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兰州城关区西关十字站整体改造设计过程,分析既有地段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经由城市设计和地段更新的可行性研究,重点探讨场地各空间要素的整合重构和景观空间设计表达。
关键词:旧城改造地段更新城市绿谷
1.项目背景
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迎来了城市化建设飞速发展的新时代,随着城市产业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既有地段、历史建筑等产业设施及建筑的功能提升、功能置换和改造利用成为城市建筑无法回避的难题。旧城改造,既是必然的历史发展趋势,也是提升人们生活品质的重要措施。
2.工程概况
2.1区位分析
兰州是甘肃省省会,是中国西北区域中心城市。城关区是兰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科研、交通、商贸中心,区位优势得天独厚。项目位于城关区最繁荣、人流量大的商业街区,属于兰州旧城的商业中心,毗邻张掖路步行街、西单商场、亚欧商厦,距黄河景观铁桥——中山桥仅470多米。该地段因各种原因在城市建设中旧城改造未能得到全面实施,城市配套设施匮乏,在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城市景观上存在突出问题。
西关十字整体改造项目东起中央广场西至临夏南北路西口,南起临夏南路北至临夏北路,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地面绿化景观工程和地下空间建设。规划对重点地段进行环境设计,沿张掖路步行街景观向西延伸。
2.2上位规划
从中心城区用地结构来看,本项目正位于兰州市城市服务功能主轴和特色产业发展轴上,为城市的商业中心,是城市建设的重要节点。
从中心城区用地规划来看,项目周边用地性质以商业用地为主,同时分布有医院用地、居住用地,项目所处用地为公园绿地。
2.3周边现状
基地周边较为繁荣,分布清真大寺、兰大第二医院、地税大楼、天宝时代广场等娱乐、办公及商业建筑,同时具备约25万复合型人口资源,其中定居资源5.6万人,周边2公里常住人口为56058人;办公资源11.7万人,周边2公里有30栋写字楼总建筑面积为140622平方米;教育资源6.8万人,周边2公里有28所学校。
2.4站点概况
西关什字站位于城关区临夏路、张掖路与中山路十字路口处,1 号线与3 号线在此换乘,1 号线车站沿临夏路东西向敷设,3 号线沿中山路南北向敷设。
1 号线西关什字站为明挖地下三层岛式站台车站,设于十字路口偏西,全长289m,轨面埋深约23.7m,站台宽度14m,标准段宽23.1m。
3.西关十字站整体改造项目设计
3.1设计理念
本次设计主要对以下内容的改造进行研究:建设内容包括地下空间建设工程、道路改造工程、地下停车场、市民广场、公交换乘站、公共绿化景观等工程。规划对重点地段进行环境设计,沿张掖路步行街景观向西延伸。
设计从“运动、绿色、黄河、丝绸、现代、文脉”6个关键字出发,以“金丝玉带,城市绿谷”为理念,通过场地改造与重构完成土地利用调整,打破原先封闭古板破败的格局而对城市开发共享,注入休闲、娱乐、运动等功能激发地段及城市的活力。景观优先,以人为本,打造宜人生态空间和城市共享空间,体现兰州“宜人之地”的城市精神。
图6. 景观总平面图
3.2 设计策略
地段环境改造面临城市文化内涵和多视点的形象视觉要求。场地内所有建筑和工程设施均处于闹市之中,以地面为界一分为二,下部是地铁车站,上部是市民广场,具有一定的功能复杂性和景观敏感度。基地南侧清真大寺是历史保留建筑,环境设计时也需考虑对景关系。
3.3设计内容
1、绿化景观设计
设计从长向维度考虑,以南侧清真大寺为起点,逐渐向北侧展开,通过不同景观节点的串联,形成“一带三区三节点”的规划结构。“一带”指从南到北贯通的慢行步道休闲带;“三区”分别是净心雅静、回旋艺廊和活力街区三个风格迥异,主题突出的景观中心,从静到动,从私密到热闹,满足人们不同活动的精神需求,同时与地铁站点的出入口和风井紧密结合;“三节点”指三处下沉广场,分布在不同景观中心之间。
图9. 夜景鸟瞰图
2、总平面图设计
