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结构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魏岐峰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4期   作者:魏岐峰1 邢文杰2
[导读] 装配式结构通常指在工厂内加工完成的预制构件,预制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通过机械吊装
        摘要:装配式结构通常指在工厂内加工完成的预制构件,预制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通过机械吊装、机械连接、套筒连接等不同的手段,辅助以少量其他必要的措施工作,拼装成建筑物或构筑物。装配式结构的应用不但改变了建筑施工的工艺,也改变了施工体系和运作方式,从而使得建筑的施工质量施工效率得以大幅提高。文章就装配式结构在建筑施工中的优势,探讨装配式结构在建筑施工中的实际应用,并对装配式结构在我国建筑领域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装配式结构;建筑施工;预制结构;应用分析
        引言
        目前,我国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社会整体工业化水平大幅提升,而建筑行业仍然大量采用需要繁重现场手工作业的现浇混凝土结构。提高建筑行业工业化水平已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推广采用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装配式结构在建筑施工中的特点
        1.1节能减排,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在建筑施工中采用装配式结构可以有效地节约建筑材料,同时降低施工过程的扬尘给环境带来的污染,真正意义上的实现绿色施工,在对装配式建筑进行养护过程中,养护用水可以循环利用,可以节约三分之一的水资源,有利于节能减排,同时对比传统的现浇筑式建筑而言,装配式结构建筑也可以降低混凝土的用量,省去了对混凝土搅拌机的冲洗工作,也实现了水资源的节约。
        1.2缩短施工时间,不受低温限制
        在建筑施工中,采用装配式结构进行施工时,极少会用到湿法作业,装配式结构建筑能够实现外墙与主体一气呵成,避免了现场浇筑混凝土中的等待时间,提高建筑施工的工作效率,缩短的施工工期,同时在后期的装修过程中也有着缩短工期的优势。另外,在传统的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当室外温度低于5摄氏度时将无法进行建筑施工,采用装配式结构进行施工时,可以在室内进行预制构件的施工,然后在对预制构件进行组装和搭接时,对组装位置采用保温措施,便可避免由于温度低不能施工的因素。
        1.3节约建筑材料,降低施工成本
        在进行装配式结构的施工时,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模板的架设,大大减少了木材的消耗;对装配式结构的预制构件进行生产时,由于生产车间对比施工现场来说较为整洁,所以也省去了抹灰找平的施工环节;在装配式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减少了脚手架的使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对于传统的现浇筑施工而言,装配式结构的应用节省了大量的建筑材料,降低施工成本。装配式结构的建筑施工相较于传统的施工省去了许多烦琐的施工环节,对施工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少,对于传统的现浇筑施工而言,施工时每个工序都需要有其专业的施工人员,而在进行装配式施工时,在施工现场只需要几名组装施工人员以及吊装机械人员,简化了建筑施工过程,减少了施工人员的投入,降低了施工成本。
        1.4提高建筑质量,提高施工效率
        在装配式结构的预制构件设计中,对设计细节要求非常严格,如果在设计环节出现了较大的误差,会直接影响现场拼装环节无法正常进行,从而造成较大的损失,为了避免预制构件不符合建筑施工的条件,对设计人员的设计精度要求较高,避免出现设计瑕疵。在预制构件的生产中,通常采用钢模板进行预制构件的制作,相对于传统的现场浇筑更为精致,并且,在预制构件生产的环节中,每一道工序都可以进行良好的把控,减少了施工中存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2装配式结构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2.1 PC墙板施工
        PC墙板作为装配式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自重大,主要起承重、抗剪的作用,在设计施工过程中需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及规范进行验算,安装人员要熟悉其主要参数,按照操作流程顺序施工,构件进场验收复核尺寸无误后,采用专用吊具进行吊装,专用工具对板体进行固定,借助水准仪来准确得到PC板的垂直位置。

工作人员在保证板体安装到位后,将依托板体的挂钩撤下进行下一个板体安装。将PC板安装到位后,对墙、板结合处密封一段时间,再对其进行连接处理,并在外部添加硅酮密封胶加以密封保养。
        2.2外墙节点防水施工
        施工建设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防水,结构防水的标准直接关系到后期工程的展开,房屋使用年限与之也有很大关系。防水主要依托的就是减少水源的积存,疏堵结合,将水源都截留在建筑房屋外部,以此来更好的控制房屋渗水状况。装配式建筑会存在部分缝隙,缝隙的处理是防水能否做好的关键,伴随着装配式结构的应用,其他配套的施工技术也要随之发展革新。在设计过程中就要尽可能的考虑这项关键问题,将传统技术和新兴技术结合起来,采取一定的预控措施,更加有效的防水做法使得外部水源无法渗入,同时采取更好的疏导措施做到排水的目的,以此来有效的避免渗漏隐患的出现。
        3.3预制构件的应用要点
        3.3.1了解吊装程序
        预制构件在施工过程中要按照既定的顺序逐层进行安装,吊装人员要固定、专业,按照先水平构件后竖向构件的顺序进行,水平构件全部吊装完成后,进行必要的配合浇筑,待强度达到要求后,按照吊装手册进行竖向构件安装,严禁水平构件与竖向构件同时进行安装。
3.3.2对安装工序的确定
        水平构件的安装关键在于方向与标高的准确性,先将预制构件与现浇构件结合部位的支架、模板搭设并加固完成,在模板四周粘贴海绵条以防止漏浆,预制构件验收完成后即可按照顺序进行吊装,在吊装的过程中工人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模板、支架进行调整,不得出现悬空或局部支点。竖向构件的安装要严格按照工序流程进行,清理基层→PE条布置→吊装→调节标高→安装支撑→垂直度调整→支撑加固→缝隙密封→连接(灌浆)处理。
3.3.3构件连接
        预制构件与现浇构件的连接是装配式结构施工的最关键工序。水平构件的连接难度较小,竖向构件的连接要尤其重视,可通过技术手段在电脑上模拟连接过程,施工过程中需人员全程盯控,灌浆的饱满程度直接决定完成后的整体刚度及竖向构件承受剪切力的能力等,施工时不能求快,而要逐步施工逐个检查,若因连接问题造成返工,其返工成本是巨大的。
        4装配式结构应用在建筑施工中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创新,我国建筑行业在施工工艺上也取得了质的飞跃,装配式结构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我国对装配式结构的运用也跟随国际先进水平不断发展。相对于传统现浇工艺而言,目前我国建筑行业采用装配式结构进行建筑施工的成本较高,导致许多建筑企业不能够完全接纳装配式结构建筑,从而导致装配式结构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发展缓慢。但随着我国工程对预制构件的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成本也会不断降低。随着BIM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和我国建筑行业的创新发展,装配式结构将会成为我国未来建筑行业的主体。
        结语
        装配式结构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不仅会增加施工效率,加快工程建设进度,而且通过工厂生产与机械化施工,保证了建筑工程质量、降低了劳动强度,保护了环境,节约了资源;同时装配式结构的应用有效的减轻了施工现场材料的杂乱堆放,降低了现场管理难度,对城市土地资源施工的占用也有所节约,因此,装配式结构的应用将会是我国建筑产业未来一段时间主要的发展方向,其广泛应用也必会将我国的建筑行业带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赵云丽,潘燕秋.高层建筑预制装配式结构施工难点控制[J].江西建材,2019(5):167~168.
        [2]黄茂文.装配式结构施工技术现状与创新[J].江西建材,2019(4):4~5.
        [3]宋永涛.预制装配式结构住宅工程关键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2):192~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