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食品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及改进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4期   作者:姜学丽
[导读] 食品检测是涉及多因素的复杂、综合过程,做好各因素的控制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有效的关键。

       [摘要]食品检测是涉及多因素的复杂、综合过程,做好各因素的控制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有效的关键。本文就影响食品检测的各因素进行分析和论述,对检测过程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食品安全;影响因素;准确性
         食品安全关乎民生,食品检测结果为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因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食品检测涉及抽样、制备、称样、仪器设备、试剂耗材、检测方法、环境、人员、质量控制等诸多环节和因素,确保每个环节的规范和准确,以减少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食品检测的影响因素
         1.抽样
         抽样应科学规范,抽取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真实性、准确性和送检及时性。抽样人员应调查食品原料、加工、运输、贮藏方法条件、周围环境卫生状况等,配备清洁、干燥的抽样工具和包装容器。采样信息记录应详细、全面、清晰并标识于样品上。固体样品应从上中下分层抽取样品,混合后按四分法取样;肉类和水产应根据项目要求从不同的部位取样;预包装样品应按批号随机取样,根据净含量大小取样;液体类样品应将样品混合均匀后采样;参伪和中毒食品样品采集应具有典型性;当需要查明样品是否混入其它品种时,允许进行选择取样。抽取样品应一式三份,分别供检验、复验、备查或仲裁用。抽取样品应及时进行检测,否则应根据检测方法和环境要求进行储存。
2.样品制备 
         根据检测项目和标准的要求,通过粉碎、匀浆、预干燥、脱脂和糖等方式利用破壁机、绞肉机、匀浆机、烘箱等设备对待检测样品进行预处理。根据样品的类别、检测标准要求,除去果核、蛋壳、骨头和鱼鳞等非食用部分后进行制备;蔬菜、水果等高水分样品、花生、大豆等高脂肪含量的食品、液体或浆状样品均应采用相适宜的方式将样品混合均匀。此外,根据食品的检测项目和理化性质要求,待测样品还需要进行消解、萃取、浓缩、净化、灰化、蒸馏等进一步的处理。
         3.称样量
         样品根据检测项目和理化要求,对样品的称取有不同的重量和精确度的要求,对于称样量很少的样品,取样的代表性直接影响检测结果。因此,称取样品前应将样品充分混合均匀,称样量要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又要与标准和设备的要求相匹配。
         4.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是食品检验检测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它的精确度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实验室应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仪器设备如天平、移液管、PH计、移液枪、容量瓶、滴定管、色谱仪、光度计、光谱仪等应定期进行检定/校准,检测人员应对检定/校准证书进行确认以确保仪器设备满足检测要求。实验室应对使用频率高、经常移动的设备制定设备期间核查计划,并定期进行期间核查。实验室环境也会对仪器设备的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设备的维护保养应定期开展。


         5.试剂、耗材和标准品
         实验试剂、耗材和标准品的选用、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是食品检测的直接影响因素。食品检测试剂分为优级纯、分析纯、化学纯和实验试剂等类别,耗材的种类多,根据检测项目、标准和仪器设备的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试剂和耗材是确保检测结果的关键。新购置的试剂、耗材和标准品应进行常规验收和技术验收,不满足检测要求的严禁用于检测过程,此外,还要定期进行核查以确保不因保存方法不当而影响实验结果。试剂、耗材、标准品及滴定溶液应根据其性质和标准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保存,以减少其挥发,或受光照、环境温湿度的影响而改变浓度影响检测。
         6.检测方法
         食品的检测方法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不同的检测项目有不同的检测方法,同一检测标准针对不同的产品种类又包括多种方法,实验室应根据产品种类、项目要求、设备等合理选择检测方法。如食品中铜的测定,GB5009.13-2017中有四种方法,石墨炉法是适用食品中铜含量的痕量分析,火焰法是对食品中含量较高的铜进行检测的微量分析。针对样品的项目含量大小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至关重要。
         7.实验环境
   实验室的温度、湿度、粉尘、气压等因素也会对检测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如PH值、酒精度等常规理化项目需要在常温20℃条件下进行检测,否则应对检测结果进行温度校正;色谱、光谱、质谱等精密仪器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实验前应控制好环境条件,使设备在稳定的条件运行;低温保存的样品、试剂或溶液,应在实验前放置于室内,使其与环境温度一致,以减少温湿度对检测结果的干扰。
         8.人员
         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工作态度制约着检测过程,检测操作的规范程度以及对工作的责任心直接影响检测结果。食品检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结果的大小影响着公众对食品的认知,因此需要检测人员秉持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做好每一项检测。由于每个人个体的差异,对食品的感官判定不同,对于标度读数也不尽相同,因此,要求检测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技术能力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减小检验误差。
         9.质量控制
         实验室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并实施是衡量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有效手段。实验室应通过能力验证、实验室间比对、盲样测试、留样复测、人员比对、设备比对等方式对实验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及实现检测能力的不断改进。
         10.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是检测过程的最后环节,应规范、科学的分析和处理检测结果。根据标准要求,进行数字修约和有效数字的表达,准确表达检测结果,对于食品检测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食品检测过程涉及的因素较多,抓住关键因素,克服次要因素,实现检测过程的可控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实验室应从人、机、料、法、环等因素做好检测工作的控制,规范样品制备、优化检验方法、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提升人员专业素养、做好环境监控,对检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优化处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杨宾利 食品检验结果准确控制因素分析[J].医药前沿,2015(16).
[2]许苗苗 食品样品检验问题与对策分析[J].工程管理前沿,2019(19).
[3]王英娟 影响食品检测准确性的相关因素及解决策略探析[J],城镇建设,2019(13).
[4]汪博 论影响食品检测准确性的相关因素及解决方法[J],城镇建设,2019(24).
[5]王文静 李景阳 邵琦 食品检验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J],基层建设,2019(17).
[6]徐颖 食品检验准确性的控制因素分析[J],科技中国,2017(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