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砌筑工程对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与质量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当前砌筑工程是引发建筑质量隐患的关键因素,所以加强这一工程的技术创新与严格化管理尤为重要。
关键词:建筑结构;砌筑工程;质量问题;措施
1 建筑工程项目砌筑施工的综述
建筑工程项目砌筑施工是融合了严谨、复杂、精细等多重特点与要求的施工内容。如果砌筑施工的技术应用不当、施工质量没有达到国家施工管理规范的要求,则影响到建筑项目的整体施工效果。实践调查中,一些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部门和施工负责人不重视砌筑施工的管理,没有形成科学的砌筑施工管理意识,导致砌筑施工管理混乱,施中存在墙体渗漏、饰面层脱落和墙体裂缝等诸多质量问题和缺陷,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砌筑施工是影响工程质量、决定建筑抗震性能和稳定性能的首要因素;如果砌筑施工质量不达标,将降低建筑项目的抗震性和耐久性,缩短建筑的使用年限,降低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甚至危害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对于建筑的砌体工程,其施工技术主要在于材料的选择和比例。原材料的选择对任何项目都非常重要。高质量的原材料和一定的施工技术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对于建筑砌体工程,原材料必须足够坚韧。
根据建筑的作用、地理位置和整体信息,选择不同类型的砂石、不同的混凝土和适当的粘土烧结砖。选择材料后,在使用前还需要再次检查,提前运用计算好的配比进行试验,观测试验情况,发现问题后要及时解决。事先良好的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要想要合格的产品,那就一定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包括砌筑前的砌筑,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定位放线应事先在相应位置进行,并按设计要求放置。放置钢筋时,应注意接头位置的钢筋和焊接,严格控制整体情况,严格控制每一个细节,并重点检查材料比例。在空气凝固过程中,应注意不要留下太多气泡,以防止因填充太松和太空而导致的质量问题。
2 引发建筑结构中砌筑工程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设计方面因素
在砌筑工程开展过程中,容易受到较多方面因素的干扰与影响,从而表现为质量水平较低,进一步造成建筑结构不稳定等严重问题。砌筑工程的开展首先需要经过方案设计,对工程的各项任务以及环节进行合理有序的规划与部署,这样才能保证砌筑施工的高效开展。但是在以往的设计过程中,建筑结构的强度一直是设计中的重点内容,抗裂结构与能力的设计被严重忽视,所以造成建筑结构外墙等容易产生质量缺失而引发的裂缝。设计方面因素主要是由于设计人员对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考虑不全而产生的,同时对于各类结构材料的特点、性能了解的不够充分与深入,所以在选择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误区,为建筑结构的质量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
2.2 施工方面因素
实际的施工环节也对砌筑工程总体质量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需要在日后的发展与完善中进行注意。首先想要保证砌筑工程顺利的进行就要使用合理的方法与技术,但目前实际施工中采用的砌筑方法还存在一些不足,容易造成质量方面不过关。其次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也尤为关键,在砌筑过程中施工人员不仅要有熟练手法,同时还要具有较好的施工经验,能够独自有效的解决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常见问题,以保证建筑结构的砌体工程在强度以及稳定性双重方面都能够达到较高水平。最后施工管理在质量控制过程中也不容忽视,管理工作主要是对各项施工环节、所用施工材料以及各部门人员进行必要的监督,从整体上对砌体工程质量进行把控,以确保建筑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2.3 材料方面因素
材料是建筑结构的基础,所以在选择过程中只有保证合理且具有高质量标准的材料才能促进砌体工程的质量提升。在砌体工程中使用的复合材料较多,所以各原材料的配比与含量十分重要,想要合理把控各组分的需要量,不仅需要可靠的理论依据,同时还要对实际环境因素以及其他方面因素加以考虑,根据以往施工过程中得到的有用经验进一步指导材料的选择。但现阶段在砌体工程中材料选择及管理还有待加强,导致一些质量问题时有发生,这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十分不利,需要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进一步重视。
3 砌体结构常见裂缝的分析
3.1 地基不均匀沉降
由于砌体结构的特殊性,导致其容易受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引发裂缝情况的产生。从以往的实际施工中可以发现,地基不均匀沉降是造成裂缝产生的一个关键原因,沉降过程主要是建筑地下结构变化以及不稳定造成,不均匀沉降使砌体结构各部分的受力情况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结构产生一定的裂缝。
3.2 地基冻胀
在季节交替过程中,地基容易受到冻融的影响。尤其对于北方城市来讲,冬季的温度处于较低水平,建筑结构极易受到冻胀的影响,使砌体结构产生形变以及裂缝。这种地基冻胀情况在季节更替过程中还会消失,但砌体结构却不能恢复到原有状态,从而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造成不利影响。
3.3 地震作用
地震是地壳板块运动产生的自然现象,在发生地震时将对建筑结构的稳定造成严重干扰。地震过程将对砌体结构产生较强的外界作用力,从而导致其各部分的位置发生一定改变,造成一些裂缝的产生。所以建筑结构的防震设计十分重要,这需要在未来发展中进一步研究。
3.4 温差变化
温度是对建筑结构产生直接影响的关键因素,所以温度的改变将对建筑砌体结构产生较为突出作用。砌体结构由各种不同材料组成,这些材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可能发生性质的改变,从而对砌体结构的整体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
4 提高建筑结构中砌筑工程质量的基本措施
4.1 加强对裂缝的防治
裂缝的存在对于建筑结构稳定性的危害极大,所以加强对裂缝的防治是提高建筑结构砌体工程质量的关键。在防治过程中需要从完善设计、加强管理等方面入手,保证砌体结构能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从而在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仍能保持较好稳定性。
4.2 减少温度感应力
不同材料对于温度的感应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砌体工程中,需要选择具有较差温度感应力的材料进行施工。温度感应力弱表示在温度发生改变时,材料仍能保持较好的本身性质,从而不会使砌体结构受到温度的影响发生改变,进而避免裂缝的产生。
4.3 增强地基的稳固性
地基是建筑的重要基础,在施工过程中要对这一结构的稳固性进行保证,从而使建筑具有较好的基础稳定性。首先地基的结构要具有合理性,然后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方案利用正确的方法开展施工,这样才能保证地基部分具有较好的稳固性。
4.4 重视规范施工
规范的施工与操作在建筑砌体工程中十分重要,不仅关系到工程质量能否达到相应标准,同时对于施工人员的安全也意义重大。管理部门要对施工人员的各项工作进行不定期抽查,防止存在不规范施工现象的存在。
4.5 修订质量验评标准
现阶段在建筑结构砌体工程中使用的质量验评标准还不够完善,在一些方面存在内容的缺失。针对施工现状来对标准加以修订,使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起到更有效的指导作用。
4.6 合理增大砌体截面
以受力作用为原理,当砌体截面积越大时,其受力情况得到均匀分布后,不易造成裂缝的产生。所以在未来的建筑结构砌体工程开展过程中,要适当增加砌体结构截面积,使其具有更好的承载能力。
结束语
砌体结构的稳定性是我国建筑工程未来发展仍将进一步重视的关键内容,是决定建筑结构质量的主要因素。相信经过不断的努力研究,砌体工程将得到有效的优化与改进,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质量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郭东明.超高层建筑钢结构安装施工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1).
[2]宋艳梅.高层建筑砌筑工程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