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预算应用于工程造价中的必要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4期   作者:冯志强
[导读] 一般来讲,概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少不了对施工现场的勘察,
        摘要:一般来讲,概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少不了对施工现场的勘察,并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先期预测。对于预算的编制来说,施工现场的实地考察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同时概预算对工程材料选用、施工工艺确定都有相应的指导意义,能够实现施工过程中对不同施工节点资金投入的控制,节约工程成本,提升施工企业效益。工程造价是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保证工程按时完工、防止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舞弊问题的重要依据,概预算在整个工程造价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概预算工作不仅能够科学、有效地控制各项建设工程成本支出,还能对工程进度、施工期限有着较为合理地安排。本文从工程造价与概预算二者之间的联系入手,分析概预算应用于实际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其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作用及意义,论述概预算应用于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关键词:概预算;工程造价;造价预算
1概预算应用于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概预算采用的方法与施工设计存在差异
        首先,建筑企业概预算方法不很先进。概预算缺乏先进性,造成概预算的结果同施工设计不能有效对应。这样一来的后果较为严重,就是在给实际施工中的资金管理带来难题。容易为下一步的工程施工留有现金方面的漏洞,从而出现资金缺口。另外,从技术方面来看,因其与设计不相吻合,导致技术不全面,也易于造成工程造价人为主观的失误。其次,概预算相对固定甚至有些僵化。施工企业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施工设计方案有可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相应改变,这也是建筑学中较为正常的现象。然而,若概预算不能随施工设计方案变更而做以相应改变,将导致在实际工作中二者现出现一定偏差,从而增加了一些不稳定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工程造价的三要素为工程量、工程物资费用及资金投入。如果概预算不能很好地对上述3个要素进行有效配置,在施工中很可能使资金分配环节出现问题,从而为企业管理决策带来许多不利因素。结果将直接导致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成本高出概预算,无形中增加了施工方或建筑方的资金压力。基于此,应该加强概预算同施工设计的联系,将二者之间的偏差降至最低。现实来看,国内理论界对此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完善,相关企业仅重视工程造价所体现的资金情况,对更深一点的探究还没有得到充分理解。正因为此,使其意义得不到真实体现,造成概预算的实用性不高。
1.2施工概预算整体设计意识不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企业来说,科学、客观的预算是企业全面发展并不断增加其发展后劲的重要保障之一,是企业未来发展及投资的正确引导。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国内建筑工程企业概预算的综合应用仍旧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施工概预算整体设计意识不足,无法将整个建筑施工的各个领域或模块给予覆盖,这种问题直接体现在进行工程造价的各类资料中[1]。因为企业的预算管理存在一定的不全面性,从而导致参与预算的部门无法有效地进行预测结果编制。预算管理方面带来的问题,自然会牵涉施工部门的考核指标,最终影响企业资金的合理作用。另一方面,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部分公司没有仔细研究国内建筑工程企业的整体发展,无法真实、客观地评价自身优势及劣势,并不断追求自己的利润目标,从而导致在实现预算目标中,对建设资金的把控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强化工程概预算工作的有效措施
2.1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调整
        编制建筑工程相关的概预算,是建筑工程项目得以有序开展的必要前提。工程概预算工作中,配套定额和对应的材料价格在调整之后,要使用对应的费用表,录入既定的费率、工程直接费、物料差价总额等相关数据,基于对应的公式把工程造价数值计算出来。工程概预算属于工程造价的前提,合理有效的概预算是工程造价的依据,能够降低工程项目的总体投资数额。


2.2构建合理有效的概预算管理工作机制
在建筑工程中,需要统一、完善管理工作机制,在实际施工中,才会有对应的标准与规范,也就不会产生随意性的概预算管理,这样,相关人员在操作时会基于具体情况来实施,不会对工程概预算相关数据的精准性产生不良影响[2]。在现代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中,制定合理有效的工程概预算挂护理工作机制,让工程项目的概预算相关工作满足相关要求与规范,同时能够严格遵照相关制度来进行落实执行,有效保证工程概预算相关内容的精准性,同时更能够满足具体施工的相关要求,对整个建筑工程实施合理有效的监管与约束,以此来减少企业成本资金的消耗。
2.3相关部门要全面发挥监管职能
        当前时期,很多建筑企业都是一边施工一边整改,这种情况的产生是因为事先准备工作不够充分,也表明监理工作存在的必要性,在工程概预算的编制工作中,要对可行性的报告、资金额度投入方面的审批程序进行严格管控。一定要坚持公平与公正的原则,同时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检查,把概预算管理相关工作渗透到整个工程施工中,对工程建筑的合理性进行有效监管。
2.4全面强化工程概预算工作者的素养与技能
        针对工程概预算相关工作者而言,要对其实施培训再教育,对其素养与技能进行及时有效的完善,对其工作理念、知识储备等进行及时有效的更新[3]。同时,对企业内部的工程概预算工作者进行有效管理,制定合理有效的概预算工作者认证制度,构建合理、科学的行业发展环境,使用现代化的媒体传播方式进行宣导,对工程概预算人才团队的建设工作进行大力宣导;对具备优秀人才团队的建设企业、单位、人才要进行有效宣传与表彰,对其为社会、国家现代化发展贡献的力量要进行宣扬,构建工程概预算工作者本身的工作荣誉感,为建筑行业引入更多优秀的人才,推动工程概预算工作团队的现代化建设与发展。
2.5积极应用现代大数据技术
        由于工程概预算相关工作要求的时间比较紧迫,并且工作任务比较急,会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很多问题[4]。此外,工程概预算编制工作者需要使用大量定额条目、项目计算表等,还要进行多次抄录与校对,会在这个过程中耗费大量时间。这个时候,如果应用大数据技术,整个工作就会变得非常容易。当前有很多软件在工程概预算工作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其降低了相关工作者的工作压力,更强化了工程概预算工作的工作成效,同时为工概预算工作质量保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中,工程概预算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其不但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基础,更是建筑工程节约成本投资、提升经济效益、缩短施工工期的关键措施。建筑工程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其投资规模更大。建筑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概预算不仅对工程造价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还能够在控制工程成本、提升工程质量方面发挥优势。概预算工作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及具体性,对工程造价管理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人为因素影响或实际工程的设计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使工程造价的最终结果与概预算产生一定的脱节,国内的理论界对此也尤为重视。同时,较为关键的是施工方在实际工作中应该重视概预算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将项目风险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崔洪萍.浅析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J].居舍,2019(17):1.
[2]黄肖.工程概预算误差与提升造价精度的策略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8(08):205.
[3]李美玲.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概预算编制的运用[J].门窗,2017(04):61.
[4]常艳.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中外建筑,2016(11):112-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