统架构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信息化技术、数字化技术、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医疗服务的数字化水平、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逐步普及,建筑智能化系统在医疗建筑工程项目领域中的应用愈加广泛,在较大限度上直接加大了智能化建设项目成本的压力。因此,为了尽可能地强化建筑智能化设计,考虑用户核心需要、使用需求、管理模式、建设资金等多方面综合情况,进而对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相关功能、规模配置以及系统标准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达到标准合格、功能齐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平衡,为人民生活谋取最大化福利。
        3 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系统性的规划理念
        现代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缺乏系统的规划管理体系,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从而导致工程建设参与人员技术能力不达标。很多建筑企业对于智能化建筑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往往会提出过分的要求,而施工队伍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导致意见出现偏差,造成建筑工程建设出现问题。
        3.2 设计过程与实际脱节
        在建筑设计阶段,没有将设计的细节进行规划和标注,造成设计图纸过于简单概括,没有实际联系到施工的各项环节,也没有融合工程造价的相关因素,造成设计和施工无法进行系统的联系,造成施工过程中状况频发,不利于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和发展。
        3.3 设备布局安装不合理
        对于建筑智能化工程中涉及到的弱电系统施工处理而言,如果相关设备布局不够合理,或者是在安装过程中存在明显偏差问题,也难以促使弱电系统稳定运转,进而导致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后续应用功能受损。因为当前建筑智能化工程中涉及到的子系统相对较多,比如DDC控制箱、配电箱、移动数据中断以及安全设备箱等,都是后续弱电系统运行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环出现错误都会干扰整体运行效果。但是在具体施工安装中,很容易因为位置选择不当,或者是具体安装操作存在一些细微缺陷,造成建筑智能化工程难以形成理想运行效果。此外,在相应设备安装中,往往同样需要做好防腐以及防干扰处理,这也是当前容易被忽视和落实不到位的内容,对于后续弱电系统的运行耐久性产生威胁。
        4 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的应用
        4.1 建立健全智能化建筑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智能化管理体系,通过创新优化监督管理方式,制定科学的建筑管理标准,加强制度的建设,用制度约束施工人员的行为,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在智能化建筑建设过程中,会用到大量的科技设备,对于科技设备的管理非常麻烦,很容易因为人为原因造成损坏,因此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对维护设备较好的人员或小组进行奖励,对于有意损坏设备的人员,一经发现进行严惩,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资源和成本浪费。
        4.2 加强科学技术的应用
        建筑企业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加强提高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提高科学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更好地使相关管理部门创新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并且有效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促进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持续发展。其次,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加强科学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保证在施工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更好地提升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因此,建筑企业在加强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等相关技术,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检测,从而有效实现建筑工程项目智能化管理。最后,建筑企业加强科学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更好地提高对施工质量的检测,及时获取施工过程中一系列数据信息,从而更进一步提高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
        4.3 管线材料验收控制
        针对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管线材料进行详细把关同样也是规避质量问题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需要技术人员在入场时进行严格控制。因为智能化建筑施工中涉及到的管线材料类型众多,如此也就需要首先从采购清单入手进行把关,要求严格按照施工需求进行分析,明确各类管线材料的选购要求,如此也就可以结合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确保管线材料的采购更为适宜合理,杜绝类型和数量方面的偏差问题。在所有管线材料入场时,技术人员同样也需要严格控制,首先结合清单需求进行审查,确保相应管线材料不存在规格不对应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依托必要的试验检测方法,实现管线材料质量的进一步监管,对于存在性能缺陷的材料予以及时替换,以求保障入场的所有管线材料都能够较好符合施工质量要求。
        4.4 系统集成关键技术
        就数据通信技术而言,建筑智能化集成系统在其设计过程中采用了集中式的数据存储管理模式,由建筑智能化集成系统的各子系统根据自身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实时记录和存储相应的生产数据信息,进而利用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数据通信技术,将实时的生产数据信息进行集中汇总和存储,从而保证建筑智能化集成子系统数据信息能够持续稳定且可靠准确地上报集成数据中心,完成数据通信和数据存储过程。就自动化控制技术而言,建筑智能化集成系统之所以能够称为智能化系统的重要原因,即建筑智能化集成系统能够根据相应的预先设定的规则,对所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而完成自动化控制,并进一步根据系统的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且在一系列的数据处理和措施设计过程中并不需要人工参与,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5 结束语
        通过智能化的设计系统进行工程规划设计,将工程造价融入工程全过程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工序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在竣工验收阶段通过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设备进行检测和验收,从而保障整体工程的质量稳定性,实现建筑行业的顺利健康运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鸣晓.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华建设,2019(05):54-55.
        [2] 吴抗美.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的应用分析[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02):21-22+25.
        [3] 韩晶.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05):113-114.
        [4] 秦帅.概述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及其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9):78.
        [5] 魏守军.探析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管理技术及其应用[J].中国标准化,2018(16):74-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