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业部电子综合勘察研究院广东分院 510000
摘要:工程地质学通常把淤泥、淤泥质土以及天然强度低、压缩性高、透水性小的一般粘性土统称为软土。通常在软土地区进行深基坑开挖时风险较大,通过对软土地区深基坑开挖异常变形原因的分析,有利于我们合理组织施工,有效控制深基坑开挖时所带来的风险。本文以某工程为例,明确在各开挖时序下产生的基坑实际情况,经由数值模拟后表明:受开挖持续性影响,软土地基出现的地表沉降尤为明显,几乎达到了基坑开挖深度的4倍;同时周边出现大范围水平位移,达到了实际开挖深度的6倍;此外,支撑受力情况也较特殊,表现出由上至下持续增加的特性。通常在软土地区进行深基坑开挖时风险较大,通过对软土地区深基坑开挖异常变形原因的分析,有利于我们合理组织施工,有效控制深基坑开挖时所带来的风险。
关键词:软土地区;地表沉降;基坑变形分析
0引言
在软土地区环境下,为全方位掌控基坑受力与变形状况,进一步提升深基坑与周边既有建筑物的安全性,需从项目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入手,引入弹塑性有限元法,探寻在各开挖时序状态下表现出的实际基坑状况,进一步做出方案优化行为,以保障基坑施工的稳定性。在软土地区环境下,为全方位掌控基坑受力与变形状况,进一步提升深基坑与周边既有建筑物的安全性,需从项目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入手,引入弹塑性有限元法,探寻在各开挖时序状态下表现出的实际基坑状况,进一步做出方案优化行为,以保障基坑施工的稳定性。
1工程概况
该项目总面积32294m2,由于所处区域为典型软土地质,需注重基坑开挖监测与控制工作。
2设计方案
主体围护部分,依据所在地质情况,设置有地下连续墙(厚度为800mm,总长度35.3m),并增设内支撑体系,形成的基坑深度达16.3m。盾构端头井区域基坑深度较大,达到18m,具体支护方案与主体围护结构一致,有所区别的是墙长延长到37.3m,插入比有所变化,由原来的1:1.2调整为1:1.3。
3数值模型
3.1基本假定
考虑到项目区域土体复杂的基本问题,加之各类因素干扰,仅凭理论层面的分析不具适用性,无法准确获悉到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的实际状况,不利于各开挖时序的工艺调整,无法给后续监测点布置等工作创设可靠数据支持。相较之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则突破了上述的局限性问题,基于AN-SYS软件,围绕平面应变问题创建出有限元模型,更好展开分析,暂排除基坑排水问题,换言之,土体固结并不在本次分析范围内,在计算过程中将其视为瞬时排水状况。
3.2模型参数
项目区域内的土体也要得到模拟,此处创建了Mohr-Coulomb模型,相关计算参数见表1。综合所在区域地质条件,加之地下连续墙与支撑体系都具备足够的刚度,因此无论是基坑开挖还是主体施作,这两大环节均表现为弹性工作状态,意味着在数值模拟环节也要考虑到线弹性模型问题,精确模拟出变形与受力状况。
3.3几何模型
从基坑设计要求以及所在区域地质条件出发,创建出集合模型[3]。综合所给内容分析得知,设置有坐标原点,具体位于模型左下角,且所得模型呈两边对称特性,因此仅考虑其中一半即可。创建模型总高度60m,宽120m,原点右方向为X轴,原点向上为Y轴,以此为基准,沿着坐标轴方向即为正,反之变为负,通过消去法做进一步分析,共产生的迭代次数达到500步。
3.4边界条件与网格化分针
对模型创建边界条件,底部边界存在水平与垂直两大方向的约束形式,而左右边界仅存在水平约束,对模型做拆解处理可得到6节点三角单元形式,单元总量达到8300个,由此产生了17160个节点。
4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1施工模拟
为满足模型分析需求,对整个流程采取了简化操作,开挖施工总体上可得到7步,在计算初始应力场的基础上,具体步骤如下。
(1)第一步:施作地下连续墙,坑底地基加固土体置换;
(2)第二步:开挖第1层土,架设第1道混凝土支撑;
