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油气集输系统能耗管理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4期   作者:侯雪姣1 周明泽2 范跃1
[导读] 投资量占比颇高的油气集输系统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损耗高的同时能耗占比也排在前列
         摘 要:投资量占比颇高的油气集输系统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损耗高的同时能耗占比也排在前列。在新时代节能减排的号召下,油气集输系统作为油气开采不可或缺的一环拔得了改革的头筹。对于加强油气集输系统能耗管理的加强和相关工作的展开成为了石油人的新任务。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油气集输系统能耗大幅度降低,本文将对具体的油气集输系统能耗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油气集输系统;节能技术;能耗管理;
        
         随着气候的恶劣,我国对于节能减排进行了相关的法律条文规定对相关的高排放高能耗等企业和机器设备进行限制。相关规定对于石油等工业的节能减排工程特别强调。石油企业的低碳化加强了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建设。在国家的号召下石油企业对于节能减排具体改革过程中,对于系统的合理化管理和技术手段介入的改造和升级成为了减少能耗的重要手段。在具体的技术环节进行升级改造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也减少了企业的成本消耗。从长远的角度看来,加强对于油气集输系统的能耗管理不仅符合国家的战略需要也符合企业自身经济的发展。
         1 从设计源头抓好油气集输系统的节能降耗
         油田的开采设备中,油气集输系统的能耗在很大程度上由系统设备建设的工艺决定。在集输系统中,针对原有的三级分布式的建设进行层次降低有利于集输的降耗。在地底原油进行抽取的过程中,将连接计量间的传输管道进行升级,提高管道的工作效率,降低使用能耗。地面集输系统的不同环节之间中减少布站和层级,提高工作效率。在系统的源头进行节能减排可以有效的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
         2 提高油气集输系统节能技术
         针对企业具体的油气集输设备现状,降耗工程应当进行深入地研究探索和实践,设计相应地油田节能技术减少系统地能耗,提高管理成果。
         2.1 不加热集输工艺
         随着集输技术的改造升级全面化,双管不加热模式进行原油的输送有效的提高了集输系统的工作效率。在开采行业中原有的加热系统能耗巨大且对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并不显著。双管不加热技术的研发可以有效的解决冬季加热进站耗费巨大能源的现状,在不加热的情况下通过冻土层的不加热双管道代替了需要井口回压与回压处加热炉的原有输送模式,在减少能耗的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提高集输系统的运输效率。
         2.2 引进油气混输技术
         在油气的具体传输过程中,企业不需要投入完整的液态油和气态油的分离设备与传送装置。在原油的开采处利用油气混输技术和集输网络相结合,使得井下的原油在没有进行分离的状态下直接随着油气混输泵的压力被传输到处理车间。在处理车间对原油进行具体的工艺处理,在具体的集输系统中油气混输技术能够有效的降低布站的次数,扩宽了原油运输的距离,能够大幅度的降低运输管道在井口的回压,高效的提取回收井口伴生气并且加以利用也减少了能耗,提高了经济效益。减少了在集输过程中的分离一步骤,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减少了能源的消耗。
         2.3 完善输油过程中加热炉提效技术
         2.3.1 冷凝式水套加热炉改进
         原油的加热炉作为能耗的主要方面,对其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有效的提高了经济效益和能源利用效率。在加热炉的节点处增添防腐蚀性能良好的冷凝器和对于冷水的高效排水装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排烟过程中机器的温度,降低了热量上的损失。
         2.3.2 真空加热炉
         加热炉在真空的环境下运行,炉内会营造负压力的环境。锅炉内部的气压在比空气中气压低的情况下,全自动燃烧机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燃料的利用率,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符合我国的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2.3.3 合理配置空气系数
         高指标的空气系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炉火温度,在排气的过程中增强了对于排烟的热损失。

空气通入的气流方向和走向与空气含氧量决定了材料的燃烧程度;所以,对于空气系数的合理调整能够减少能源的消耗。
         2.3.4 加热炉内部配套远红外辐射技术
         高效的远红外涂层在炉火中是能够提高红外的节能技术,提高转热的效率。远红外的辐射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提高设备的性能,延长设备的使用次数。瓷器化的受热表面会提高热能效率,加强设备的节约性能。
         2.3.5 加热炉余热回收技术
         对炉内的余热进行回收再利用在提高热效率的同时,也强化了企业的经济收益。对于采油厂的研究调查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回热技术在降低排烟温度的同时也提高了炉内的空气温度。
         2.3.6 管道技术升级
         针对中国原油管道面临的多种物性差异大原油同管输送的新挑战,成功研发多品种原油加剂改性长距离顺序输送冷热油交替输送长距离含蜡原油管道间歇输送等安全、高效输送新技术满足了石化企业和油田对原油加工、生产的复杂要求,管道实现了安全、高效、灵活运行,标志着原油管道输送技术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3 加强企业建设
         3.1 企业领导人注重企业精神培养
领导要贯彻可持续的发展的观念,在员工内部进行思想课的举办,加强企业内部节能减排精神的培养,形成独特的企业内部文化。注重节能减排,减少运营成本。
    3.2建立合理的节能机制
良好的节能机制有利于节能工作的展开,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可行性。加强对于能源的管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可持续战略的发展。
    3.3针对热能和电能进行合理管控
采油过程中油气集输系统的热能与电能消耗成为了消耗的主要占比对象。有针对性的采取技术手段升级和人工校正与提高热能和电能的利用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能源的消耗。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一强调科学性,合理化的管理注重技术手段与人工相结合实现企业更高,更快,更强的发展。
    3.4 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企业对于员工的节能减排工作意识的管控应当从其工作结果进行检查。并对节能减排意识强,在工作过程中降低能耗更大的员工进行鼓励。企业用应用完善的规章制度以监督在工作过程中消耗较大的员工。严格的实行奖金与惩罚制度,将降耗与员工工作薪资相结合,全面提高企业员工节能减排意识加强节能工作的建设。
    3.5培养员工保护设备思想
在思想上引导员工进行爱厂如家的精神建设,对于设备的使用应尽可能减少损耗保证设备的可持续长久化的运行。设备工作优良的状态提高了其工作效率保证了技术利用的最大化,提高了经济效益。
         4 油气集输系统改造实例
         对于加强油气集输系统降耗升级的过程中长庆的油田公司成为了当地的技术改革运行规范。其公司的主要技术升级模式为:对油气集输系统的运行进行整体的优化升级,有针对性地对输油泵与加热炉的各个节点进行节能化改造;企业对于设备的改造过程引进了最新的仪器设备,包括三相分离器与大规模的排水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燃烧器与减压过滤设备进行维修和改造,优化技术参数。
         5 结束语
         结合本文的分析可以得出企业在具体的技术改造升级过程中要注重设备的细节和技术改造的可操作性,提高油气运输过程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集输系统的能耗。工程的一切要以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出发,以节能减排作为油气集输系统升级改造的主要方向。加强油气集输系统能耗管理的同时为人们生活营造更美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李秀娟.油田加热炉节能运行的综合评价[J].大庆:大庆石油学院,2019(03):29-30.
         [2]袁永惠.油气集输能量系统的热力学评价与分析[D].大庆:大庆石油学院,2019(05):17-20.
         [3]李雪峰.油气集输系统的能耗评价与能耗分析[J].应用能源技术,2017(04):8-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