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筑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预制构件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形式,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当前的建筑体系中,装配式建筑工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研究装配式建筑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及相关策略,简要介绍了装配式建筑,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详细论述了影响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的因素及相关措施。希望提高有关人员的重视程度,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不断推进总装建设项目管理现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究
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改革开放以来,恩格尔人的生活系数下降,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食物率指标迅速下降,人们开始关注生活中的其他事情。近年来,建筑工程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预制构件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形式,正逐步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本文对装配式建筑项目的管理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影响因素和策略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装配式建筑的概述
(一)装配式建筑的含义
装配式建筑是指由工作人员用预制部件直接拼装而成的建筑。由于预制构件形式多样,施工方法不同,装配式建筑一般可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等建筑类型。装配式建筑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现代生活中,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
(二)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装配式建筑是在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建造的,有能力的工作人员认为,建筑用房也可以分批、成套地进行装配和生产,如工业生产,20世纪初就形成了装配式建筑的概念,这一概念产生于60年代。随着现代工业水平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以其速度快、造价低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装配式建筑主要有六大特点和优势:大部分预制构件可直接在工厂加工生产;施工现场内有大量的组装工程,比浇铸工程简单;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设计等工作可同时进行;装配式建筑规划和计算机化的标准化程度很强,有利于绿色建筑的发展,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更加尊重能源和环境。
二、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影响因素
(一)节点问题
由于建筑结构多为框架结构,混凝土结构施工复杂,梁柱节点受力条件不同。在设计中,如果荷载组合考虑不充分,应力计算不合理,将产生很大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对不同等级混凝土的抗力进行分析,并在施工过程中对其进行控制。在实际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接缝处理尤为关键。由于水平施工缝的存在,应注意柱基础施工中隐患的处理,保证施工缝的合理调整,注意施工缝的预留位置,考虑混凝土中柱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考虑水平构件与竖向构件的相互作用,必须注意柱顶的施工缝。梁柱铰接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特别是由于不同等级混凝土粘结变形,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必须结合混凝土标号的强度,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
(二)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达到标准,我们需要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按照设计方案协调工程零部件的生产、运输、仓储、安装等连接工作,确保生产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优化施工现场人员、机具、设备的配置,加强对堆场的管理和控制,确保各项工作的高效安全实施。但现阶段我国预制构件施工项目管理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观念落后、管理人员管理方式不规范等问题,导致施工效率和预制施工质量达不到预想的水平。
(三)人员与操作问题
施工过程中的操作不规范,会导致构件、附件连接不规范、牢固度不够等诸多问题,对施工质量产生重大影响。预制构件建筑与铸铁建筑的区别不仅体现在生产经营方式上,还体现在管理机构人员和施工现场人员的比例上。施工人员不按施工规范或说明书使用施工机械,容易影响施工质量;另一方面,零部件的组装过程比较繁重,操作比较复杂,同时专业性强技术人员可以为生产工艺和零部件生产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做出贡献。
因此,必须对人员和机械质量进行全面管理,按照规范和施工指导书使用机械设备,注意机械设备的使用效果,有效避免损失。
三、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对管理理念进行完善
为了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首先要创新管理理念。建设项目的正常实施,要求管理者善于从长远的角度看待问题,并结合当前的实际发展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认识到这项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重要性,确保管理理念在实践中的正确落实。施工周期短是装配工程的一大特点,对施工环境要求不高。大部分施工环境比较适宜,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也不太大。但是,传统的建设项目容易受到时间约束、施工环境、劳动力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二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施工不适合总装设计,因此必须创新和完善管理理念,才能更好地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提高工程管理质量。
(二)合理利用机械自动化技术
在装配件生产过程中,应用机械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产品质量,保证装配件生产规范的统一,优化生产效率。外墙板生产线由输送系统、准备系统、预养护系统、养护系统和拆模成品输送系统组成。整个生产过程由自动化系统控制,机械设备按说明书自动工作,生产参数精心调整,产品与设计设计误差很小,有效保证了零部件的质量。在安装施工中,施工单位可以应用机械自动化技术自动识别位置,自动校正垂直构件的垂直度,提高施工的精度和效率,保证施工安全。
(三)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制度
承包商在开始包装类型设计后,应充分了解项目信息,明确设计设计质量,明确项目建设的周期和成本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管理机构,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借助信息模型技术,我们可以构建一个面向总装施工项目全过程管理的数字化平台。在本项目中,具有相关资质的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负责每个项目的质量管理。根据设计项目、工期、施工人员数量、施工设备等项目要素,制定有效的施工制度,确定施工工艺。零部件进场后,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技术监督,确保施工人员严格按照预制构件安装程序进行操作,并在施工结束后报承包人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四)建设信息监管体系
在装配设计项目的管理方面,要建立科学的监理制度和完善的信息系统,以便对装配项目的施工现场进行实时控制,有效地维护现场施工的质量和安全。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引进和数字监控平台的建设,可以为预制施工项目提供施工建议,全面收集和分析建筑材料、工程设计、工程设计等方面的信息,为有效解决预制构件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问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结构是我国建筑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必须重视建筑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对施工过程和人员技术水平的管理。为保证总装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正确开展,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必须根据当前形势,解决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运营商应合理分类影响问题的因素,深入研究问题,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推动相关制度和标准的实施,为预制构件施工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张小保.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与防范措施[J]中国住宅设施,2018(09):99-100.
[2]张伟宏.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与防范措施分析[J]建筑施工,2018,40(09):1675-1676.
[3]刘阳.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328(18):127-127.
[4]王志刚.浅析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17):171-172.
[5]郭凯.浅谈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2):240-241.
[6]周旭.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居舍,2019,(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