西关什字站附属人防工程范围西至西关清真大寺向东30m 处,东至张掖路步行街,东西向长度487m,南北向标准段宽度70m。区间段开发为地下二层,地下一层为商业,地下二层为车库;车站段开发为地下三层,地下一层及地下二层为商业,地下三层为车库。设置2 个车库出入口,8 个人行出入口和3 座下沉广场。
附属人防工程总建筑面积65170 平方米,其中商业39585 平方米,停车库18308 平方米(可停车750 辆),附属建筑面积7277 平方米。
图10. 总平面图
3、剖面设计
区间段开发为地下二层,地下一层为商业,地下二层为车库;车站段开发为地下三层,地下一层及地下二层车站段为商业,地下三层为车库。区间段开发横向九柱十跨,宽度70 米,商业层净高4.7~5.5m,吊顶下净高3.5m,地下车库净高4.4m;区间段开发八柱九跨,宽度约70 米,地下一层净高为4.1m,吊顶下净高3m,地下二层中部净高为4.5m,吊顶下净高3m,两侧净高6.8m,吊顶下净高3.5m。顶部覆土1.5 米。结构底板与盾构区间之间净距不小于5m。
图13. 车间段横剖面图
4、平面设计
地下一层建筑面积20816 平方米,布置为商业,本层设置了3 座下沉广场及4 个直出地面的出入口,作为疏散使用;西端设置了楼扶梯通往地面公交枢纽,方便与公交客流的接驳。
图14. 地下一层平面图
地下二层商业建筑面积18056 平方米。本层设置了2 座下沉广场及5 个直出地面的出入口,作为疏散使用。该层商业部分设置了2 组扶梯与地下一层连通,同时设置了2 组扶梯与地铁站厅层连通,方便与地铁客流接驳。
图15. 地下二层平面图
车库建筑面积18913 平方米,为升降横移式机械车库,可提供750 个停车位。本层设置了15 个楼梯间,通往下沉广场、出入口及地面公交枢纽,作为疏散使用,该层东侧与地铁出入口接通,方便与地铁客流接驳。
5、交通疏解
本工程分四期施工:一期施工车站两侧明挖基坑;二期施工公交场站位置基坑及中山路与临夏路交叉口处顶板;三期实施车站东端剩余结构;四期实施车库通道及出入口, 局部路口处进行铺盖处理,保证通行。
3.建构空间景观体系
基地长417米,宽45米,比例9:1。本项目涉及了具有场所内涵和历史遗产的城市地段,作为开放共享的市民广场,场地狭长,环境优劣明显。根据现有的景观环境条件,统筹安排,因地制宜,使得景观设计契合环境,满足重塑和提升空间品质的目标。
设计注重连贯性,采用了顺势而为的设计思路,以清真大寺为起点,从南向北,依次设计了净心雅静、回旋艺廊和活力街区三个景观中心,和三处下沉广场,通过活力的慢行步道休闲带将所有的场景串联起来。
设计注重参与度,通过设计不同尺度和不同形态的空间与周边环境相呼应,保持空间尺度亲人化,增强场地环境认知和空间体验感,吸引人流的驻足。
错落的景致,贯通的步道,如金丝玉带一般,给人带来无穷的活力;精心打造的园林小品,活泼有趣,营造自然优美曲径通幽的空间氛围,是名副其实的“城市绿谷”。
4.1静心雅境
场地西侧的主题是“静心雅境”,以清真大寺为轴线,中心对称,往东长约126米,依次为清真大寺、伊寺倒影、喷泉广场、静心双亭、观棋小筑、流水香瀑等,通过轴线的延伸来融入场地空间,各景点层层退让,与清真大寺形成了线性对望关系,最大程度地保护和利用了历史资源。
4.2回旋艺廊
场地中部的主题是“回旋艺廊”,以自然种植和园林小品为中心,往东长约123米。依次为黄河玉带、绿丘、薪火传承、书香苑、山水庭院、云石小径、下沉广场、丝路花雨等,充分利用树木、绿色铺地、灌木花草,形成高低错落、生动活泼的空间氛围,让人们在步行活动中充分体验不同空间的趣味性和丰富性。
4.3活力街区
场地东部的主题是“活力街区”,以慢行步道休闲步道为核心,往东长约168米。依次为兵乓天地、滑板广场、篮球公园、养生百步廊、绿色音阶、城市阳台、购物环廊等,地势高低起伏,穿插各类运动场地和商场购物,休闲观景与公共活动交织,为场地注入生机和活力,营造欢乐祥和的空间氛围。
4.结论
西关十字站整体改造设计是一次难忘而有趣的尝试。从地面到地下,涵盖了历史建筑保护、景观设计、地铁站点设计、商业设计、交通设计等多个方面,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敏感性。通过自然历史资源空间体系的有机整合,使场地保留原有印记的同时又融入公众的活动参与,提升环境的景观品质,完成该地段的更新改造和活力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