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工民建工程的建设数量及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这也给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带来挑战。工民建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要想避免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应构建起一套系统化、科学化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将其落实到实际的工程中,解决施工技术使用过程中的问题,以此来提升工民建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管理
引言: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筑企业要想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应从施工技术管理水平这方面入手,管理水平能够反映整个建筑工程乃至整个企业的实力水平。为了更好地引入先进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是必不可少的,企业应全面地了解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内容,不断创新与完善,从而有效提升现代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概述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是一种建筑施工中所必需的技术手段,利用这一手段能够完成一个主要施工工序或者是分项工程。而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出现,这些新技术、新工艺更好地突破了传统施工技术的瓶颈,为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很多方面,凡是涉及建筑施工的工程都是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对象,比如土石方工程、地基基础工程、脚手架工程、砌体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金属结构工程、安装工程、屋面工程、地面工程、防腐工程、防护工程等。施工技术能够突破人力的局限,技术种类非常丰富,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场地和环境,能够使施工进度加快。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应不断改进传统技术,精简操作步骤。
2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问题
2.1施工技术组织体系不健全
施工技术组织体系是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中的重点,与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工民建工程多以承包形式为主,多数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技术管理时并没有进行及时的交流与沟通,无法保证管理效果。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不健全也会影响到材料存储工作,无形中增加了管理成本。
2.2施工监管力度不够
施工过程中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施工人员都应严格的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但现实中规章制度多流于表面,施工技术操作无法达到相关标准,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再加之施工技术人员专业水平较弱、培训不到位等问题都会影响施工技术使用效果,也给进度、安全管理留下隐患。
2.3施工管理责任划分不清晰
严格划分各部门的职责,这是使施工任务得到落实的前提。施工管理责任未得到明确的划分,导致施工进程中常常出现沟通不畅的问题,一旦出现问题,没有办法及时解决,甚至不知道该找谁解决,管理部门互相推诿;或者是重复管理,导致解决办法不一致,工人们无法继续施工,从而拖延了整个工程的进度。管理责任无法落实会导致整体施工水平的降低,又浪费了大量时间和资金,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2.4工程施工过程管理不严格
大多数施工单位都不具备完善的工程施工管理体系,且大部分技术员的专业性较差,而管理人员的管理不严格,这就为后续的施工埋下了许多隐患,不仅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而且更关乎到施工人员的安全。
3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3.1强化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应做好规划、组织工作提升管理的灵活性,在合理使用施工技术的基础上规避质量风险,实现综合管理目标。随着工民建工程建设数量的逐渐增多,对施工技术的优化、创新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规避了传统技术中的不足,提高施工技术使用效果。在使用工民建施工技术时应明确技术要点,结合以往经验,发挥出施工技术在工民建工程中的作用。
同时还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利用现代化技术完善施工技术资料及操作要点,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在保证综合管理效能的同时,提高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效果。
3.2强化现场管理
由于工民建工程建设周期相对较长,这样也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因此要想保证建筑质量应不断强化现场管理工作。在进行现场管理时应做好工序安排,并对每一步施工工序进行检验,上一道施工工序检验不合格不得开展下道工序,对质量进行层层把关,保证质量管理效果。此外,还应强化材料质量管理工作,严格把控材料采购、抽检等工作,只有检验合格的材料才可进场,坚决不得使用质量不过关的材料。现场管理过程中还应对各部门的职能、责任进行明确划分并构建起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制度,责任到人;监管部门在进行施工技术管理时应对技术特点、使用要求等进行分析,使管理更具针对性,提升施工技术管理效果并可以避免施工现场风险,实现施工现场管理目标。
3.3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
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效的弥补了工民建工程中的不足,相关的人员应完全掌握新技术的使用规律及要求等,因此来满足施工要求[1]。工民建施工也应不断强化培训工作,明确信息化技术在施工技术管理中的作用,在与以往管理经验结合后提升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效率,构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施工技术的使用过程、操作顺序等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3.4合理规划且明确各方职责
将整个工程施工过程进行阶段性的合理规划,严格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划内容。将每阶段的施工任务具体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从上到下,责任划分明晰,避免出现责任重复、交叉或者是空白缺失的状态[2]。只有明确了各方职责,才能够在保证施工的规范性和高效性的同时,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建筑工程的工期一般都很长,对各项工作都要合理规划,并由项目负责人统筹全局。负责人要合理分配工作,对人员进行合理安排和调度,保证人员的科学分配和工作任务的合理规划,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合理的规划和明确的责任义务是保证整个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
3.5加强过程管理且严格遵守制度
管理制度的建立体现出对施工过程管理的重视,加强了过程管理,是一个施工单位能够顺利完成施工的保障[3]。而管理制度能否得到有效的实施,取决于管理人员的合理利用和施工人员的严格遵守。制度是被用来遵守的,若是在严格的管理制度下,施工人员依然我行我素,那么这些制度不过是一张废纸,无法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因此,企业应该确保管理制度得到严格执行,工程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按照标准和制度规定去完成,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
3.6重视审查职能且提高管理水平
企业应重视监督审查工作,监督管理制度在施工过程中的落实情况[4]。对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和阶段都进行严格的监督与审查,尤其是对工程施工技术人员进行监督,提高施工的规范性,从而提高整个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结束语: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给工民建工程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施工管理工作带来挑战,施工管理工作中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是其中的重点,只有保证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效率,才能得到良好施工质量。在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转变传统理念、引进先进的技术,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上促进工民建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波.工业与民用建筑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9):117-118.
[2]吴军华.分析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现场全过程施工技术管理[J].居舍,2019(16):46+37.
[3]黄磊.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现场全过程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14):127-128.
[4]严乃让.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现场全过程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9,10(04):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