(3)第三步:开挖第2层土,架设第2道钢支撑;
(4)第四步:开挖第3层土,架设第3道钢支撑;
(5)第五步:开挖第4层土,架设第4道钢支撑;
(6)第六步:开挖第5层土,架设第5道钢支撑;
(7)第七步:开挖第6层土体。
4.2地表竖向位移变化
基于所得计算结果,假定右侧地下连续墙为起始点,并确定向右方向为正,在此基础上探寻各环节产生的地表沉降情况,如图1所示。基于上述内容得知,在对地下连续墙以及地基两部分采取加固措施时,缺乏对振动与土体扰动两方面的分析,所带来的结果有:第1步仅产生微弱沉降,可将其视为0;伴随着持续开挖,地表产生明显沉降并上升到8cm甚至更多,且呈现出越靠近基坑沉降越明显的特性,关于偏离基坑的区域,具体沉降形式以双曲线逐渐减少的特性为主,到达一定距离后大体趋于稳定;实际地表沉降明显,最大值为基坑开挖深度的4倍,该现象出现与所在区域软土特质有关。
4.3地表水平向位移变化不同施工阶段地表水平向位移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基于上述内容分析得知:在第1步中,产生的水平与竖直方向位移大体一致,二者均趋近于0;伴随着持续性基坑开挖,会产生明显水平位移,在与连续墙较远的区域,产生的水平位移现象更为明显,最大值发生在与连续墙间距6m~7m的区域。相较之下,受开挖的影响会产生更为明显的垂直位移,只有在与连续墙间距约为100m时这一问题才得到有效缓解,该值趋近于0,总体来说影响范围已经超过了开挖深度的6倍甚至更多。
4.4支撑受力
创建计算模型,其中引入了梁单元以达到模拟支撑的效果,首道支撑为混凝土形式,余下的均为钢管形式,基于特定要求持续加载预应力,所得结果见表2。
基于上述内容展开对各道支撑受力情况的分析:在首层土方挖掘过程中,发现第1道混凝土支撑产生了一定拉力,在持续性开挖之下,该支撑的轴力持续增大,但相比之下,第1道支撑受力普遍较小,在后续的第2道开挖中出现明显变化,至第5步时达到最大状态,为106.3kN,持续施工后,第3道支撑该现象更为明显,至第6步时已经达到了132.7kN,最后,在第4,5道支撑中到达顶峰后有所下降,以各自的第7步最为明显,分别为163.6kN与144.5kN。4.5基坑回弹以中间区域产生的回弹量最为明显,受土体质量过重的影响,在后续的第2步开挖中便出现初步回弹现象,达到1cm;伴随持续施工作业,第3步与第4步分别增至8cm与14cm,由于下部土层状况良好,虽有土层回弹现象但得到大幅控制,在展开第5,6,7步开挖时,形成的回弹量大体相当。关于墙边部分,回弹量普遍介于10cm~12cm范围内。
5结语
(1)基坑距离的持续加大,产生的地表沉降相对更小,呈双曲线逐渐减小的规律,总体来说地表沉降影响范围大,几乎达到了基坑深度的4倍,这是工程人员值得关注的要点;(2)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区域较为特殊,具体为与地连墙6m~7m间距区域,受开挖影响,产生了明显地表水平位移现象,实际影响范围已经达到了开挖深度的6倍;(3)在开挖环节,支撑受力情况在不同高度状态不同,下层受力更为明显,且存在明显回弹现象。基于上述所得结论,可为监测点的设置提供指导,提升了软土地区深基坑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保障周边建筑物不受到影响。
参考文献:
[1]杨正东,许汉华,刘文连,成词峰,毛勇.某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实例[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8):260-261.
[2]杨骏,李夫杰,杨育僧.软土地区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坑外土体位移规律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5(5):542-547.
[3]钟锴,黄信.导致软土地区深基坑异常变形原因分析[J].价值工程,2010(26):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